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

2023-04-09 20:02分类:牛市操作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

一、深刻认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我们党对乡村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当前,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新时代新征程,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起点,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补上“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三农”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这些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乡村面貌发生焕然一新的变化。农村不是凋敝落后的代名词,完全可以与城镇一样,建设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承载地。2021年,我国农村户籍人口7.6亿人、常住人口4.98亿人,未来即便是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还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他们与城镇居民一样,也向往在居住地就能过上现代生活。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基因密码,也是新时代提振农村精气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逐渐衰落凋零,一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正在加速消失,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亟待纠正治理。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进一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二、准确把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领域,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总体上要把握好以下要求。

(一)农村要逐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离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农村道路、供水、能源、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厕所、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条件还需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需要紧紧围绕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努力实现:农村基本生活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信和物流等生活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备,农村住房建设质量稳步提高,生产生活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县乡村统筹配置、合理布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环境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卫生厕所进一步普及,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乡村风貌各具特色。村庄风貌突出乡土特征、文化特质、地域特点,既个性鲜明、富有特色又功能完备、设施完善,保留乡风乡韵、乡景乡味,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二)农村要创造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现在越来越多农民选择离土不离乡,在县域内就近就地就业。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有1.62亿农民工在县域内就业,占全国2.93亿农民工总数的55%。需要全面拓宽乡村发展空间,增加县域就业容量,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努力实现:乡村就业更加充分。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得到有效开发,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近、稳定的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稳定外出务工就业,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就业技能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乡村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农村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不断强化,各类人才留乡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

(三)农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乡村振兴不能仅盯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改善,忽视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抓实建强,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乡村善治水平显著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农村移风易俗取得扎实进展,农民精神风貌全面提振,良好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安宁。农村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环境始终保持稳定。

(四)城市和乡村要各美其美、协调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也是客观规律。需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自由流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扎实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得到有效保护。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扎实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从政治高度和全局高度,抓紧抓好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是第一位的。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才能让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做大做强种养业。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全面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要树立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导向。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带动作用,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正确把握工商资本在发展乡村产业中的作用定位,设置好“红绿灯”,加强全过程监管,引导工商资本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与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不仅要巩固下来,还要有进一步的发展,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干预,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出现整乡镇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要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整合各类资源补短板、促发展,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持续巩固提升,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要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长效化帮扶机制。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救助资源整合,实施分层分类帮扶救助,筑牢兜底保障网,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抗风险能力。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健全支持政策体系,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引领,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防汛抗旱、数字乡村等设施建设,优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建设项目。要坚持不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传承好历史记忆,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要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加快填平补齐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和社会形态变化,加大县乡村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和统筹配置力度,推动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分级解决不同问题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乡村建设主要是解决“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问题,不是要另起炉灶搞新村建设,更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搞大规模村庄撤并、赶农民上楼。

(四)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乡村治理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农村社会稳定安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坚定不移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各类乡村组织的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发挥县级在乡村治理中领导指挥和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整合乡镇审批、服务、执法等各方面力量,提高为农服务能力。更好发挥村级组织基础作用,增强村级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能力。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综合运用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推行乡村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

(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城市滞后,主要在于适应农民群众特点的载体平台少。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和引导,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农村受众和对象,增加更多具有农耕农趣农味、充满正能量、形式多样接地气、深受农民欢迎的文化产品供给。要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明确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找准实际推动的具体抓手和载体,划清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的界限,旗帜鲜明地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六)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大中城市相比,在县域范围内打破城乡分割格局,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成本更低、更具现实可行性。要推动形成县乡村统筹发展的格局。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加大县乡村统筹发展力度,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县域内统筹布局,持续推进县域内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推动在县域内基本实现城乡一体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政策体系,逐步在县域内打破城乡的界限,淡化市民农民概念,推动形成农民在工农之间自主选择、自由转换,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进退有据的生产生活形态,把县域打造成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

(七)健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机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抓,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民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切实提供好基本公共服务,做好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公共设施建设等,农民应该干的事、能干的事就交给农民去干,健全农民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行管护的机制。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社会风俗习惯不同,再加上农村工作直接为农民服务,随时接受农民检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尊重规律,紧密结合实际谋划和推进,坚决防止和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维护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以优良作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强化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

