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概念股)

2023-06-24 11:31分类:黑马捕捉 阅读:

你了解丝绸之路吗?

“丝绸之路”

这个带着东方浪漫色彩的名字最早来源于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

在书中,他将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取景框”

将三千多年的人类文明的大交流定格了下来

说起“丝绸之路”

人们最先反应的应该是这样的

这样的

那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丝绸之路”你知道吗?

今天地理君就带你了解一下~

传统丝绸之路

“传统丝绸之路”由西汉时期的长安出发

经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家

最终达到罗马

它并非一条东西方向的笔直大路

而是若干条东西相连、南北交错的道路

交织而成的交通网络

“传统丝绸之路”大致可分东、中、西三段

中国传统本土地带的路线为东段

东段的路线到武威、张掖汇合

再沿河西走廊至阳关、玉门关

自汉以后,东段路线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

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

而西域之外向西、向南的路线为西段

“传统丝绸之路”最早源于张骞出使西域

他分别于公元前126年

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司马迁在《史记》中

将张骞出使西域称为“张骞凿空

张骞后来被誉为“东方的哥伦布”

某种意义上

这个比喻只有不及而绝无夸饰

西行路漫漫,许多细节已经无法考证

通过这张敦煌壁画描中描绘的

张骞出使西域场景或许能给出一些提示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

联合提交的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文化遗产申请项目入选

《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这也是中国的第47处世界遗产

项目共33个遗产点,其中我国有22个

包括玉门关、麦积山石窟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等等

草原丝绸之路

在横贯欧亚的大草原上

还有一条主要由游牧民族维持的

“草原丝绸之路”

作为游牧文化交流的动脉

“草原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是

从蒙古大草原一路西行

穿过哈萨克草原北部

经南俄草原、伏尔加河流域到达欧洲

“草原丝绸之路”初步形成于

公元前5世纪前后

它的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环境考古学资料表明

欧亚大陆只有在

北纬40度至50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

才有利于人类的东西向交通

而这个地区就是“草原丝绸之路”的所在地

“草原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多是无边的草原

这是一条天然的通道

与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相比

它分布的领域更为广阔

只要有水草的地方就有路可走

在这条路上,来自欧洲的斯基泰人

在亚欧大陆之间的阿尔泰山地区

开采的宝石与黄金,是最为豪华的装饰品

深得草原游牧民族的喜爱

由此促进了草原地带贵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

巴泽雷克墓出土的几何纹锦残片

更重要的发现是

位于阿尔泰山麓的巴泽雷克巨型古墓

和新疆境内的史前遗存中

考古人员发现两地均出土了

从中国内地输入当地的丝绸、铜镜和漆器等文物

这表明丝绸在当时已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向外传播

其中一支重要的媒介就是

沿阿尔泰山脉生活和活动的斯基泰人

西南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长约3000公里

从四川经云南

通达缅甸、印度、中亚和阿拉伯地区

以及西方国家

从而把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联系起来

早在公元前4世纪

一部由印度人所著的《治国安邦术》中

就记载着“产自中国的成捆的丝”

说明那时中国的丝就已经传入印度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26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在大夏(今阿富汗)

见到中国出产的蜀布和竹杖

得知四川商人早已

沿云南经缅甸、印度到大夏

去从事贸易活动

张骞回朝将所见所闻上奏汉武帝

汉武帝听后决心不惜一切代价

打通从西南到印度的官道

这条中印之间往来贸易的道路

就是“西南丝绸之路”

在“西南丝绸之路”上

丝绸、蜀布、筇竹杖和铁器等

从成都出发,被源源不断地输出

国外的宝石、琉璃、香料等

也沿着这条道路输入中国

随着商业交换的发展

文化交流也日益加强

《新唐书·礼乐志》中记载缅甸古代的骠国

“在云南西,与天竺国相近

故乐曲多演释氏词”

