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08年股灾持续多久(08年股灾k线图)

2023-06-05 21:55分类:股票知识 阅读:

绝大部分投资者是在2006年和2007年第一次知道基金的,现在的投资者已经很难想象06、07连续两年全场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达127%时给市场带来的疯狂。2007年收益率垫底的泰达稳定的收益率达到76.49%(接近2013年的冠军),而当年冠军中邮核心优选收益率竟高达191.47%。然而绝大多数基金投资者谈到股票型基金的投资经验时,却并不是很愉快,其中原委还得由老编辑细细道来。

01 无法回避的2007年基金普及运动

数据显示,2012年的4018万基金账户中,55%是在2007年开户的,这一数量达到2227万。这是什么概念?如果你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你身边总有几个人是这一年开的户,而在此前你几乎没有听说过你认识的人有买基金的。

2006、2007连续两年的神话般的收益率所带来的爆发式增长的好处是让人们广泛的知道了基金这样一种神奇的金融产品,坏处是在08年股灾之后的几年中,这2227万人成为中国基金史上受伤最大的一群投资者。这样一个庞大的受过伤害的群体对于基金业来说是灾难性的,比如当你要买股票型基金的时候,咨询10个做过基金的人,其中6个人都会跟你说“别买!我都套了好几年了!”

股票型基金真的那么可怕吗?可怕是因为你不了解,不妨花点时间了解一下再作判断。笔者不喜欢忽悠人,所以依然是让数据说话,让读者自己判断。

02 其实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退休的时候,上帝、佛祖、政府或者子女……会给我们几百万的退休金去安度晚年,其实我们没必要去做任何投资,及时享乐就可以了。问题是上帝、佛祖很少直接派钱;政府最近正在和我们算计退休金;子女那个时候要结婚、要买房,动辄要花几百万,还想跟他们要钱?……我们必须想办法攒钱,而且要尽可能提高攒钱的效率。数字游戏开始了:假设我们今年35岁,每年能攒1万块钱,60岁退休,一共可以攒25万元。25万元在现在的北京、上海买房,已经不太现实。我们知道存钱还有利息,利息还会利滚利,到时候肯定不会这么少,所以还需要用复利来算一下以确定最终结果。由于计算复利比较复杂,最好利用计算器计算,笔者利用EXCEL编制了一个简单的复利计算器,以下内容来自于复利计算器计算结果,读者有兴趣可自行验证。(复利计算器,点击下载>>>)

攒钱必须考虑通货膨胀,80年代手里有1万元现金就是万人敬仰的万元户,现在手里有一万元现金距离“高富帅”总是差点意思。假设国内的通胀率一直维持在2.5%,如果现在开始挖个坑每年埋一万块钱,25年后,手头还有25万元现金,但是按照每年2.5%的缩水速度,这25万元的实际购买力只相当于现在的18.29万,少了近7万元。

在《回归基金投资的基本逻辑——货币型基金》专题中,我曾引用一组数据(如上图),当前的活期存款利率是0.35%,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3%,近一年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是3.74%,近一年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5.33%,假如未来的25年相应产品可以维持相同的收益率,利用复利计算器可以获得如下结果: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每年攒几万元其实并不容易,每个月都有大量的日常开销,父母要供养,小孩要抚养,同时也不能太对不起自己跟老婆(老公),但是很显然用上面这些产品,希望在25年后攒几百万给儿子(女儿)买房,或是自己安度一个比较舒服的晚年,显然不靠谱。36.6万在北京、上海买房,首付还是不够!我们需要更有效率的攒钱方式。很多理财书籍,介绍过复利的力量,既然我们手头工具在手,不妨自己做个试验。假设有办法能够拿到10%、11%、12%、13%、14%、15%、16%的年化收益率,还是之前说的投资方法,和2.5%的通胀率,每年年初投资1万,坚持25年,看我们能够得到什么结果。

像不像魔术?如果年化收益率可以保持在16%,即使在年年都保持2.5%的通胀率的情况下,25年后就能攒下相当于现在190万的资产,北京小户型的房子全款也差不多了,首付肯定不是问题。但这不是魔术,只是一个小学生也能算明白的数学题,只是计过程稍微繁琐一点而已。(复利计算器,点击下载>>>由本文作者亲自编制)

算了半天就想说明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方式,在攒钱的过程中会省去很多力气。就像前面的计算结果,如果找到一个年化收益率在12%的稳定投资方法,每年投资1万元,即使考虑2.5%的通胀率,二十五年后也可以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婆)。

问题是这样的方法并不多:银行肯定不会那么大方,也不现实,存款利率16%,意味着贷款利率快到20%了;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也提供不了这么高的收益率;门槛50万的信托产品风险且不论,显然不是工薪阶层买得起的;买房子,现在北京房价按照3万一平米,100平米首付30%,90万……比信托产品门槛还高!

想要获得高收益,还得买点高风险的产品,股票、期货、炒黄金、炒外汇是金融市场的高风险产品,随便打听一下就知道,其实绝大多数人是赔钱的。或许还有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方式,但是在证券市场,普通投资者能参与的大概只有股票型基金,尽管07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给大家带来的记忆着实不怎么样,但如果我们真的没得选了,不妨再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这种产品。

03 其实没有想的那么糟糕

看到这幅图作者想到的词汇是“疯狂”,理论上认为证券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任何人都看得见中国经济是在快速增长,但没人见过一年全国增长翻一倍的情况,不论是个人收入,还是亲戚朋友所在公司的效益,平稳增长是有的,集体翻倍是没有的。08年的崩盘也一样,当时很多人觉得是世界末日了,但到13年中国经济也没有垮掉。

股市和基金平均收益率上演出现如此“疯狂”的情节,是中国证券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一年两年投资有亏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超过十年也没有好转才说明经济真的有问题,而股票型基金也确实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复利计算器在手,我们可以自己验证一下2003年(有记录的普通股票基金发行满一年)至2013年,如果我们每年年初投资1万元是什么结果。(复利计算器,点击下载>>>由本文作者亲自编制)

利用复利计算器可以看到,11年间我们一共投资了11万,到2013年11月5日(数据截止到这个日期),我们手头还有26.49万,在这么疯狂的证券市场我们居然赚了超过一倍。

利用复利计算器进行逆推,我们发现在2003年初至2013年11月5日连续11年的时间里,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4%,正是此前测试“复利的力量”时所期待的较为理想的收益率。然而真正从03年开始买股票基金的,只有222万人,占目前基民总数的5%,而07年遭遇挫折基民的占55%,更多人在说自己被套牢就可以理解了。其实07年被套牢的基民如果用每年投一万的方式开展投资,今年也已经解套了,这六年获得的年化收益率是3.5%。

如图所示,2008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51%,2011年平均收益率-24%,除了09年平均收益率达到70%,其他年份均在15%以下。而09年初我们只有14874元的本金,6万元中的4万元我们都是在收益率平庸的几年投资的,但是结果令人欣慰。

六年中,我们获利6138元,相当于3%的年化收益率获得的收益,确实不太高,只相当于定期存款或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但如果未来的四年股市能够缓慢上升,收益率终将超过定期存款或货币基金。

04 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方法

……

当前的A股,令人备受煎熬,死守的人,守的心都快碎了,周三,A股又上演了“绝地反击”,恐慌性杀跌之后,沪指尾盘艰难翻红,终结两连阴。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大盘没怎么跌,但是个股多数跌幅剧烈,对市场人气影响较大,预计整体的下行势头并未好转!

A股与3000点政策底相距不远。3000点,在很多股民眼里,它就是一个整数关口,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值得太多探究的地方了。不过,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聊一聊沪指历史中的3000点是啥样的,这或许能够对当前的行情有一些启示。

第一次总是美好的

在A股历史上,第一次跨过3000点是2007年初的事。2007年2月16日,沪指第一次触摸3000点就展开了回调,在2月27日沪指当日放出巨量,暴跌8.84%,一些专家认为大盘到头了,不过,很快,沪指又开始了第二次进攻,成功突破3000点后,沪指扶摇直上,行情一直持续到当年国庆后,达到历史高点6124点,至今这个记录也没有打破。

孰料08年股灾来临

2008年4月22日上证指数在盘中击穿 3000点, 第二天传来管理层下调印花税至单边征收,第二天上证接近涨停,但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下反弹了7天后重新步入下行通道,并在6月11日再次击穿3000点,一直从2007年的10月16日的6124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才止跌,这是目前A股经历的一次极为凄惨的大熊市。

再度突破3000点

第三次突破3000点是2009年7月2日,当时行情从1664点一路高歌,在7月突破了3000点,最高涨到了3478点,仿佛大牛市要来了,不过,在8月份却迎来快速大调整。

从09年的8月4日到2011年的4月,上证指数一直运行在以3478位高点的下降通道里面,虽然期间多次触碰3000点,但是依然是在3000点下运行的时间远远多于3000点之上,指数表现一直疲软。