一、深刻认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我们党对乡村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当前,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新时代新征程,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起点,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补上“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三农”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这些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乡村面貌发生焕然一新的变化。农村不是凋敝落后的代名词,完全可以与城镇一样,建设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承载地。2021年,我国农村户籍人口7.6亿人、常住人口4.98亿人,未来即便是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还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他们与城镇居民一样,也向往在居住地就能过上现代生活。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基因密码,也是新时代提振农村精气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逐渐衰落凋零,一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正在加速消失,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亟待纠正治理。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进一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二、准确把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领域,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总体上要把握好以下要求。

(一)农村要逐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离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农村道路、供水、能源、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厕所、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条件还需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需要紧紧围绕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努力实现:农村基本生活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信和物流等生活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备,农村住房建设质量稳步提高,生产生活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县乡村统筹配置、合理布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环境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卫生厕所进一步普及,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乡村风貌各具特色。村庄风貌突出乡土特征、文化特质、地域特点,既个性鲜明、富有特色又功能完备、设施完善,保留乡风乡韵、乡景乡味,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二)农村要创造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现在越来越多农民选择离土不离乡,在县域内就近就地就业。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有1.62亿农民工在县域内就业,占全国2.93亿农民工总数的55%。需要全面拓宽乡村发展空间,增加县域就业容量,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努力实现:乡村就业更加充分。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得到有效开发,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近、稳定的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稳定外出务工就业,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就业技能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乡村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农村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不断强化,各类人才留乡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

(三)农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乡村振兴不能仅盯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改善,忽视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抓实建强,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乡村善治水平显著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农村移风易俗取得扎实进展,农民精神风貌全面提振,良好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安宁。农村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环境始终保持稳定。

(四)城市和乡村要各美其美、协调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也是客观规律。需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自由流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扎实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得到有效保护。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扎实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从政治高度和全局高度,抓紧抓好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是第一位的。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才能让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做大做强种养业。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全面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要树立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导向。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带动作用,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正确把握工商资本在发展乡村产业中的作用定位,设置好“红绿灯”,加强全过程监管,引导工商资本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与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不仅要巩固下来,还要有进一步的发展,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干预,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出现整乡镇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要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整合各类资源补短板、促发展,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持续巩固提升,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要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长效化帮扶机制。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救助资源整合,实施分层分类帮扶救助,筑牢兜底保障网,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抗风险能力。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健全支持政策体系,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引领,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防汛抗旱、数字乡村等设施建设,优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建设项目。要坚持不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传承好历史记忆,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要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加快填平补齐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和社会形态变化,加大县乡村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和统筹配置力度,推动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分级解决不同问题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乡村建设主要是解决“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问题,不是要另起炉灶搞新村建设,更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搞大规模村庄撤并、赶农民上楼。

(四)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乡村治理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农村社会稳定安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坚定不移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各类乡村组织的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发挥县级在乡村治理中领导指挥和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整合乡镇审批、服务、执法等各方面力量,提高为农服务能力。更好发挥村级组织基础作用,增强村级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能力。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综合运用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推行乡村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

(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城市滞后,主要在于适应农民群众特点的载体平台少。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和引导,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农村受众和对象,增加更多具有农耕农趣农味、充满正能量、形式多样接地气、深受农民欢迎的文化产品供给。要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明确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找准实际推动的具体抓手和载体,划清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的界限,旗帜鲜明地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六)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大中城市相比,在县域范围内打破城乡分割格局,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成本更低、更具现实可行性。要推动形成县乡村统筹发展的格局。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加大县乡村统筹发展力度,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县域内统筹布局,持续推进县域内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推动在县域内基本实现城乡一体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政策体系,逐步在县域内打破城乡的界限,淡化市民农民概念,推动形成农民在工农之间自主选择、自由转换,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进退有据的生产生活形态,把县域打造成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

(七)健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机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抓,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民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切实提供好基本公共服务,做好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公共设施建设等,农民应该干的事、能干的事就交给农民去干,健全农民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行管护的机制。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社会风俗习惯不同,再加上农村工作直接为农民服务,随时接受农民检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尊重规律,紧密结合实际谋划和推进,坚决防止和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维护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以优良作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强化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经济日报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本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将集体资源转化为农民增收重要来源

主持人: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相比,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哪些突出特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能发挥怎样作用?