同时,这条路也是佛教传入我国的途径之一

“西南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

高山密林间的贸易、文化通衢

也是中印两个文明古国最早联系的纽带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商周

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形

在隋唐以前

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

到了宋代

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

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

乃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

“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

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那时中国的广州、泉州、宁波、杭州

都是世界级的对外港口

指南针正是中国的水手们传给波斯人的

还有印刷术和火药

明初郑和下西洋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

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

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

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

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花草

及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

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有

“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之称

上面这幅藏于

土耳其托普卡比-萨雷博物馆的细密画

就描绘了中国的瓷器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抵西亚的场景

南海的西沙海域

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在这片海域深处,中国水下考古队曾在

华光礁、玉琢礁、北礁发现

上至魏晋南北朝

下至晚清时期的沉船遗骸

这些沉船中最重要的宝藏是

具有重大考古、美学价值的中国古陶瓷

高原丝绸之路

高原丝绸之路东起长安

西经过天水、兰州

到达青海鄯城(今西宁)

而后向南直穿青藏高原腹地

到达吐蕃王朝都城逻些

再向西南延伸直达尼泊尔、印度等地

历史上将高原丝绸之路分为两个部分

从长安到逻些(今拉萨)叫唐蕃古道

从逻些到尼泊尔叫蕃尼古道

它是和亲、商贸、外交

和文化等多种力量的结果

在被认为是古代象雄文化遗址的

故如甲木墓地

考古人员发现在一些铜器底部

残留有很多类似绿茶的残渣

经认证就是但是的茶叶

同时代的新疆丰民尼雅遗址

也被发现有茶叶的出现

通过这些发现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

西藏西部茶叶的由来

由传统丝绸之路输送到新疆

再通过高原丝绸之路输入到西藏

“高原丝绸之路”作为成熟的国际通道

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

是在吐蕃王朝时代

吐蕃人走出高原

逐渐与中原唐王朝之间的

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

还与相邻的南亚、中亚各国也频繁往来

使吐蕃的精神、物质文明面貌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长袍来自中亚城邦国粟特

今乌兹别克斯坦地区

传为唐代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中

吐蕃使节禄东赞前往唐京都长安

迎请文成公主入藏的场景中

可清楚的看到他身著

“联珠立鸟与立羊纹织锦长袍”

冰上丝绸之路

“冰上丝绸之路”

是“丝绸之路”家族的一名新成员

2018年1月26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表示

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

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所谓“冰上丝绸之路”就是

穿越北冰洋、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

北极航道

一般我们所说的北极航道包括:

经过俄罗斯海域的“东北航道”

经过加拿大海域的“西北航道”

和穿越北冰洋中心海域的“中央航道”

这三条航道中

“中央航道”被厚厚的冰层覆盖

通航条件性对较差

各国关注的主要是“东北航道”“西北航道”