3000点以下的3年熊市

2011年4月19日,上证大跌1.91%击穿3000点,开启了A股接近3年的惨烈的单边下跌行情,期间虽有反弹,但始终是一个高点比前面的高点低,一直跌到2013年的6月25日钱荒最惨的时候,指数跌至1849点,随后一年虽然没有再创新低,但是一直在2000点左右筑底半年才开始了一轮新的行情。

2014年的牛市,再度突破3000点

这一次上证指数是在2014年12月8日向上突破了3000点,距离上一次大盘在3000点已经过去了3年7个月, 大盘指数从2000点起步,相对顺利的突破了3000点只用了4个半月的时间,随后又盘整了3个月开始加速上攻一直5178点。

股灾和熔断

2015年8月25日正是第二次股灾的时期,大盘连续下挫击穿了3000点。2016年1月4号起熔断措施开始实施,大盘连续跌停,并在2016年1月11日击穿3000点,随后虽然有短暂反抗,但是依然无果。

最近一次回到3000点

大盘最近一次在3000附近纠缠是在2016年7月到2016年9月30日,期间大盘一直在2940至3140之间做箱体震荡。从2016年9月30日起,沪指站上3000点,随后,沪指一直在3000至3301之间震荡。

综上所述,从2007年以来的10年时间里,3000点发生了无数次争夺。纵观历史,如果分为在牛市和熊市之中去看的话,思路就会更加清晰。2007年的大牛市,3000点不是顶,2008年的熊市,3000点不是底。2009年的大反弹3000点附近是顶。2014年的大牛市,3000点也不是顶。那么这次熊市,3000点有没有希望成为大底呢?

这一次,底部来了?

周三,A股上演“绝地反击”,这一次,是否已经探底成功?

对此,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刚认为,底部的形成除了需要具备地量地价的条件以外,也需要较大的跌幅。沪深两市的主要指数中,创业板指已经在5月11日创出2015年2月11日以来的新低1727点,为表现最差的指数,上证综指则在5月11日创出2016年10月11日以来的最低点3016点。后势小盘股将先于大盘股见底。金融板块的逆势走强,促成了沪指跌幅相对较小,但一连串强化金融监管的措施也使得此类行业在半年报的业绩存在隐忧,后续或发生补跌,而使得沪指进一步下探,以完成底部的构筑。真正的上升行情是靠时间累积和较大跌幅促成的,目前的反弹仅是下跌中继而已,但部分小盘股具备了形成底部的条件。

光大证券认为,此时不宜盲目进攻,应当以防守为主。具体而言,可采取熊市操作法,尽量避开有大小非减持、成长性不济的高价、高估值、次新股,以及炒作过度的题材概念股。逢高积极兑现前期涨幅较高的品种,不建议随意挖掘市场机会,耐心等待市场量能有效放大、人气回升之际,再逐渐进场。

分析认为,目前,市场面临重新探底并且再度寻找支撑的问题。这种探底与寻找支撑,不仅着眼于指数停留在某个位置,而是市场的交易重心能否稳定,个股是否能摆脱非理性的暴跌,以及投资者的信心能否恢复。当投资者全面了解了各项金融监管政策的本意,同时对于实体经济状况有了全面的认识,加上对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有了更深的了解,市场还是会趋于稳定。不过这需要时间,但鉴于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预计时间不会太长。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认为,无论从发行量还是从两市成交量以及市盈率来看,现在A股市场都是具有明显底部特征。跌幅较大的小盘股开始出现反弹,现在来看中小板的时机没有到来,现在应该要积极拥抱优质的蓝筹股。

关注东方财富网微信号【 eastmoneynews 】,每天为您推送权威、专业的财经资讯!欢迎在【应用商店】搜索【东方财富网】,下载中国财经第一门户手机APP!

01.我一个朋友开娱乐城的,最开始主要是经营KTV、看球赛、做生日PARTY、按摩什么的,后来看到他人搞三陪服务很挣钱,于是就学别人这样做,结果就出事儿了,2014年的一天,被100多个公安封了场地,还把他自己关进了,最后还是找朋友帮忙才捞回来,娱乐城经此事之后,生意一下子没有了,最后他1000万投资的娱乐城,被他用500万给卖了,这事儿给他的教训是千万别做违法的事儿和挣快钱,很多人之所以破产或者巨亏就是他想挣快钱。

 

02.网络赌博,那种信用卡大额赌博。国外服务器,弹指一挥间,200万就没,妻子走了,房子没了……

 

03.我曾经的一朋友1000万做棉花期货,翻了一倍之后换车换房。兴致大增加码入市。最后亏了6000万,连自己的棉纺厂都亏掉。

 

04.亲友中就有两个:一个60岁,先安利学习冲业绩,都是自己买,把实业的钱亏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做高利贷,把亲友的钱骗光。一个40岁不到,做高利贷的金融公司,把朋友的房子也坑进去了(因为他自己的房子属于小产权不能抵押)。两个人都为躲债人间蒸发。

 

05.我舅,搞长途客运,八十年代万元户,老牛逼了。然后喝酒赌钱,老婆也不会持家,败光家产离婚,妻离子散,身无分文,现在不知道在哪里。

 

06.我一个大学同学,做机械设计的。毕业后去了南京一家效益很好的国企,娶了一个漂亮的高中同学。当大家都还在上海打拼的时候,他已经买房了,也买车了,车还是途观。大家都觉得他很如意。

父母在身边,家里有娇妻,工作有盼头。2015年股市大火,他赚了很多,从此信心大涨,把家里的现金70万全部投入了股市,然后跟银行贷款,还接入场外配资4倍杠杆。在中车停盘前买入这只股票。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猜的到。复盘后连续跌停,无法卖出止损,大家可以去看一下k线图。然后欠了银行和配资公司一两百多万。配资公司找上门也还不出钱。

后面的事情就像电影里一样。配资公司先到单位闹,然后单位把他开除了。

配资公司再到家里闹,然后车子卖了,房子卖掉了还了一部分钱,小娇妻也含恨离婚了,配资公司到父母家里闹,他大哥想帮他把剩下的还了,大嫂不同意。

我这同学也硬气,直接逃了。在我们母校的公共自习室躲了一个多月。唉,从幸福美满到四处流窜也就短短几个月。这个故事到此结束,现在没人能联系上我同学,是不是被人干掉了也不知道。更讽刺的是,他如果那套房子没有卖,拿到2016年再卖,欠的钱都能还清咯。

 

07.事情发生在10年前,我发小他小时候搬家去了深圳。他爸妈的公司市值十亿,服务行业,已上市。他一个人在美国上学,天高皇帝远,生活糜烂。父母娇纵,对他经济方面从无二话,一夜花几十万什么的,最多就是骂他几句但是最近几年公司下滑,硬撑着,结果有天资金链断了。

涉嫌各种诈骗,跑路了。

而给他们公司放贷的银行人员也面临牢狱之灾。现在欠三四个亿吧他家名下所有房产都被收了,豪车也卖了给他们借的钱像无底洞,借第一次肯定还有第二三四次,一次给他们借了三万,不到一个月又没了。他们解释说还没适应破产生活,但我一个工薪阶层也没那么多钱再为他们的大手大脚买单。就这么亲眼看着他们从普通人变得穷凶极恶,他们为了避免吃各种官司,把帮他们的人也套进去了。有人为了帮他们,自己家也破产,甚至差点人亡我觉得福气是有配额的,细水长流,别提前把下半生透支了踏踏实实生活,有自己兴趣爱好,好好爱父母,有一个知心爱人,这一辈子就够了

 

08.我认识个人开餐厅的,结果开在了没有人气的地方顾客很少最后就关门不做了亏了一些。所以,做餐饮业选址很关键。

 

09.本地建筑起家的赖老板,95年就有上千万资产了,出手极阔绰。那时我读初中,老爹让我喊他赖伯伯,我注意力都在赖老板的假发上,没出声,赖老板就说孩子真腼腆喊一声伯伯给100元,喊了20声,2000元还没揣热老妈就拿过去了。第二年赖老板在旋转餐厅和人打牌,中了局,一天一夜就输光了,回到农村混吃混喝。当年和老爹去看过他一次,老爹感叹“老赖又变回农民了”。

自家,97年20万收了铁路局下面的一个砖厂,然后有一天砖窑垮了……

 

10.我哥当年倒腾煤炭,里面掺了过多的矸石,结果被举报,扣煤扣车罚款,然后破产了,再然后我这个担保人也跟着破产了。

 

11.我妈做了差不多三十年生意,做到当地家具最大的经销商,前几年误入保健品,目前欠了百来万债,自己的房子卖了住在我家。还好她还有个铺面,卖了的话能抵债,剩余的钱够她后半辈子花没问题。目前努力卖铺面ing

 