何安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研究室主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产权清晰、成员明确、运行规范、分配合理的地域性集体经济组织,主要利用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资产,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现集体成员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本质仍是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要素联合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劳动联合外,还包括土地、资金、技术、管理及文旅资源等各种要素的联合,而且不排斥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联合,要素所有者从农村集体延展到农户个体、国有企业、城镇工商企业等多元化经营主体,贯彻了开放、包容、共赢的理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集体资产清晰化。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了集体家底,集体有了一本“明白账”。截至2021年底,不包括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全国镇、村、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达8.22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74万亿元。归属农村集体的资产“底清账明”,增加集体收入有了研判依据。

成员确认规范化。确认谁是成员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回答了农村集体经济“为谁发展”的核心问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标准严格、程序规范,对特殊群体如外嫁女、入赘男、新生儿、服兵役人员、在校大学生、回乡退养人员、农转非人员等的成员身份确认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做到不漏一户不掉一人。截至2021年底,全国确认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9.2亿人。谁是成员、是哪一级成员一目了然,为解决成员集体权益“两头占”“两头空”问题奠定了基础。

集体资产股权化。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人、确权到户是成员参与集体收益分配的依据。有的地方因集体经营性资产较少,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开展集体资源性资产的股份合作,以虚拟股份形式确权给成员。股权设置中原则上不设置集体股,以成员股为主,综合考虑承包地面积、家庭人口、劳动积累贡献等因素,设置了基本股、劳龄股、村龄股、土地股、贡献股等多种股份形式,形成了“1+X”多种配股模式。随着股权证的发放,农村集体收益实现了从过去“人人有、人人无份”向“人人有份、人人有”的转变。

内部治理制度化。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不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而是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成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架构完善,体现了民主管理的集体决策。不少村庄积极探索政经分离,村两委负责村庄日常事务管理,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发展经济,一些有条件的村庄还尝试聘用职业经理人专业化打理集体经济。例如,浙江省余杭区自2019年起为符合条件的村庄招聘高素质职业经理人。

多元经营共赢化。纯农业村注重盘活农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城郊村注重物业经济提档升级,城中村注重探索集体企业转型,集体产业多形态多路径发展趋势明显。实践中,除了村集体与各类经营主体开展合作外,村与村抱团联合越发普遍,有些抱团合作从镇域扩大到县域。江苏省昆山市探索的村级联合非常典型,例如,张浦镇22个村社共同投资成立乐浦强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各村社投资但不参与经营,经营收益按股份分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有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依托其独特的组织、资源优势,优化要素配置,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统”的功能不断强化,赋予了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村集体利用集体资源采取直接经营、合作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或为集体成员、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有的还精准牵线搭桥,引导小农户与其他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二是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共同富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整合要素资源、保障集体福利、调节收入分配等多重制度优势,能够推动集体资源资产有效转化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形成家庭增收和集体增收的“双支撑”格局。

三是有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基层党组织就能更好地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提高党在农民群众心中的威信。越来越多的基层党组织以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重要抓手,把农民群众有效组织起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稳步朝着提质增效方向迈进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取得哪些成效?

吕之望(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体现的是“统”的特征,是实现“统分结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基础薄弱的兜底式发展稳步朝着提质增效的方向迈进,对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农户增收方面的作用越发明显。

第一阶段是2012年到2016年。2016年以前,农村集体经济基本处于自发生长阶段,在东部农村以及中西部具有区位优势的农村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充满活力,农村资源的市场价值不断提高。然而,在集体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管理手段不健全,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需要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上进行深入改革。

第二阶段是2016年到2021年。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科学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明晰集体所有产权关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意见》明确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保证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进,奠定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从2017年到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的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集体土地等资源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分别占到47.4%和52.6%。

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各地还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消除空壳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以避免地区差距扩大。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5年底全国集体经营性收入为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占村级组织总数的54.36%;有集体经营性收入但低于10万元的村级组织占比为31.73%;集体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级组织占比为13.91%。到2020年底,在纳入统计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中,没有经营性收入的村级组织占比下降到22.4%;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33.1%。当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地解决所有问题,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例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异仍然较大等,尤其是西部地区,资源底子薄、经营能力也较为薄弱,更加需要有效的支持政策。