由巴伦支海出发,经过欧亚大陆北方

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太平洋的是东北航道

由戴维斯海峡出发

经加拿大北极群岛和美国阿拉斯加北方

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太平洋的是西北航道

相较于传统航线

“冰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比较单一

不稳定因素相对减少

同时,北极圈的特殊地理环境

一定程度上也可免遭海盗的侵袭,安全程度较高

这也是一条能源之路

北极地区未探明油气资源

占全世界未探明油气资源的22%其中包含

全球30%未被发现的天然气和13%的石油

且大部分在水深不足500米的近岸

我国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高

“冰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对我国开辟

新的海外能源基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实在2017年8月底

中国的“天健”轮就曾

满载风电设备等货物

从江苏连云港启航,一路北上

穿越整个北极东北航道

成功抵达了丹麦和俄罗斯

“丝绸之路”并不是特定的一条路

我们可以将“丝绸之路”看作成一架架起

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正是由于这座 “桥梁” 的存在

经济、文化、技术得以更好的交流

话题

关于丝绸之路,你有哪些想说的?留言区见

- END -

编辑 / Jackie 实习编辑 / 尹诗画

图源/123rf、网络

微信号:dili360)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对历来同中亚、南亚、西亚和非洲许多国家的陆路交通线路始终不曾概括出一个专用名称,而19世纪以来的许多学者都想弥补这一缺失。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1833-1905)在其《李希霍芬旅行中国日记》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SilkRoad)。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A.Herrmann)在其名篇《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文中主张,将“丝绸之路”的西端延伸到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赫尔曼的观点立刻得到西方一些汉学家的支持,从而逐渐被学术界接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探险家在新疆、甘肃等地进行考察并发现了古代中国与亚、非、欧交往的许多遗物,并在相关的著作中广泛使用“丝绸之路”这个名称,还把古代中原与西方以丝绸贸易为代表的文化交流所能达到的地区都包括在丝绸之路的范围之内,不仅使“丝绸之路”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也进一步扩大其空间、时间和承载物内涵。这样,“丝绸之路”就成为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进而连接非洲、欧洲的陆路大动脉的总称。此后相继出现了“丝绸之路”的绿洲道、沙漠道、草原道、吐蕃道、海上道等提法,“丝绸之路”的内涵被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中西关系史研究的深入,“丝绸之路”也开始被人们看作是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于是,“丝绸之路”几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张骞出使与西汉对丝路的开拓

两汉时期是丝绸之路的开拓时期。自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两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经营都不遗余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业原因,也不仅仅是为了炫耀国威,更与此时期两汉政府抵御匈奴入侵这一政治兼军事目的密切相关。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西交流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并对后来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西汉初年因国困民贫,对匈奴的入侵大都采取防御政策。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汉武帝刘彻开始考虑对匈奴采取反击。汉武帝获悉,有一个曾居于河西走廊之敦煌、祁连山之间,但已被匈奴驱逐至西方的大月氏国(Indoscythae)与匈奴有世仇,故而想寻找大月氏,欲与之携手夹击匈奴。因此,时任郎官的张骞应汉武帝招募,第一次出使西域。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张骞带领一百多人的出使队伍离开长安,经陇西向西进发,但不久就被匈奴俘虏。匈奴单于长期监禁张骞,并为之娶妻成家,冀其投降。张骞却始终等待时机准备逃脱,并在11年之后乘防备疏松,终于和随从人员逃出匈奴。张骞一行向西越过葱岭,经过几十天长途跋涉后抵达大宛(Farghana),即今天中亚之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Valley)。随后大宛王派人护送张骞前去康居(Sogdiana,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再由康居到达大月氏。然而大月氏已立新王,并越过阿姆河吞并了希腊化国家大夏之故地,已然安居乐业,兼因距中国太远,无心再向匈奴寻仇。张骞在此住了一年多,不得已而东返。为了避免匈奴拦截,张骞未走原路而沿塔里木盆地南缘进入柴达木盆地,绕道青海归国,但不幸又被匈奴捕获。所幸一年以后,匈奴因单于去世而发生内乱,张骞得以逃脱,终于在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回到长安。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虽然没有达到同大月氏结成联盟的政治目的,却了解到有关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等情况,为以后中原加强同西域的联系奠定了基础。不久,张骞就利用他对西域的知识参与卫青出击匈奴的战争,因知水草所处,为此次军事行动的胜利立下大功,被封博望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同时,西汉王朝也对匈奴展开一系列打击,其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和前119年分别进行的三次战斗。公元前127年,卫青大败匈奴,控制了河南之地(今河套以南地区);公元前121年,匈奴在霍去病的打击下发生分化,浑邪王降汉,河西走廊完全为汉朝控制;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又分道出击匈奴,匈奴单于大败远遁,从而将匈奴进一步驱逐至漠北。经过这三次大规模的反击,西汉王朝在对匈奴的斗争中已经掌握了主动,前往西域的道路也基本畅通,这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此后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以及西域诸国同西汉王朝的友好往来,创造出必要条件。