12.太多太多了。最惨的几个90年代初起家的实业大佬,2010年前后投身房地产最后却资金链断裂,销许还没下就被熬死了,以前实业的家底也全部被没收拍卖。电器,水泥厂,煤矿……而且家族同乡生意圈之间互相担保互相借贷,团灭。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13.住在我家楼下的邻居,男主人常年在家炒股,而且前些年确实赚了一些钱,房子都是炒股赚的钱买的。2015年自觉在股市的操作水平已经很牛,将房产抵押全数投到股市,恰好遇到崩盘,几夕之间输个精光;后来闹得很大,有黑社会样子的人上门来收房,女主人还是中学教师,也闹到了她所在学校,再后来就再也没见到这家人了

 

14.朋友家的邻居,做外汇的,高杠杆,白手起家,住高档小区,开豪车。近期外汇波动剧烈,卖车卖房,变现财产。据说又准备白手起家了

 

15.我们温州80年代很多人就出去做生意了,我们村很多去北京的,就是北京大红门那一块。邻居做了二十几年窗帘布料生意,到14年应该有几千万。上波牛市的时候刚开始就赚了几百万,哪见过这阵仗,辛辛苦苦二十几年攒了几千万。这下几个星期就进账几百万,加杠杆进场。结局当然是一地鸡毛,亏了至少1500万,好在北京房子和生意都在。

 

16.吃喝嫖赌毒,都是不太好的,但其中以赌和毒最为伤筋动骨。2016年初,我两个远亲,都是千万身价的,一个在澳门赌博,一个在网络赌球。下场是一个非法集资,大部分亲戚被拖下水,资产倒贴不够,入狱服刑。另一个稍微好点,从大老板到面包车司机。

所以,有时,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做人做事到最后,还是靠拼人品。

 

17.我在澳门百家乐从10几个赢到50多个,后来全输了,那年国庆忍不住,又去送了50多个,把通行证护照都撕了,后来没去了,安心炒股。朋友买球,在365上从10多个赢到70多个,当场去订车,后来老婆说说还差个车位,就买了场1.2几的友谊赛,最后全输了,当场把电脑砸了。

 

18.股灾1.0,本来滿仓分级A的南宫杠杆加入救市,7月9日早盘底部割肉成功,巨亏,7天把上半年的62.5%收益全部抹平。从此以后,股市我不再相信任何人、任何组织,从此远离杠杆,不此不愿承担任何激进操作带来的风险。

 

19.去年股灾前,一帮大佬吃饭。个个几亿身家。面色红润!股灾后,好多亿万的灰飞烟灭。最惨的一个剩下最后5000万市值股票。可是自有资金只有2000万。复牌,一字跌停连续。眼看要破产。群里各位大佬们奋力相助。买开了他的跌停。他排在最前面。

当日群里没有其他话。都是各种问他成交了多少。他不停的贴还有多少没成交。如果当日他卖不掉。次日完了。负资产。他孩子还小,努力了那么多年的积蓄。那天是我混投资群多年来最感动的一天。投资人天生的是互相拼杀获利的。可那日,大家明摆着亏也认购。也算一个巨亏的故事吧。差点破产。股市风险,慎用杠杆!

 

20.自己家,在湖南湘西这边九几年,一直开采小金矿,这个不多介绍肯定赚钱的,即便当时金价就八九十一,后来找到一脉看起来很不错的矿山,于是拉着亲戚家一起,因为这个亲戚的两个兄弟一个在县城是公安的领导,一个是银行的领导。股份是送的,开矿的钱是自己家投的,结果请神容易送神难,最后被各种玩,玩没了

 

21.单位一位退休老领导最高四百万,最后配资1500万,原计划赚到一千万收手,结果股灾1.0爆仓。一位同学中学老师,150万本金,融资经历股灾1.0'2.0以后爆仓。另外一位朋友逃过前面两个股灾,却在股灾3.0爆仓。股市的风险必须时刻记心头,轻易不要融资,配资更不可取。

 

22.本家堂哥,03年左右跑去山西包煤矿。06年过年的时候用旅行箱装了500多万钞票回家现场分给他爸妈和他老婆儿子。07年我爸出差去看他,说他让司机开了一辆玛莎拉蒂来机场接他。给我爸开的是五星酒店的总统套房。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煤矿收归国有了。现在堂哥和他家小孩在镇上摆个摊子卖拉面为生,我爸说他还欠着别人一千多万没还。我老家这号称中国矿山井巷业之乡,这样的不是个例。

 

23.我好多这个案例,说个贴近生活的吧,上海金山枫径的服装城项目10多年前来浙江招商,有个公务员借了很多钱买了12套,波折了十多年,项目没有起色,因为服装城有大产权证,其中10套拖着不给办证,最后还被服装城抵押给了民生银行(-- --,买入)和徐汇区抵押金融公司了,至今没有一分钱的租赁收入,服装城长满荒草,十多年间从富裕沦为赤贫,负债不但没还完,利滚利大概比当初还翻了一倍。现在嘛……呵呵,豪赌失败的结果就是被时间磨掉所有人格。

 

24.本地一个轧辊厂,本来做的不错。从2012年开始吸收本厂职工的资金,说是作为流动资金,承诺每年大概百分之十的利息吧。没多久,厂子经营不好的事开始传来,厂子给结了部分利息,职工不再闹事啦。大概到2014年厂子给工人结息也困难啦。工人再次闹起来的时候,发现厂子不仅借银行的钱数量惊人,外面了借了不少高利息贷款,资不抵债。多个债主全都围着要借款!工人见势不妙,开始搬厂子的设备。银行派人堵住厂子的门口,但也晚了,厂子已经没什么设备产品了。2015年,工人开始上访要钱,企业破产被列到政府工作中。后来政府和法院协调处理啦。毕竟,厂子占的地是经过正当程序办的,拍卖了也是不少钱的!

 

25.我弟15年本金60万,一直1:1融资,到6月份做到600多万带融资,本来打算做到1000万收手呢,大跌前几天未爆仓,后轻信证券人员坚持持有,反弹两天并未减仓,继续大跌后爆仓,前十年收入瞬间消失,倾家荡产…融资是把双刃剑

 

26.一个朋友,做药的,厌倦了天天跟医生打交道的日子,开了一个中型沐足中心,前期投入100万的样子,没什么客人帮衬,每月亏4-5万的样子,先是借光女朋友的积蓄,再向所有的亲戚朋友们借钱维持开支,我也借了两万给他,到最后实在借不到了,就开了5-6张银行信用卡来套钱过日子,还把他父母在五线县城唯一的一套2居室抵押贷款,熬了一年半,山穷水尽,欠了一屁股债,后来想把沐足店转手,一直找不到人接手,花了7000大洋给一个著名的网上二手中介公司,承诺一定会转手成功,不久来了一个买家,敲定价钱为21万,先付7万。然后买家把店里的东西全部变卖,并且把一些客人的预付款也卷走了,余款?当然没有了!想想都是套路啊

 

27.小时候,附近街上有个和父亲一般年纪和蔼可亲的大叔,开了个卖香火的店,童叟无欺,又乐善好施,人缘口啤很好,店里生意非常兴隆。据说家境几百万,那是在九十年代,简单就是巨富。

转折来了,那时刚兴起彩票合法,宣扬利国利民,这个大叔开始玩,结果新鲜事物上瘾了,越买越亏,越亏越买,每天至少都几千,尽管也中过几万的,但长期下来,没几年就耗光了家底,变卖了店面,甚至向别人借钱,由于人缘好,借了很多钱,我们家以前很穷也借了他两千块钱,最后还是赔进去了,无力偿还,上吊自杀了。这事对我触动极大,一个和气友善的大叔说没就没了,又震惊又伤心。

此例说出来,提醒大家,不要总想着一夜暴富,赌博,毒品等千万别沾,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即使在合法的A股,我们也要心存畏惧、留有余地。愿大叔天堂走好!