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发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为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规范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能够促进农村领域的政经分离,保证了村两委的政治职能与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职能有效区分,从而更有效地推进农村政治、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也逐步规范化,2021年12月,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各地针对集体资产管理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内容覆盖公共支出、资产运营、收益分配等领域。另外,数字化管理也渗透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方方面面,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第三阶段是2021年至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成为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逐步形成多种发展形式,常见的有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源使用权入股等,农业经营活动集中在规模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也有一定创新,强村公司得到各地重视,加大了农村资源整合和盘活利用。强村公司在浙江、天津、江西等省份发展态势良好,如浙江有近一半村社组建强村公司。2022年天津还针对强村公司专门出台了登记注册的相关规定,明确了这类平台公司的内涵外延、企业名称、出资形式、登记申请材料等。

积极探索有效发展模式

主持人:近年来,各地在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实践经验?

仝志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各地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以整合村集体所有资源带动内外资源联动,构筑产权关系清晰的集体经营基础。在确立集体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进行各类集体所有资源的整合,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收益。土地是农村集体所有的最基础资源,整合土地资源,往往可以成为带动村庄内部其他资源整合、吸引外部资本合作的基础。例如,四川省成都市战旗村从2003年开始推进农地集中经营,经过多次努力,现在全村已经集中农地1700多亩,除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450亩之外,其余1000多亩引进台资农文旅企业、本地种植大户进行经营。不仅改善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产值,而且在村域范围内调整了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全域提升的空间价值使得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外来资本、经营主体的合作迈上新台阶。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全村土地资源的所有者,通过整合土地资源的方式,实现了全村从各类土地分散无序利用到集中高效利用的转型。

构建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治理架构,实现集体经济内部治理和对其外部监管的科学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保证其能代表和实现成员集体的利益。为此,需建立对村级和乡镇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县乡监督体系,同时,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设立对重大经营决策和收益分配的管理机构。例如,北京市海淀区于2013年底在全国率先设立区镇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合同管理进行监督指导,对其加强审计,进行绩效考评,有效发挥了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智力和技术扶持、业务指导和发展导向引导的多重作用,海淀区农村集体2020年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五分之一。对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各地除了贯彻落实省级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监管制度,在具体模式上还结合各自的内部产权结构、发展目标等,探索了很多有效方法,如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

在试点示范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确定稳健的经营方式。集体资源属于村集体所有,不能随意定价、随意对外合作、不问风险与效益。要找到对集体资源资产合理的估价和定价方法,进而结合村庄的资源特点、外部市场条件以及合作方的优势,探索特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方式。各地先后发展了省、市、县级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村集体经济资源资产的定价和交易开辟渠道。如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发展势头良好,2022年全年由外地投资人成功流转的天津市集体资源资产交易项目195个,合同总金额1.33亿元。成立至今,该交易所外地投资人累计参与项目751个,合同总金额约40亿元,投资人覆盖30个省(区、市)。

逐步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推动集体经济和农户经济共同发展。在集体整合资源并通过经营获取投资收益后,要能积极吸引农民将自己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有集体股或集体投资的经营主体,从而形成集体和村民个体共同发展的局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要充分动员村民,实现集体和村民个体一起发展,从而使得集体经济发展有充分的内生动力。目前各地普遍在集体经济发展中使用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就是这样的经营模式。在发展集体和个人都入股的股份合作制经营时,要规定好集体股和个人股之间的比例,对个人股的最高入股额作出规定。例如,云南省昆明市青鱼社区选定通过发展水上乐园来发展集体经济,社区集体经济占15%股份,由社区党委书记、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带头用土地、资金入股,让村民致富有信心。为了控制村民投资风险和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设置了每股5000元、每户入股最多不超过200股的投资规则,筹集资金2050万元,村民入股率达92%。集体收益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关爱困难群众、救助孤寡老人等公共支出,保障社区困难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村内入股村民分红从2019年的每股1000元提高至2021年的每股5000元。

