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城镇化的意义在哪里(城镇化的意义资料)

2023-04-22 04:49分类:股指期货 阅读: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之举。

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如果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能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积极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坚持体现和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要求。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城镇化肩负着巨大历史任务。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促进工业化发展。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规律。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总人口近10亿,农业人口有8亿多,大量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镇。40多年来,我们从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特别是农村人口比重大、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大量增加,被西方专家学者称为二十一世纪最为宏伟壮观的人类社会大变迁。特别是新时代10年,我国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重大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城镇化与现代化的重要关系,阐明了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为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更加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成果和重要窗口。

到去年底,全国总人口14亿多,其中城镇人口达9亿多,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的巨大成就在人类历史上盛况空前,世所仅见,充分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之人口规模巨大的显著特征。我国城镇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于坚持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色和本质要求,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必须坚持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城镇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本质要求之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和体现这个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补,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在建设城市的同时,大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现代化水平。这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举措,是中国农村现实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在农村人口数量巨大的中国,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重点和难点就是农村和农民的富裕问题。在这方面,新时代10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最为集中的突出表现,一是扶贫,二是城镇化。过去10年,通过扶贫解决了一亿多农民的绝对贫困问题,通过城镇化使近两亿农民进城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在扶贫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同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有效防止出现“繁荣的城市、破败的农村”景象,新时代中国城乡社会呈现出农民市民共同富裕、美丽乡村和繁荣城镇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新征程上的城镇化仍要坚持好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原则要求,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乡社会差别,以城乡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城镇化与西方国家城镇化的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城镇化是社会主义的城镇化,中国的现代化城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而外国的现代化城镇化,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拉美发展中国家,以资本为中心,造成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羊吃人”、大量的失业流浪人口和贫民窟等景象,真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我国社会主义城镇化坚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提高,不断改善和提高全体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均等优质的公共服务。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们要认真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这些重要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特别是新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舒适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总结城市治理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信息化网络化形势下城镇治理举措,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特别要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重点民生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镇化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从理论上讲,同分散的农村相比,城镇化是集约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但事实上,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都曾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和生态环境恶性破坏,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侵略掠夺别国的资源。

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充分吸取西方国家和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节能环保、降碳减碳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形势下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局中,坚持城镇化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解决好土地过度扩张浪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城市工业污染等问题,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宜居的城乡环境,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之举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戴均良

流程编辑:U0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题: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

新华社记者安蓓、潘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6日发布。围绕社会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

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答:推进县城建设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第二,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有利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衔接配合。

第三,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现阶段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二分之一左右,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三分之二左右。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开拓新的投资消费空间。

第四,县城建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有利于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扩大县城就业岗位。健全市政公用设施,有利于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增进县城民生福祉。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有利于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

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发展路径

问: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要尊重县城发展规律,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

一是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

二是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支持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县城发挥专业特长,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支持边境县城完善基础设施。

三是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四是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

五是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

抓牢重点任务稳步推进

问:县城建设将重点推进哪些工作?

答:培育发展县城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夯实县城产业基础,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增强产业支撑能力,提升产业平台功能,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优化县城市政设施体系。重点完善市政交通设施,提高县城与周边大中城市互联互通水平,健全防洪排涝设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老化管网改造,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数字化改造。

强化县城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发展养老托育服务,优化文化体育设施,完善社会福利设施等。

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打造蓝绿生态空间,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管护运行机制。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

合理把握时序、节奏、步骤

问:如何推进县城建设?

答:着眼破解县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人口、资金、土地等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一是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省以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二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对公益性项目加强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符合条件项目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予以支持;对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鼓励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

三是建立集约高效的建设用地利用机制,保障县城建设正常用地需求。县城建设要合理把握时序、节奏、步骤,示范地区先行是有效方式。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在发展基础扎实、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债务率较低的一些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建设示范工作。下一步在示范工作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稳步有序推动其他县城建设,形成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效路径。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放量高换手上影响(大幅放量上涨)

下一篇:大宗现货交易技巧(现货的交易技巧)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