然而西汉王朝的反击战只是肃清了匈奴在漠南及河西走廊的势力,西域各国仍为匈奴控制,依然威胁着西汉王朝西北边境的安全。为了彻底铲除匈奴势力,也为了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雄心大略,汉武帝在对匈奴展开第三次打击的同年再度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设法联络乌孙等西域各国,“断匈奴右臂”。这一次出使队伍浩大,随员三百,牛羊万头,携钱币、绢帛“数千巨万”。但这次张骞仍然没能达到预期目的。当他们到达乌孙(伊犁河、楚河流域)时,正值乌孙因王位之争而政局不稳,国内贵族又惧怕匈奴,故西汉王朝欲同乌孙结盟攻打匈奴的政治目的再次落空。但在乌孙期间,张骞分别派遣副使到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暨大夏、安息、身毒(Sindhu,印度)、于阗各国,广加联络。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国,乌孙遣导译相送,并派使者来长安。使者见到汉朝人众富厚,回去广加宣扬,汉朝的威望在西域大大提高。不久,张骞所派副使也纷纷回国,并带回许多所到国的使者。从此,中西之间的交通正式开启,西汉政府与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友好往来迅速发展,西来使者相望于途。自西汉西行的使团据说一年之中多则十几个,少则五六个,使团规模大则数百人,小则百余人,所访之地遥远,出访一次所需时间从数年到八九年。与使团相得益彰的是一群群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此后,中西之间的陆路交通继续向西延伸,一直到奄蔡(Aorsi,咸海与里海之间)和条支等国。

张骞出使西域本来是为了联合西北各民族共同抗击匈奴,客观上却起到了开拓长期被匈奴阻塞之东西陆路交通的作用,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与文化往来,也建立起中原与西北边疆各地区的友好联系,开辟出中国与西方各国直接交流的新纪元,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使张骞出使在史上被誉为“凿空”。

张骞的两次出使虽然对开通丝绸之路有重大意义,但因这时期匈奴的势力并未完全退出西域,西域与中原之间的交通依然长期受阻。丝绸之路真正得以繁荣和畅通,应归功于西汉政府对匈奴的打击和设立西域都护。

西汉王朝乘着对匈奴战争的一系列胜利而于公元前121年和公元前111年先后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俗称河西四郡,割断匈奴与羌族之间的联系,保证丝绸之路咽喉地带的畅通。此后匈奴势力只好向西发展,开始了同西汉王朝争夺西域的长期斗争,最终西汉王朝取得重大胜利。本始二年(前72),匈奴攻打乌孙,乌孙向西汉求援,西汉遣五将军率十五万大军与乌孙东西夹击匈奴,大获全胜。匈奴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很长时间再无力同西汉在西域争雄。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发生内讧,西边日逐王先贤掸降汉,被西汉封为归德侯,自此匈奴势力全部退出西域。

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官吏,始于贰师将军李广利讨伐大宛胜利之后。当时所设称为西域使者校尉,其任务是率领士卒在车师、楼兰等地屯田,以供给和保护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各国使节。宣帝元康二年(前64),又命郑吉为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也称之为“护鄯善以西使者”。至神爵二年匈奴日逐王来降后,以郑吉“并护车师以西北道”,这就是“都护”一名的由来。自此西域都护府正式出现。西域都护的主要任务是统领西域诸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匈奴的侵扰,特别是保护西域南北两道的安全和畅通,这也是“都护”一词的原意。如在宣帝甘露二年(前52),匈奴郅支单于西迁康居,直接威胁西域都护所管辖的乌孙和大宛等地,严重破坏了丝绸之路的安全。于是在元帝建昭三年(前36),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领西域诸国兵马,消灭郅支单于,从而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

丝绸之路的具体通道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总体来讲对丝路交通十分重视,除了设立西域都护之外,在丝路要冲还设置邮亭、修筑道路、驻兵屯田、布置烽燧、设立关卡等,这些措施都有力地保证了丝路交通的安全,也为往来丝路的使者和商人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东起长安,出陇西高原,经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而达敦煌。敦煌以西有玉门、阳关两个隘口,由此西行至塔里木盆地东侧,因沙漠阻隔而分化出沿大漠南北两侧的两条道路,即南道和北道,两道的分岔地在楼兰。