因地制宜推进制度创新

主持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乡村治理的有效手段。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崔红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对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第一,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鼓励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各类合作社或成立公司,发展特色产业、休闲观光、农创文旅、农耕体验、康养基地等新产业新业态。鼓励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村社组织资源和治理资源,以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向小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农业生产性服务或承接政府公益类服务项目,实现集体创收或增收。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把农村集体所有的各种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集中投入企业、农民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形成村集体和农户持有的股金,村集体和农民按所持股份的比例分享收益。充分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资源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村集体直接经营所面临的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困难。发展新型物业经济,在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础上,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或者股份经济合作社,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租赁物业。这是当前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模式,收益稳定、风险相对较低。

第二,推进以党建为引领,联村抱团发展新模式。受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多重制约,一些村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性条件。应在不改变行政村区划和自治主体、尊重农民意愿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突破村域、镇域限制,完善“飞地”抱团机制,实现强村带弱村、弱村抱团发展。目前,联村抱团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大都由县级或地市级的组织部门主导推进。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该市共有2811个行政村,其中500人以下的村有648个,占比超过五分之一。这些规模较小的村庄发展空间有限,党员和致富能人少。近年来,淄博市突破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的党组织设置方式,以联村党建引领土地、资金、人才、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要素的整合,实现了联建村资源要素共享,从而使各自为政的村级发展与治理模式转变为统筹协调的片区化发展与治理模式。

第三,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好融入市场经济制度。我国民法典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归为特别法人,这表明集体经济组织具有经营主体地位。但是,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盈不负亏、不能破产、资产资源难以处置等原因,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主体地位不被其他经营主体所完全认可。在未来立法中应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宗旨和性质,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代化转型。相关举措包括: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内部治理机制;积极推进政经分离,通过与村民自治组织在机构、职责、财务、资产等方面的分离,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厘清政府支持与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边界,基层政府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既不宜不管不顾,也不宜大包大揽;建立能够吸引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薪酬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

第四,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完善的收益分配制度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着力点是防止集体经济收益被内部少数人侵占和控制。对此,应提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质量,落实农民作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民主权利,由农民决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的使用方向和分配形式。从方向性原则看,既要积极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和推动养老、救助等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作用,也要兼顾所有集体成员的利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应按农民所持有的股份进行分配,不能让农民的股权成为虚权;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比例应适度,不能太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

钟正生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本文系《金融时报》(2023.01.30 第1103期)理论周刊对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以及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祝宝良的专访。

 

摘要

 

我国2023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疫情防控优化后国内疫情的演变。若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在毒性下降的同时,感染能力也下降的话,将有助于2023年消费恢复斜率的提升:首先,线下服务业消费需求能够较快释放;其次,线下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增强,有助于居民就业及收入预期的改善;最后,近年居民部门的预防性储蓄增加,疫情好转后,前期的预防性储蓄中将有一部分会转化为消费。

  2022年,面对疫情再次大规模暴发和俄乌冲突的超预期影响,我国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推出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在二季度跌入谷底后呈现回稳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去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21万亿元,增长3.0%。但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需求不足矛盾凸显,市场主体预期转弱,财政金融风险有所暴露。如何研判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宏观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将从“外循环”更多转向依赖“内循环”

  《金融时报》记者:2022年我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局面。从外部形势看,全球通胀、供应链短缺、国际局势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从内部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您认为2023年我国经济将呈现出哪些新趋势?

  钟正生:回顾2022年,海外需求维持韧性,但俄乌冲突带来供给冲击,进一步推高全球通胀,引发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央行强力紧缩货币。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中国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外循环”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内循环”却遭遇地产下行、疫情散发的多重冲击。另一方面,国内外货币政策“松紧差”走阔,中美利差较快收窄,人民币汇率贬值及国际资本外流压力加大,中国货币政策宽松所面临的外部掣肘增强。展望2023年,预计海外经济衰退风险逐渐加大,通胀可能加速回落,美联储可能由加息转为降息。中国经济将从“外循环”更多转向依赖“内循环”。