 

28.2000年前,我们公司前总经理靠我们公司地理位置优厚,用我们公司的临街门面开了饭店,挖了第一桶金,然后越滚越大,开饭店,开煤矿,铁矿,甚至在我们公司不远买了一块地皮盖了一座大楼。可是风云突变,她大量融资,煤矿和铁矿货发出去了,钱却要不回来,她也还不了大量的融资。于是资金链崩塌了,她也锒铛入狱了……

 

29.本地一个石材老板,2014年入市,投入2000万赚到最多6000多万,2015股灾前全仓融资买进了辽宁成大(-- --,买入),连续跌停的最后一天早上,被证券公司平仓,然后看着连续涨停而去,最后只剩下20多万。对我说起此事,他满含眼泪。当然,他没有破产,生活过得还是很好,只是这一笔巨亏,对他来说,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30.哈哈,小编是不是想幸灾乐祸下,开个玩笑。和其他人相比,我见证的可能不是多大事,但也震撼到了我。我爸一铁哥们,在15年股市激进,最多10倍杠杆场外配资,赚了一大笔。在顶点时候觉得风险太大,改成了场内1倍杠杆,但仍禁不住股市暴跌,最后赔了2000多万,本金也赔了不少。我爸说认识他二十多年从没见过他如此消沉。不过现在应该好了很多。

p.s我家非常走运,顶点8倍左右,股灾之后仍然接近5倍收益。不过周围人的经历让我现在的投资非常注意安全边际。

 

31.破产、巨亏,是因为超出自己承受力去运作。因杠杆而破产的人,都是不大会控制杠杆的。证券商“最高杠杆率+满仓”是非常危险的,我看到有些客户就因此在2015年巨幅震荡中被消灭了。使用杠杆需有度,对波动率小的品种(比如ETF)可以加点杠杆;对杠杆率很高的品种(比如期货、期权)等应该人为地降低杠杆率才对。

对波动适中的股票加杠杆,我的看法是应人而异,可根据每个人的风险承受力”适度”地使用杠杆或不使用杠杆,使用杠杆的前提是自己要对杠杆的运作和后果有清晰认识,然后才采用适合自己的“杠杆倍数”。用杠杆有一定风险,但也不必把杠杆妖魔化。有人靠杠杆翻身崛起,也有很多人失败的,关键是如何驾驭它。杠杆本身无大罪,多是使用者的问题。

 

32.因为他前半生过得大顺了。跟本就不知风险为何物。一个连老虎都不认识,不了解的人,终于最后见到一群老虎时就完全菜到家了。那这种人的人生最危险的。要么那一天傻傻的闯个天祸,什么都糟逼了,对付不了,责也担不。就彻底塌陷了。这也是从小没进行失败训练和风险教育的给果。

真正的好风险教育就是让人摔些可控各种的跟头,一些可承受的失败。这就如同小孩被火炀过,长大后就不会无节制去乱玩火。小时打架时打伤过人后后悔过,大小时就不会冲动下去杀人。

 

33.老家坐标,长三角某三线城市。个人职业金融行业,某客户2000开始做外贸,那时候阿里巴巴刚起步,外贸生意需求很大。老板当年25出头,因为老家本地有特殊产业。所以天时地利,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这段时间里,老板赚了差不多2000多万。

当时真的是春风得意,家庭事业到了人生顶峰。08年后,老板也意识到外贸很难做了,于是决定转型。因为做外贸的时候,接触过服装这一类,也有下游客户。于是决定贷款买地建服装加工厂,记得很清楚注册资金200万美金。前两年里,因为有下游几个大客户的生意,日子过的还可以。然而最近几年,服装行业不景气,下游客户要么纷纷倒闭,要么开始要求拖欠货款。然而上游原材料客户的钱缺不能拖,于是厂里资金越来越紧。

老板夫妻在各自信用卡刷爆的情况下,开始被逼到处借高利贷,甚至向企业内部员工集资。最后在去年下半年,终于顶不住压力,丢下一帮拖欠大半年工资的员工跑路了。回头想想,当年该老板要是用2000多万,在当地买房置业,商铺之类的。或许现在的生活真是无忧无虑。有时候,前十几年太顺,后面懂得不折腾要适当守城的人,实在太少。因为他们总把运气当成自己的实力!

 

34.我二姑,就是普通人,做鸡蛋生意,几年下来辛辛苦苦的积累了几十万,等着给我表弟结婚用。13年相信一个生意伙伴,把抢全部放给他收利息,三分利,我二姑就是那种能吃苦肯干,也喜欢走捷径的人。自己的几十万放进去不说,还让同学朋友在她这儿放,她从中间再赚些差价。甚至还借了朋友几十万放进去。这几年利息赚了不少,再加上卖鸡蛋挣得钱,反正有了钱就放进去。

我们家对这件事都反对,她却认为那人可靠.不会有事。16年11月那人突然死了,所有钱一分拿不回来。不仅自己全赔进去,还欠了几十万。哭哭啼啼回家让我们帮忙说不想活了,你说这事一开始我们都是不同意,你不听,现在全砸里面了你来找我们帮忙了,自己的亲人又不能见死不救,只能帮。唉,这事不仅仅坑了自己,也坑家人啊

 

35.权证最疯狂的时候,旁边一股友赌博成性。有一个权证当天就要退市了,他还在炒。权证上窜下跳,他全部资金压入,然后权证一路暴跌,然后股市3点停牌他都没有出来。他立马蒙了。脸色苍白。幸亏他买的是认购权证,还挽回来一点点的损失。

 

36.东莞一开厂的朋友,与哥哥一起开工厂,当时说自己在厂里有300万的股份,2013年赌博,应该是被人设局,最后赌输了很多,欠了高利贷200万吧。最后带着老婆,儿子,女儿跑路了。现在也杳无音信。

 

37.我一个同学,前两年聚会,喝酒高了,说惨痛经历。中学毕业就进厂,成为厂子老板的女婿,08年一年就纯赚200多万。结果管不住老婆,一晚上就把家里资产亏光。好在农场建了栋别墅。现在,跟老婆离婚。接手不死不活的厂子,带着儿子生活。

 

38.15年5月,一姓李的哥们眼红牛市,卖掉了仅有的两套房子和车子再加融资全仓炒股,大慨有资金近500万,鼓动我也跟着入市,他是全部身家加融资,我就投了十万积蓄。紧接着股灾至,两人都是硬扛,我最多时亏损百分之六十,后来到16年买中高送转的爱康科技(-- --,买入)然后中了几次新股慢慢回来了,略有小赚;哥们比较悲惨,3.0时被强平,仅剩的余资一条道走到黑……现在基本上淡出了朋友圈,听说一屁股债,租房子都出不起租金了……

 

39.评论里都是巨亏后一蹶不振的悲惨故事,很心酸,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也有巨亏的经历,一样的悲惨:一零年我做期货几乎赔光了。伤心欲绝了一年。然而我并没有就此消沉,在暗自拟定目标,积极调整心态重回股市后,今天已经重回市值高峰,不胜唏嘘,无限感慨。

经此一难,我做人做事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不亲身经历过的人断难体会。我在想,有时候,巨亏经历也可以是漫漫人生路中的宝贵财富。唯如此,方知财富得来不易,就会倍加珍惜。守护财富,远离杠杆。

 

40.本地某钢贸老板,两千年就开上了大奔,过年给红包以千为单位的,不知道为什么08年迷上了炒期货,加杠杆最高赚到了两三个亿,然后又经历了爆仓,借钱加杠杆爆仓,躲债,离婚的凄惨命运,现在在做卤味供应给各个酒店、饭店,也重新买房买车。

 

41.广西支教的时候认识的某大哥,缺一个小手指头。是他自己剁下去了。2000年左右他家养珍珠和水产,可以说是富甲一方了。后来03年赌大钱,产业被输的半死不活,别墅抵押,老婆带着孩子不跟他了。幸好是家族,有人拉扯,不至于落魄,但也没有当年富贵了。他讲完自己的故事后,语重心长的跟我们说:这赌博太害人了,你们别沾啊。说完后掏出电话下单,买了一千块的世界杯小组赛盘口。当时都不知道说啥了。太尼玛戏剧了。

 

42.老家在黑龙江省某县城,去年中旬开始,稳定发展了七八年的非法集资陆续爆掉,这七八年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呢?收钱的组织起码十个以上,基本全县人民甚至周边县城的都来这里放钱。爆掉的后果十分惨烈,身边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同学朋友甚至我父母基本都中招了,去派出所报备,多的亏几百万,少的几十万,有在银行工作的同学甚至还欠了自己单位十几万贷款。

听说有几个自杀的,认识的就我这个同学的一个同事,跟很多人借钱,在单位割腕,后来被救活了,虽然她欠了别人不少钱,但是也没人敢要了,怕再逼得人家自杀,人死了债肯定就瞎了。过年回家的各种聚会上,任何一场都会有人聊到这个话题,虽然很多人存款都消失了,不过日子还是那样过,只不过之前一些富裕的叔叔大爷从半退休状态重新想办法赚钱了。

我每年回家都会和我爸妈说千万别在外面放钱,然而二老还是瞒着我放了,不论我怎么强调风险,过去几年的高额稳定收益是实实在在的,根本不听劝,其他亲戚朋友可能多半也都是根本不懂,只知道这是靠谱赚钱的方法,根本不知道风险。以我浅薄的认知,只能认为政府不作为,没有在苗头刚刚出现的时候及时遏制,导致这么巨大规模的集资,基本影响了全县人民的生活,全县经济倒退几年都是乐观的估计了。

 

43.我有一个亲戚搞美术的,后搞装潢,县城里四五套房产,一年几十万,媳妇漂亮,两个儿子子承父业,乡亲羡慕;后来当地兴起吊车生意,就是去上海等大城市接活干的那种,他也买了几辆,应该也上了杠杆,没有经过严酷商业训练的他,要账拉不下脸,欠别人钱不好意思不还,卖了所有房产还钱,连吊车都被干活的人低价买去,可能也涉嫌被骗。

最后,抑郁生病而死。

 

44.我原来所在公司的销售老大,四十多岁,阅历多,巨亏于担保公司。让他相信的原因无非两条,一是每年15%左右的固定收益;二是所谓的黄金担保,即签订购买金条的合同,实际上不拿金条,用金条做担保(当地数家连锁店,每家店都搞的富丽堂皇)。

收益取得的很幸福也很短暂,不到两年资金链就断了,先是没有利息,后来本金无法取出,关店,跑路,金条早都没影了。目前案件还在处理中,不知道最后能剩余多少本金,或者说不知道还能不能剩下本金。

 

45.儿子幼儿园同学的爸,开厂做手机配件行业的老板,之前住着大房子,老婆在家带小孩,日子过得不错。后来厂里拖欠供应商货款停工,一度跑路,又回去重组,还是支撑不下去全家彻底跑路,银行贷款货款高利贷总共几个亿;后来孩子妈发现男人养了小三好多年,还生了个小孩,只好离婚,彻底被坑了。。。

 

46.资产保值增值最可怕的做法:放贷收利息,炒股加杠杆!