  目前中国出口市场的占有率仍然保持着优势。为排除能源等大宗商品出口的影响,我们采用中国与主要制造业出口地区的出口总额之比[口径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贸易方向统计的到岸价数据],来衡量中国出口市场占有率。2020年至2022年7月,中国相比全球主要区域,尤其是欧盟、日韩地区的出口额,都明显上了一个台阶。2023年,中国出口市占率的优势有望延续,面临的主要压力是外需的收缩。一是受高通胀和货币紧缩影响,2023年或是美欧经济衰退兑现之时。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贸易数据以及各国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我们计算了我国对外出口金额加权的全球制造业PMI,该指标对中国出口同比有约3个月领先性。由于欧美经济已步入下行通道,该指标自2022年6月起加速回落,10月和11月降至50以下的低位(仅高于2020年海外疫情暴发初期),预示中国出口下行压力还将加速显现。二是随着美国从补库存过渡到去库存,可能会放大中国外需回落的压力。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库存总额的同比增速于2022年6月续创历史新高后,7月、8月回落势头已现。美国经济近几轮去库存期间,中国对美出口均面临较大的回落压力。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出口增速落入负值区间,进口维持小幅正增长。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领先指标看,G7国家领先指标目前仍处于下行趋势,中国领先指标自2022年三季度已有企稳趋势,二者拐点分别早于中国出口、进口增速约三个季度。2023年中国内需有望继续修复,但外需下行压力将进一步凸显,中国“出口—进口”增速差逆转。

  中长期看,全球供应链重置的可能性会给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带来潜在压力。一方面,中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严格防控,已对供应链稳定性造成挑战。基于对疫情封控措施、供应链韧性和中美关系的考量,部分外资企业正考虑将供应链迁至其他地区。2021年以来,尽管中国出口市场占有率整体维持高位,但相比于东盟十国和印度的出口份额却呈现下行趋势。另一方面,欧美发达经济体对产业链安全的诉求提升、关键领域的大国博弈日益加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化就开始放缓,这鲜明地体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需动能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商品和服务出口在中国GDP中的占比,从2007年的35%以上开始下滑,2019年为18.4%,疫情之后由于外需的爆发和中国的供应链优势,这一占比才有所回升。2020年到2022年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有很强的阶段性因素,但外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环境仍在演绎。新发展阶段下,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更多依靠内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此外,防疫政策优化或有助“内循环”。2020年年初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居民和企业的预期和信心产生根本性压制。这体现为:一方面,企业不敢投资。可选消费行业需求受疫情冲击较大, 2020年以来其占制造业投资比例显著回落。在奥密克戎变种影响下,企业部门的投资活动预期快速转弱。另一方面,居民不敢花钱。可选消费、服务消费因缺乏消费场景往往大幅下降。同时,接触性服务业及住房建筑业表现低迷,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上升,消费意愿不足。

  2023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疫情防控优化后国内疫情的演变。若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国内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人数持续攀升,出于安全考虑,居民可能自发减少外出和跨区域流动。而若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在毒性下降的同时,感染能力也下降的话,将有助于2023年消费恢复斜率的提升:首先,线下服务业消费需求能够较快释放;其次,线下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增强,有助于居民就业及收入预期的改善;最后,近年居民部门的预防性储蓄增加,疫情好转后,前期的预防性储蓄中将有一部分会转化为消费。

  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的可行性探讨

  《金融时报》记者:市场普遍认为基于我国经济将出现较明显、全面、积极的改善,2023年全国GDP增速应设定在5%左右。对此,您怎么看?

  祝宝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突出表现在产业链供应链完整齐全,科技水平持续提升;数字经济、绿色产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新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增强;中央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不高,货币政策处于常态化运行,宏观调控政策空间较大。考虑到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水平、满足就业需求、防范化解风险、提振市场信心等因素,把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是合适的。

  首先,居民消费增速将提高。过去三年应对疫情冲击的经验表明,相对于投资和进出口,消费需求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最大,疫情一旦发生散发,居民餐饮、出行、娱乐等消费需求马上就出现减少,持续影响在两个月左右。疫情影响下,部分居民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边际消费倾向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总体消费增长缓慢。2023年,消费市场将延续高档消费增长较快、中低档消费修复偏慢、服务消费看疫情状况的局面。考虑到2022年消费基数较低,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会高于2022年。

  其次,投资将平稳增长。基建投资增速会继续维持高位,2022年6月以来各级政府加快推进基建项目审批和前期准备工作,地方政府可根据职责权限对用地、环评等办理作出承诺,项目落地后按规定补办手续,拟在建项目储备加快。政策性银行等准财政资金、社会资金与政府专项债结合,大大增加了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基建实物工作量从2022年三季度开始加快形成,并对2023年的基建投资形成支撑。制造业投资放缓,国家出台了研发加计扣除、设备投资贴息等支持政策,有利于稳定制造业投资。但制造业企业整体盈利下降,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企业投资能力不高。预计2023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会有所减慢。房地产投资止跌回升,2021年年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调整房地产相关政策,通过调降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松绑限售限购政策等支持居民住房贷款需求。地方政府通过适度放宽参与条件、修改竞拍规则、推出更多优质地块等方式在土地供应方面给予房地产企业更多利润空间,鼓励企业拿地,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支持。这些举措有利于改善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状况,缓解资金短缺压力。在2022年低基数下,2023年房地产销售、房地产投资会止跌回升。但由于土地购置面积已连续四年下降,新开工面积连续三年下降,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了信用风险,2023年房地产投资难以明显改善。

  再次,出口将明显回落。我国出口对外需敏感而对汇率变化不敏感,由于汇率的J曲线效应,汇率贬值对出口的影响要滞后一年左右。2023年,世界经济恶化会对我国的出口带来较大冲击。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对一揽子货币基本稳定,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出口的提振作用有限。越来越多国家选择与病毒共存战略,对我国医疗物资、居家办公商品需求减少。各国恢复正常生产后,一些回流订单流出我国。各国内顾倾向加剧,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全球产业布局将从注重成本转向更加注重安全和效率,产业链供应链趋于区域化、本土化、短链化,部分产业流出我国。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齐全,配套能力强,出口仍具有韧性。预计2023年我国出口额按美元计算出现零增长。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高位,我国进口会随经济增长而相应增加,贸易顺差减少,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将转为负值。

  最后,就业基本稳定。为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就业的冲击,我国将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援企稳岗,保持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拉动城镇新增就业240万人左右,预计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5%左右。基建投资带来的乘数效应对相关产业链和就业的带动作用提升,农民工就业规模将基本稳定在2.92亿人,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00万人以上,高于2022年近100万人,16~24岁青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青年失业率会处于较高水平。城乡居民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基建投资有利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回升,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会同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会同步增长。

  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金融时报》记者:对于实现这一经济发展目标,您有哪些方面的建议?

  祝宝良: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稳需求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第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可从2022年的2.8%左右扩大至3%,适度扩大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保持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36500亿元不变,扩大政策性银行对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力度。通过财政贴息等办法支持基础设施、技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等,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养老、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发挥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稳定器作用,政府消费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7%左右,考虑到财政支出有1.2~1.3左右的乘数效应,合理安排政府消费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自主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助力实现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综合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加强预期管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适时调整、有进有退,持续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强化对经济转型升级和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地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资本金尽快到位,稳步扩大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范围,促进盘活存量资产。

  第三,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稳定社会就业,积极扩大就业渠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失业保险助企扩岗作用,保持居民收入增长,夯实消费需求的基础。拓展消费空间,开展新能源车、绿色家电下乡活动,拓宽耐用消费品销售渠道。持续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大力推进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餐饮、数字文化以及“互联网+消费”等消费模式,保持基本消费活力。继续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论证推进一批重要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5G通信技术、卫星等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布局。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投资,支持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加大重点行业节能降碳项目投资,加强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建设。稳定房地产市场,积极推进保交楼建设,多方协调地方政府监管部门、金融实体、房地产企业,明确项目、房屋交付时间表,推动项目早复工、早交付。优化完善房地产融资政策,降低住房按揭贷款成本,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加快建立房地产企业纾困机制,设立住房稳定基金,通过债权投资、类优先股投资、买断式股票投资等方式缓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困难和信用风险,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第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拓展新增长领域。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能力建设,一是持续推进振兴经济运行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完善资金信贷、土地、用能、人力资源等要素支撑保障,持续发挥政策效力。二是围绕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制造业发展,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产业链主导企业投资关键产品和零部件。三是加快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的装备、软件等领域投资。四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高档数控机床等加大设备投资和研发投入。五是通过加强技术突破、标准引领、示范推广,不断提升传统制造业绿色技术装备产品供给水平,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促进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六是加大制造业质量和品牌建设推进工作。