 

47.听说的不讲,亲身经历。我一个阿姨,经常见面,家里就是普通双职工,吃饭都要计算成本,直到退休积攒了100多万。本来一直买信托理财,后来嫌利息太低,把钱借给她妹妹熟悉的一个老板。二分息。老板请她吃了几次饭,一桌人都借了钱给他那种,说他到处都是房子,就很相信那人。

后来还请我妈吃了几次饭,逢人就借钱的人。我妈当时就劝她,年纪大了输不起,听不进去。据说那人研究了什么包赢的方式买彩票。赚过上亿。后果可想而知。一群债主闹了半天,打了官司,赢了。那老板进了监狱。但他们一群人一分钱没拿回来。她妹300多拿不回来,现在日子更紧,培养孙女都只有到处蹭课听。

 

48.本地房产商,拥有一集团公司和一家房产商,3亿多拿了一个地搞房地产开发,一切都很顺利,儿子在矿产价格最高峰看中一矿产资源公司,融资投入,结果悲剧了,房地产被银行抽贷,房产成烂尾房,集团被银行查封抵押,最后在政府出面下房产逾期半年才交付,逾期赔付都没有,老板的所有支持被查封,还上了老赖的榜单。

本来这个房地产项目,3千多拿地,均价9500一平方出售,销售十分好,挣一亿没有什么问题。运气不好啊!

 

49.我原来小区的隔壁邻居是一对安徽的老头老太,他们的小女儿帮他们买了这套三房,让他们在上海帮子女带小孩。小女儿自己住洋房,开宝马,老公是在上海徐家汇(-- --,买入)做电脑器材发家的,后来不做了,就买了洋房(永嘉路)和别墅(闵行)。14。

15年听说女婿做期货还是什么亏钱了,把洋房给卖了,小夫妻只能去广东和朋友去做LED生意,老头老太也跟着去了几个月照顾他们。今年过年回去一次得知,隔壁的房子去年16年低价出售了,安徽老夫妻也回老家了,小女儿离婚了,宝马别墅也都卖光了。

 

50.见过一个客户发家,破产,大概是这样的,十多年前我这里的一个放牛娃去深圳打工偷学厂里的配方,回家自己开了个低成本高利润的厂,不到几年生意做到几千万,因我去他厂里多了打听他本人大概有俩仟万左右家产。但他觉得厂太小生意不大,去外地买了土地搞大厂,听说投资不少一亿,好几年没跟他做生意了,今年跟朋友谈到这人时候才知道他前年破产了,是因他建厂资金不够大量借高利贷,就因他心太高,想发展快点而破产。

 

51.这个我最有发言权了:一个同事,是个拆二代,2014年中入市,本金10万,年底券商行情过后,小赚20%,都说牛市来了,觉得本金太少,于是配资两个账户,每个配25万,2015年初,创业板最后行情开启,一个账户全仓买了华中数控(-- --,买入),一个买了机器人(----,买入),2015年6月,华中数控高位停牌,证监会清理配资,配资公司打电话,说证监会正在清理场内配资,要不你补钱把账户拿走,要不里面的股票给你折成本金年化8%现金还给你,当时那种行情同事哪里愿意被收回账户,于是又问家里要了将近30万买回账户,然后,放出来都是一轮股灾以后的事情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听说他仍然奋战在市场里,据说还加大了投资

 

52.浙江有一位房地产的前辈,在那边也算知名人士了。八十年代就做房地产了。他是一个传奇!文化水平不高,小学。从做泥工开始。做到几十亿。往年每年过年都见面的。一家人和和气气。在当地名声也很不错。因为,他盖房子,是有良心的,用工用料都实在。自己就住在自己盖的小区里,办公室也在自己盖的小区里。每次去看,那办公室都安安静静,里面的员工都是动辄十几年几十年跟随他的。为人真是不错!

结果,前些年,经营方面出了问题。因为他借了很多民间借贷,我知道的一笔就是,找浙江一家非常有名的上市公司周转了大约五千万,利息一年一年五百万左右,借一年。结果,后来回款了,想提前换,人家不让,非得全额算利息。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因为,他不太管具体经营,可能本身也不太精通,加上人很实在,所以,周边很多打他主意的人。

这个弄一点那个弄一点,像一艘船,破了很多小洞。各种奇闻,都是他那里得知的。有旗下老伙计,承包钢材木材的,卖给他,一车拖进工地,然后转一圈,拖出来,再转回去,又算一车的钱。可是,早些年,利润高,这些小钱,根本不算什么,也就算了,都是老伙计了~大约前几年的时候,市场不好了,加上,屋漏偏逢连夜雨,几块地由于拆迁,领导换届等问题,拖进去了。这下子,就倒霉了!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一下,摧枯拉朽,处处碰壁。就去民间贷款,银行贷款。

最后绷不住了。要知道,有些钱,放贷给你的人,你是不得不还的!一旦出了问题,变卖各种资产,先把这些不得不还的大爷的钱还了,才有机会往后走。好了,拆东墙补西墙,这样搞了一阵子,还是绷不住。

我那时候看他,真是感叹,他很早就开奔驰600了,老款的,巨大无比,然后,他身高不高,从车里下来,再加上比较憔悴,真是看上去难过…再后来,被以非法集资抓进去了。至今关了好几年了,听说可能快出来了。这几年,年年都和家人在监狱过年,他儿子也被抓进去了,当时在另一个城市被手机定位,一下子就抓到了,飞快的!这我党要抓人啊,哪里跑都跑不脱。

最后清算,我都傻了,创业三十多年,最后倒欠国家几十亿。我都不知道怎么算的!当时想引入新房产公司收购或者入股啥的,都到这一步了,谁还雪中送炭?都跟秃鹫一样等着,那是世态炎凉!

由于他整个发展历程,这几年我都多有耳闻,我前些年还专门请我的伙伴们去了浙江,专门在他工地待了好久,开会,检讨,那一片别墅,真是好位置好房子,可是,无人开工,落寞异常,我们待在那里,就感叹!真是要保守!保守一点,方能去求长治久安!你钱多,身边很多人可能就冲着你的钱来,你权利大,那么,就冲着你的权利来!经营一个事业,随时要想到万一发生最坏的情况,我该如何面对,应对!投资理财,随时要想到,万一再有股灾出现,我该如何处理!我想,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尝试满仓了,更不用说融资融券那种杠杆了。

这位前辈带给我的冲击太大了。后来我写了一些文章,也是从这里面感悟到的。事业做得再大,倘若没有腾挪的空间,没有弹性的策略,只要一次,只要一次突发状况,很可能就要收走你之前累积的所有!后来,我对欧文卡恩那句话,有了很深刻的体会——格雷厄姆教给我最大的一点就是抵御赚取快钱的诱惑!以及,巴菲特说——人一辈子富一次就好!那真是充满智慧的格言!一辈子富几次,能留下传奇的经历,能留下动人的故事。一辈子富一次,只能留下从容安逸的人生,没有故事,没有传奇!