  第五,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企业活力源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合理分工和有效配合,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要放足放到位,法无禁止即可为;该政府管的要管好管到位,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责。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市场竞争、生产要素使用、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是稳定市场预期的当务之急,要尽快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

  第六,稳定能源粮食物价。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国内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以惠农政策、及时发放农资等专项补贴、支农信贷、提高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方式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释放煤炭先进产能,落实煤炭清洁生产再贷款,提升煤炭发电机组效率。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信贷支持,推动新能源发电设施建设。

  钟正生:实现5%左右的增速目标,须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房地产投资企稳、保持基建投资增速、争取制造业投资取得良好成绩。

  首先,房地产拖累或将趋弱。为推动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7月以来,在房地产销售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对比历次房地产调控周期,本次稳地产过程中,销售对房贷利率的敏感性下降,房地产销售趋势性好转可能还需时日。加快推动“保交楼”是促进房地产行业形成良性循环的最关键一步。2022年11月密集出台务实的房企融资政策,有两个积极信号:第一,在地方政府主导保交楼的同时,金融体系配合,可缓解地方政府自身财力不足的问题,这对于保交楼和推动行业形成良性循环至关重要。第二,在“保交楼”的同时,会赋予“保房企”更高权重。前期对房地产纾困策略的主流理解是“保市场不保主体”“保行业不保主体”,这和开发商“要生存”的目标可能冲突。“十六条”要求“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商业银行向民营房企提供授信,在改善民营房企预期同时,也能更好推进“保交楼”。展望2023年,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可能得到进一步部署落实。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针对房地产提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何为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还没有明确定论,不过我们认为发展租赁住房是其中应有之义。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看,房地产未来将更突出保障属性,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郑州房地产纾困模式值得借鉴,这有助于保交楼和房地产市场尽快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基建投资仍需挑大梁。2023年基建投资仍有必要保持较高增速,但财政“两本账”对基建的增量支持预计将有限:一是2023年公共财政支出继续面临刚性支出的挤压,投向基建的增量资金有限;二是根据国常会和财政部公告,考虑到2022年使用了2021年末未使用的1.2万亿元专项债资金、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2023年专项债投向基建的规模大概率将同比少增。广义财政工具仍需继续发力。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为基建项目补充资本金7399多亿元,投向以传统基建为主;据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数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总投资比例在10倍左右。另一方面,公共财政对基建的支持力度不足,意味着2023年的部分新开工项目,或继续需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资本金。在项目来源方面,预计2023年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将取得新进展,有助于缓解近年基建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2022年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从其战略重点谋划的方向看,和“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最后,制造业投资激发新动能。2022年以来,多重因素扰动下制造业生产增速放缓,投资增速却维持在较高位置。展望2023年,制造业投资面临出口回落、库存高位、产能利用率领先下行的不利变化。一是出口回落将对制造业多个子行业,尤其是高资本支出行业的需求冲击较大。出口对中游制造和具备劳动密集型特征的下游消费行业需求拉动较强。二是企业“去库存”压力仍存,一定程度上挤压企业的现金流、抑制投资意愿。三是领先制造业投资新扩建需求一年左右的产能利用率走弱,或抑制2023年上半年的制造业投资需求。不过,制造业投资仍有结构性新动能,稳定2023年制造业投资需寻求并扩大支撑因素。一是制造业技术改造和新动能行业具备投资潜力,尤其是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自主可控及汽车产业链等。技改投资已成为制造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释放可选消费及线下服务业相关制造行业延后的投资需求。外需回落的背景下,有必要加快“内循环”,如果疫情形势好转或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并推动可选消费及线下服务业恢复,将有助于释放相关制造行业延后的投资需求。三是财政、货币及产业政策“续力”支持。我们测算,2022年政策支持对制造业投资的拉动在5个百分点左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十四五”规划也明确要求“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2023年进一步的货币财政支持力度可期。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云计算概念股一览表(云计算概念股)

下一篇:食品安全股票有哪些(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