我要那么多故事干什么?我又不是故事会…

 

53.本人即亲身经历过炒股巨亏和破产。作为有过亲身经历的我来说,我觉得比看到别人类似的故事,可能更有些发言权。简单说说我的巨亏经历吧!我是1999年入市,2003年开始专职炒股,2005年开始帮着打理几个亲友的账户,到2007年底累计收益7倍多,还算顺风顺水。但08年股灾来临,我因为没有及时离场先是大亏,后来又急于翻本使大亏变成了巨亏。

到2008年10月,最大亏损75%,全年亏62%。有些06和07年才代管的亲友账户亏损幅度过半,当然,自己的账户也是一样的损失惨重。自己的损失自己担,但别人的损失即便不承担,我也有责任把它赚回来。如果加上需要我赚回的这几百万损失,名义上我是已经破产了的。

直到2014年,过去整整七年,我用7年4倍的收益挽回了全部损失并市值创新高。从05到16年底,实现了25.7%的年化,让6000点高峰时进场的亲属账户也实现了收益翻倍。经历的这一切,既与自己性格比较执拗有关系,也来自不断学习后的进化,更离不开一直信任我的人的鼓励。

巨亏或破产虽然不是好事,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我的这次巨亏,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和投资,并在此后用几年的时间实现了投机者向投资者的转型,也为今后的投资之路找到了方向。

 

54.一个普通朋友,农村家庭没啥资本,没啥钱,自己心高气傲,上班坐不住也瞧不上,14年跟人学用信用卡套钱出来各种折腾,动员身边亲人全部都办了卡给他,自己老婆,姐姐,姐夫,,,等等,,,一开始蛮顺利,挣点钱天天吃喝玩乐,(其实后来才知道开始也没赚到啥钱,但是套出来贷款手里上百万就是天天玩,还赌钱)后来开始抵押车子房子,又在身边朋友同学借钱,五万十万的借,骗,最后沦落到没钱吃饭两百块也要借。

大概一年后,瞒不下去了,跟家人交代一共欠了200万左右吧,中部地区农村家庭这算一笔巨债,各种银行信用卡现金分期,各种小额贷款,网络贷款,车子房子抵押贷款,连她老婆名下也不能幸免,父母家天天被各种银行贷款公司委托的讨债人闹得一塌糊涂,一气之下把他赶出门,媳妇直接诉讼离婚孩子也不要了直接走了,真正的妻离子散,家人不容,有家不能回,凄惨!!!16年5月份后到现在就没消息了,,,,这人是我朋友圈一个最负面的警醒,整个圈子朋友都常谈起以此人为戒,坚决不做超出能力圈的事,不管赚再多钱,再风光,坚决不碰赌,不沾毒品,风光时要给老婆孩子,父母留一个保他们生活的安全垫。

 

55.亲身经历的一家国企公司从诞生到破产关闭。

2000年A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00年,01年亏损几百万。找到家台湾大企业合资注册资本一个亿。02年盈利几百万,03年顶峰,盈利3000万。04年盈利一千万。05,06年小盈利,07年公司几千万货款被一台湾人拖欠,A公司近一半产品由该台湾人包销,小亏。

08年亏损几千万,其中有800万是前些年倒卖进口原料被海关发现,罚款800万,欠款几千万的台湾人无钱支付所欠货款,以质量问题为由做退货处理。同年本地媒体报道,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盈利几千万的龙头企业因金融危机影响亏损几千万。A公司库存混乱,盘点存货,盘亏上千万。

总经理年终总结,行业性亏损,集体理解。09年-10年,行业萎缩,公司每年不再谈经营亏损状况。2011后一直亏损数额不详。12年因为与公司打劳动官司,在工商所查到官司09年后每年亏损千万以上。12年本人离开公司。14年A公司兼并集团下另一家公司。

16年,公司与一家私人企业建立合资公司试图转型,注册资本500万,集团有参股,公司骨干有参股,总经理参股300万。新公司法人为A公司经理。新公司部分费用从A公司走账。

16年底,当年设立A公司的集团负责人退休,集团新上任负责人决定破产关闭A公司止血。因为A公司关闭不支付补偿,A公司骨干与集团谈判:”请集团公司注意,某年,公司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购买行业某公司二手生产线花了几千万,该生产线购回后花钱安装好就没有开工过,说是经营状况变化止损,行业持续亏损几年了,为何收购了二手设备才发现经营环境发生变化,请集团注意该收购行为是否存利益输送,存在在国有资产流失。”并发送举报信到相关部门。谈判结果集团支付补偿款。A公司进入破产清算手续中。

个人印象,部分国企,即便是成立了合资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年年有审计,当企业处在内部人掌控中,破产关闭是迟早的事

 

56.讲个自家的故事,2013年老爸进入电商服装行业,以为自己20年的服装经历可以面临一切,没想到电商的规则不一样,新客推广才是最重要的,老客才看质量,300万砸下出到现在都没利润。

 

看了这么多故事,从中收获了什么呢?只有你自己知道。有句话叫做,把别人碰的头破血流的经验教训拿过来用的人是聪明人,而不是我们自己去碰的头破血流来获得经验与教训。

这是一篇关于股灾、估值、价值投资、交易逻辑的感受

借用刘仲敬的的一句话,“世界的命运和人的命运虽然漫长,关键性的节点却寥寥无几”。回顾跌宕起伏的A股k线,2015年的5-6月就是A股近十年来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对投资者而言,在这一个月的关键节点的投资策略和选择,其影响是决定性的。

一个投资人如果在这个关键点犯下错误,不但过去几年的努力化为乌有,更需要有数年的时间来弥补。

股灾三轮之后,大部分股票估值依然很贵,这是事实

经过所谓3轮股灾,即使股指已经从5178跌倒2800-2900一线,创业板指数跌幅超过40%之后,大量的股票估值依然偏贵,大量的估值不算贵的股票,其基本面前景依然暗淡无光(包括银行,考虑到隐含的坏账率和供给改革的成本承担,历次改革,银行是承担了大部分的改革成本,而不是地方政府和社保,海南的地产泡沫,98年大规模的国企破产的债务核销均是历史佐证)。由此,无论做多做空均感无力和迷茫。

然而,2015的此时,投资者不会感到迷茫吗?翻阅如沉积岩一般的k线,每天的k线和分时图走势就是市场所有信息和情绪、交易博弈的沉积,阴阳的纹理依然交织斑驳,多空双方日复一日的擦肩而过,逝者如斯,所有的事后都是洞若观火般的清明,而所有的此时此刻都是迷雾重重的困惑。只有股灾和崩盘真正发生了,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才会真正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难道投资者看不出当时的泡沫吗?格老曾有言,所有的泡沫都是在泡沫破灭后才被知道的,否则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了(大意)。市场从来不会是一个亦步亦趋跟随估值的平滑走势,市场先生情绪波动巨大,喜怒无常,市场不可预测,市场估值昂贵并不是下跌的必然理由,便宜也不是充分的上涨的理由。

去年股市确实有泡沫,但以此类比,中国的房产的泡沫和单边向上的强趋势持续了多少年了(特别是一线城市),从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留给家庭配置房产的时间窗口,从04-16年之间,12年的时间里,几次短暂横盘和下跌的时间都很短,跌幅都相当有限(最多是08年,一线20%-30%的下跌),而每轮上涨的力度和幅度,产生的复利效应都是巨大的,任何一次踏空付出的代价是几何级的财富差距,今天城市里中产阶层的财富就是这么拉开的,一步错如果再执拗就步步错了。同样,单纯从估值角度回顾,创业板指数在三年内的走势,从500多点上涨到1000点就被广泛认为是泡沫,然而这个泡沫在几轮股灾之后,直到现在都在2000点以上(4倍多收益)都没有回到起始高估的平台。从投资周期的角度,个人一生面临数次投资周期所出现的真正的机会就那么几次,踏空趋势(更别说逆势做空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

从短周期的创业板的泡沫涌起,到更长周期的房产价格泡沫,什么叫趋势的力量,压都压不住的走势就是趋势,当股市泡沫涌起之时,大规模的大小非撤退(产业资本高位交棒给金融投资), 创业板整体平均估值达到创纪录的150倍,PB达到20倍以上的比比皆是,每天天量成交换手,都说严查配资直接打垮了市场,至少监管层查配资从14年中就开始吹风,到14年底就开始,一直经历了几轮核查打压都压不住上涨趋势,而等崩盘时,国家队两万多亿的真金白银入场加央行的流动性无限背书都拉不回瀑布般下坠。现在,创业板的趋势已经终结,而房地产的趋势,在唱空和打压这么多年,始终在。所以,恪守估值而不顾趋势,甚至对抗趋势,代价非常之惨重,那些恪守价值原则,坚持了好多年,还没有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同志们对此一定深有体会。

既然市场不可预测,还要投资理念和常识做什么?

太阳之下并无新事,古今中外,人类疯癫史几乎如出一辙,和所有的发生过的股市崩盘一样,剧本几乎是相同的,角色的情绪是相同的,而对这场崩盘的反思,根本的一点也是一致的,就是对常识回归的切肤之感。

那些老生常态的常识,在此不用赘述了,无非是安全边际,企业估值、能力圈、慎用杠杆之类,不经过几轮周期的砥砺,很难深入到投资人的骨髓了,以大数据的样本,包括耳熟能详的投资大师的经验,经受时间考验的成功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保守的投资者,恪守常识不一定能投资成功,但确乎是生存概率最大的一个样本。即使放在一个小样本群里,雪球从上线到现在,正好经历了一个牛熊周期,如果有心的用户,可以粗略看看,在这个周期后依然健在的是哪些大v,这部分健在的是秉持那种投资风格的,以前有些风头劲疾、呼风唤雨、应者如云的大v,忽然一个个都消身匿迹了,这些消失的是那种风格的,哪种风格样本的生存率高一些?

关于投资的哲理,我个人觉得杰克伦敦几页纸的一篇小说《一块牛排》,把这种需要刻骨切身感受的甚至不可言说的东西,讲的大致明白了。当一个老拳手终于有了丰富的经验,他能一眼看穿整个game的真谛,每一拳来往的时机与力度如何把握,该怎么打才能最富有效率而损伤最小,因为他知道非如此,一个拳手才能不止赢下一场比赛,而是赢下整个职业生涯。然而悲哀的是,自己获得的宝贵智慧是耗尽了年轻精力才换得的,自己已经老了,他充满智慧而毫无精力实践自己的哲学了,他只能是一个咬牙忍耐在拳台煎熬努力确保自己不被击倒的弱者,这也是他一上拳台就心知肚明的宿命。面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机会,对面小伙子像他当年一样生猛而懵懂无知,他知道年轻的对手不过是二十年前的自己,他也一定会像他一样是这般的宿命。他不禁悲从中来,为自己和对面那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他最终被击倒而无怨无悔。

股市的交易其实也是这种game一般,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只能自悟,只是别悟到的太晚了。如同杰克笔下的老拳手,时间窗口太重要了,从投资的角度,大的机会一生不会太多,前几次需要坚硬的触碰了,换到的经验,在恰当的时机把握到最好的一次机会其实就够了。这种机会的把握,对老拳手而言,是精力犹在,对投资者而言是本金(或者说流动性)犹存,还是巴菲特的那句老话,原则一,永远不要失去本金,原则二,永远不要忘记原则一。

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按照技术派或者趋势交易的说法,投资(交易)是有圣杯的,利弗莫尔、索罗斯、西蒙斯大概属于此类,A股也有这样一些手握交易利器,只露鱼而秘不授渔的成功投资者,早期的徐翔亦如是,涨停板敢死队里也人才辈出,雪球上应该也有几位,我个人也相信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不过这是一条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路,并且存在幸存者偏差,长尾效应的尾部可以无限长,但占据绝大部分的样本,99%都没有落在投资者预期的那个长尾区间里。从概率的角度,参加一个game,尽可能不以超越绝大多数以奇才自居给自己定位,生存概率才能更大些吧。塔勒布的几本书从随机致富的傻瓜、黑天鹅到反脆弱,其实就是反复的给这种致命的自负上课,多读读可以内心清明。

所有的经验和逻辑需要反复证伪,风动亦或幡动?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市场不是一个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简单牛熊周期循环,很可能投资者刻骨的经验换到了下一个周期,反而变成了增长的绊脚石。彼得林奇举过玛雅人面对灾难的例子简单、生动、有趣、而直指本质。抱着上一轮周期的经验,以为掌握真谛,进入下一个周期,很可能是一种刻舟求剑的体验。

我自己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当然样本有限,不一定准确),从投资者投资品种偏好与参与市场的时间看,那些执着于银行的投资者,大部分是上上轮牛市参与市场(06-07)的投资者、执着于医药的投资者,大部分是上上轮牛市破灭后的参与市场投资者(10-12年)执着于创业板成长股的投资者,大部分是熊市低迷后期的参与市场投资者(12-15年),这些群体都在一种风格取向市场里汲取了丰富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很可能是一种单向度经验。就像14-15年关于市场情绪最好的表述,“风来了”,怀抱某种经验获取成功的也许仅仅是因为正好坐对了风口而已。

所以,在过去的一轮周期里,我们看到了银粉们长达数年的失落,吃酒喝药的在三年前栽了大跟头裸奔,当然终于现在终于回归了,军工爱好者欢喜了一年多,用了更长的时间在饮恨,创业板投资者们在低迷的熊市到去年为止,是最大的一个处于风口浪尖而顾盼自雄的群体,这个群体收益良多而拥趸甚众,所谓的成长股投资者是目前最大的一个群体,下一个周期,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是那个失落的十年的群体呢?比如,今天的投资者谁还记得,当年07年风头最劲的一批蓝筹有色投资者,有色粉消失了,因为他们都被消灭了(绝大部分有色股跌幅90%以上,至今股价是当年的零头,仅存的是一小部分稀土粉)。在此冒昧多说一句,现在的锂电池正在重复稀土过去的故事,作为交易标的很值得参与,但如果照搬教科书,估算业绩得出美好预期从而“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大概率会成为以后的反面教材。

还有一个有趣的样本观察是,几乎每一轮牛市真正赚到大钱都不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都是无所畏惧的新人,这里面会涌现出令人艳羡的幸运者,更多的人会走出一轮抛物线,如果在下一轮牛市他们还老兵不死,留在市场,这批人的绝大部分会变成谨小慎微的老股民,眼巴巴的看着又一批新手志满意得,并且自己的角色也和当初互换了,沦为了被嘲讽的群体。也许在这个时候,他会突然想起那个悲哀的老拳手。

由此,经验需要进化,刻骨的经验需要反复的辨识逻辑是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遍性、适用性。特别对周期股而言,仅仅是pb和pe的简单估算绝对会破产的,今天业绩烂的一塌糊涂的航运股、有色股,是目前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股,在上上轮牛市的顶部,是业绩最好的“优质股”,当时很多股票pe大约在6-10之间(印象里中国远洋、中国铝业、中国神华的pe在07年牛市里好像都是这个级别)。其实,今天大量的成长股,本质上也是周期股,仅仅看财务数据、看当前的行业需求、未来的预期行业空间是不够的,科技迭代的速度太快了,固有的行业需求和空间,乃至所谓护城河,在科技进步和创造性破坏下,都有变成马奇诺防线的隐忧。这需要持续跟踪行业迭代,需要点行业洞见,并且这种行业洞见逻辑在事后被印证,才会有丰硕的回报。

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有周期的,市场和企业就是在这种高度的竞争周期中进化,投资也需要随着产业周期演进而进化,没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终极法则。

价值投资要有知行合一的“齐物论”

这里不由得还要感佩一下a股一个规模庞大的流派,追踪热点趋势交易的群体,他们有一种庄子“齐物论”般的清明,真正以筹码热点为标准,热点在哪里追踪趋势到哪里,蓝筹、成长、军工、新能源、互联网+等等,各种概念股在交易中一律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买到的只是代码和筹码,追到热点是硬道理,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知行合一。A股的“价值投资者”需要学习这种“齐物论”,真正以企业估值和预期变化为导向,而不是抱有门户之见,乃至抱残守缺、照猫画虎。巴菲特买银行、保险、可乐,就照猫画虎买什么?不分场合情境地投资并持有银行、保险、消费、医药才是价值投资?要知道,巴菲特恰恰在中国的投资是周期股和科技股。比亚迪的历年现金流及折现、毛利率、pe、roe等指标似乎从来没有符合过价值投资教科书里的标准。

在此,故意唱个反调,抬个杠,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被广泛的“价值投资者”嘲讽的st赌徒,才是某种程度上的“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因为迄今为止,A股的制度约束下,退市制度的硬约束依然是一句空话,大量的面临退市的st股,无论是账面价值还是股价都处于企业的最底部,而重组预期完成后“乌鸦变凤凰”的基本面逆转力度是简单财务核算不可企及的。甚至退市了,也存在相当大的概率浴火重生。

st赌徒们真正关注的只有一个指标,是否真正注册制和退市制度常规化,如果这个大逻辑变了,st股的投资逻辑才会真正逆转,如果这个前提逻辑不变,这种概率押注的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根据个人观察的样本,真正的st投资者里获得暴利的群体都是眼光独到的长线投资者(一般以3-5年为周期),对他们而言,长期的逻辑变化是唯一考量的标准。

这里,个人绝没有鼓励投资st的意思(个人也不是st投资者),但这个案例能提供一个st投资的背后逻辑供价值投资者们思考,到底什么是价值投资?低估和高估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企业估值和预期之间的逻辑是什么?什么是精确的错误,模糊的准确? 行文至此想到巴菲特出道的前十年的烟蒂股投资,就是典型的类st股投资,那个收益也是杠杠滴。伯克希尔本身更是一个屡次面临财务困境,退市风险不断被财务输血补救,最终干脆资产管理公司借壳上市,完成蛇吞象的乌鸦变凤凰的典型。

闲话太多防肠断,扯淡半天观点和最终结论还是老生常谈:

1.投资需要常识,记住常识,这些常识几乎每个投资人都耳熟能详,也都是陈词滥调。能做到知行合一,成功的概率就有了一大半了。

2.保守投资,恪守安全边际不一定会成功,但概率会大一些。

3.市场无常,预测市场,乃至宏观经济没有意义。(逻辑上,如果市场和经济可以预测,那计划经济就是可以实现,直接供需计划调配是最有效的经济制度了,市场经济就没有必要,如果市场经济没有必要,资本市场大概也没有必要存在。既然都能预测并可以据此采取措施,资金供需和资本配置,直接计划指令就实现了,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4. 价值投资者需要锚定的企业价值,仅仅是财务数据、行业需求、乃至行业空间是不够的,需要真正理解公司和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个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不断证伪、逐步印证预期的长期过程,一个著名的例子是马化腾自己都看不清腾讯的价值和估值,投资人就更不会比CEO更能看得明白。

在国内,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国有还是私有)、股权结构、盈利模式、创始人格局、管理层雄心、作为、执行力等等,这些非数据指标比数据指标更重要。

5.企业价值、市场偏好、估值高低的衡量,要不断进化,避免刻舟求剑。

除了老生常态,还有几点杂感:

最后这部分内容绝非一个成功投资者的经验之谈,个人也仅是一个投资路上的微不足道的探索者,经过了一些实践,触发了一些带有个人偏见的思考,有了这样一些兴之所至、随笔荒漫式的杂感。这里面也有逻辑之间互相的矛盾,比如,个人不认同预测市场和经济,但同时强调需要对趋势的高度关注,既认可A股存在投资价值,也认同这是个赌场,既认同从企业的价值出发,也认同从概率角度押注的合理性。这些逻辑上似乎充满矛盾的东西,个人一度也感到困惑,但重温赛亚柏林的多元哲学观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我的困惑,使我不再感到一定需要找到一个逻辑高度一致的“正确表述”。按照柏林的观念,人类历史上存在的所有的价值观念,甚至公认的普遍性美好价值,比如自由、民主、法治、美德等等在不同的情景中,都是互相冲突和矛盾的,现代性就是一个充满矛盾但又需要共存的妥协。按这种观念看,A股有价值投资者,更有一大批趋势交易者、短线热点交易者不一而足,也都有成功和失败的广泛样本,各种光怪陆离的A股市场表象背后,就是各种投资观念、交易方式的冲突结果,A股就是这样一个多元化存在的市场,作为一个参与者,需要理解和接受这种多元化,并将其视为市场牢不可破的一部分。我们进入市场是为了以合法的途径,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投资收益,而不是与市场及参与者讨论真理在哪个方向。

鲍勃迪伦以前说“人们很少做他们相信是对的事情,他们做比较方便的事情,然后后悔。”言外之意,他自己的做派要和前者划清界限。列出下面的这些杂感絮语,更大程度上是对自我的鞭策和期许,在投资上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不是相反。

1.投资者不需要掌握某种交易圣杯(这也是个几乎不可能的挑战),但需要有一定的阅读市场的能力,能大概率地在此时此刻分辨出典型性的牛熊市的情绪氛围。(这个看似简单,其实真正达到这个层级的投资者不多)。牛市是兑现熊市筹码的时间窗口,兑现的时机把握,从大概率的角度看,大部分秉持保守的投资者会安全着陆,但也一定会捶胸顿足的,因为a股是一个情绪主导的散户市场(对,就是赌场),市场不可预测,你真的不知道疯狂的情绪会有多疯狂。对投资者而言,牛市一定要能够兑现出足够的筹码,就像熊冬眠前积蓄足够的脂肪一样,才能扛过漫长的冬季。以此类推,熊市低迷的情绪持续时间也可能是令人发指的,保守的价值投资者往往也会买入太早。所以,在任何时候,要对资产配置的流动性问题保持警惕。

由此,至少对a股而言,除了保守和安全边际外,也需要行之有效的交易策略。很多价值投资者排斥交易策略,排斥择时,但实际上,当一个办法,哪怕是个笨办法管用,那就是个好办法。如果回顾巴菲特的重要投资,哪有不择时的?买可口可乐是在87年崩盘后,伯林顿铁路是在08年危机中,卖中石油是在港股和大宗牛市双叠加的,业绩好的一塌糊涂的背景里。

特别是在A股,大仓位的资产配置更要注重流动性与右侧交易。熊市到底,牛市到顶的迹象种种,在欧奈尔和利弗莫尔的书里都精炼浓缩了不少警世格言,参考价值很大。

把历次a股牛熊市底部和顶部区间里,那些著名的广为流传文章、新闻、各类评论、机构研报(包括广受市场追捧的重点个股到市场走势的),一系列具有时代典型性的打包留着,每次感到迷茫时对应着股市k线、当时的经济环境、企业经营等综合在一起温故知新,这些都是第一手的历史性资料,贴近中国市场、饱含时代温度,是最好的教员。切忌,事后复盘的时候,一定不要以怀有事后诸葛的优越感、以嘲讽的态度来打别人的脸(这样除了变得自大,一点东西也学不到),而应该带有一丝敬意体察历史的温情般,以深切的代入感去学习、复盘,恭敬、专注地如同格物致知。经历过几次这样的抽丝剥茧般的知识考古学历练,应该会有所得。

2.即使不具备阅读市场的能力,也不要紧,学习仓位动态平衡,以被动的方式熨平市场周期的波动,并能获取略微超越市场的平均收益。(雪球上sosme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他的帖子值得反复研读)。

在此补充一句:动态平衡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所有价值投资者都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巴菲特总能买到底部的廉价筹码,没错,保险公司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全世界的保险公司集团多了,日常现金流比巴菲特充沛的保险公司多了,但为什么,有且仅有巴菲特能在市场最底部的时候拿得出现金?价值投资买入并持有不是字面意思上那么简单的,背后必然有一套成熟的动态平衡的交易策略支持。

3.理解一些概率的原理,长周期的角度,对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被动投资比主动投资收益更好。无论牛熊市,etf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品种,不但比主动投资收益更大,并且效率更高、交易成本最小。其中,配合动态平衡实践etf定投就是有效的投资策略。

4.股市如何交易的书少读、理念性的东西知道就行了,财务方面了解一些基本就够了,投资不一定需要成为财务专家,当然如果精通财务将提升成功概率。特别是各种价值投资理念更没必要天天当经文一样念叨,如禅宗的观点,修行并不是天天吃斋念佛当念佛机,那是缘木求鱼。

多关注周围的生活、科技、消费的趋势。少看记分牌,多看场上运动员的表现。彼得林奇的三本书是这方面最好的教材。当然在中国,还需要适当关注一些政治,举个极端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股民群体是解放军都要进城了,还在炒股票的上海买办和光大股民(无论做多还是做空,都是归零),某种意义上,读历史书比投资书重要很多。

5.独立思考、自律和自省并重,多点审慎的怀疑主义不是坏事。投资一定需要开放的胸怀,自己热烈看好的东西和价值,多从反面的逻辑印证一下,特别是珍惜反对的意见和看法,市场上多空的分歧很正常(没有对手方哪来的交易),反对方的观点某种程度上甚至更重要。一个没有做空的市场就像没有言论自由的社会,当没有反对意见存在时,只有貌似万众一心的一致认可乃至狂热,出现问题往往是灾难性的(这一点,国人的感触是应该最深的)。

6.理解大历史和大数据,以及大数定律的有效性。确实有的行业天生是个短周期行业(但有暴利机会),有的行业相较经营上更容易持久永续(收益平稳可靠),当然大概率如此,具体个股也不能一概而论。放在长周期的角度,股市的投资收益一定是跑赢债券、理财的。

A股尽管一直被认作圈钱市场、合法赌场、投资价值低下,但看20多年的发展,还是涌现了大量的符合价值投资的好公司,做到了教科书般的价值投资回报,并且回报率相当高(而且如果仔细统计数据,出现优质企业的概率不低)。

即使是单纯看股指,股指的价格中枢也是不断上移的。仅以最为持续低迷的上证指数为例,2006年突破了横盘长达5年以上的2245顶部区域,此后,即使经历了08年股灾,当初的历史大顶始终算是后来熊市的底部区域了,而1000点以下的历史大底,再也没有回去过,08年的股指在遭受外部金融危机与内部经济高涨趋势骤停的双击之下,底部仍比上一轮周期的底部抬升了近60%,同样,09年四万亿狂欢之后,尽管熊市又持续低迷了6年多,底部区域始终保持在08年底部的20%以上。以此类推,从历史周期的角度,这轮熊市的底部大概率会比很多悲观者预期的高,至于跌回14年年中牛熊分界的起点,概率是非常低的,由此,如果熊市继续低迷下去,主力资金左侧交易的入场区域不难把握。

7.仔细研究个股比分析指数波动重要的多得多,即使不得其法,多看看过去20年那些优秀企业穿越牛熊的成长经历,(这些企业是如何成功的,有哪些特质,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当时的经济大环境和消费、科技趋势是如何的,为什么这些企业成功了,有的当时被给予厚望的反而失败了?诸如此类),然后,按照自己独立思考的眼光,用这种思考方式和结论,按图索骥、找寻新的、尚在成长中的小企业,彼得林奇说他选股就是不停的在翻石头,我们的资质远不如彼得林奇,翻十块如果成一个teenbager,这个收益应该也跑赢大势了。

8.股市和市场、乃至公司发展一样都是有周期波动的,像个农夫一样顺应天时,春播秋种。熊市一点点的搜集筹码,牛市兑现利润,真正的收获期也是有时间窗口的,往往只有几个月时间,金秋不收割粮食,一场秋雨后就烂在了地里,然后没有收获就没法过冬了。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迪斯尼水怪(沃尔特迪斯尼)

下一篇:2009十大牛股(2005年十大牛股)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