南道以且末为东西向中继站,且末以东和以西的具体路径其实都不止一条。西汉时,从陇西至且末有三条道路。第一条是通行最早、行人最多的白龙堆道,从玉门关越三陇沙(接近罗布泊洼地的沙山地带),过阿奇克谷地,经白龙堆,至楼兰,在此折向西南,经海头、阿不丹,至今若羌一带,在此转西行,抵且末,继续西行。第二条为稍后兴起的罗布泊以南的路线,出玉门关后,沿疏勒河谷地西行,经科什库都克、羊塔克库都克、库木库都克、科什兰孜、落瓦寨、敦力克,至米兰绿洲,由若羌一带西抵且末,与第一条路汇合。此路沿途系荒漠地带,但比白龙堆道路平坦且快捷,所以渐渐成为主要道路。第三条名为阳关路,以玉门关之南七十公里处的阳关为起点,出阳关后西南行,经葫芦斯台、安南坝、拉配泉、金鸿山、红柳沟、敦力克,至米兰绿洲,至此与第二条道路汇合。此路多山前崎岖小径,一向寥落,但4世纪起,前两条道路相继冷落或废弃,此道遂转为繁荣。

自且末再往西,相继经过精绝、扜弥(今新疆策勒东北)、于阗(今新疆和田附近)、皮山,抵莎车,由此至塔什库尔干有两条道路。第一条沿叶尔羌河至卡群、海散勒巴格,向西经库斯拉甫、塔尔、很祖铁热克、幸迭,抵蒲犁(今新疆塔什库尔干)。第二条由今叶城一带向南,沿提孜那甫河至莫莫克,转西经阿孜干萨、布伦木沙、瓦卡,至塔什库尔干。到了塔什库尔干便可经明铁盖山口西入帕米尔高原,然后沿兴都库什山北麓和喷赤河(Pyandzh)上游西至大月氏,从这里向南可去身毒(印度),向西则可经安息(位于今伊朗高原)去条支。

北道,在通西域之初实为“东西道”,指玉门关向西至楼兰后继续西行的路线,现代称为楼兰道。从玉门关西行,过都护井(卑鞮侯井)、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今科什库都克附近),从沙西井(今羊达克库都克)转向西北,过白龙堆到故楼兰,向西经渠犁(今新疆库尔勒)、乌垒(今新疆轮台东)、龟兹(今新疆库车东)、姑墨(今新疆阿克苏),至疏勒(今新疆喀什),从疏勒可越过葱岭,至大宛、康居(撒马尔罕及其附近),再向西北就可达奄蔡。这条路是西汉时期的主干道,但缺点是沿途自然条件恶劣,险阻难行,三陇沙、白龙堆和罗布泊北岸的雅丹地貌尤其崎岖,又缺乏供给。汉宣帝改年号神爵以后,匈奴势力被逐出车师,改为汉朝控制此地,所以“东西道”出现了经过车师的支路,即越过罗布泊地带后至营盘一带北上,经山国入车师,补充供给后继续西行。不过,自楼兰西行直趋龟兹的路线直至东汉仍是重要干线。

西汉末年,在戊己校尉徐普的提议下,开辟了一条绕过雅丹地貌区而沟通玉门关与车师后王城的新道。《三国志》卷三〇《魏书》注引《魏略西戎传》中以“北新道”之名记载这段路线,“从燉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其中之“南道”“中道”的大势基本上与《汉书西域传上》中对南北二道的记载相同。此外记一条“新道”,“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碛,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高昌”就是今吐鲁番,“横坑”“三陇沙恶”“龙堆”“五船”都是指玉门关以西之沙丘或盐碱滩。因其比从前的丝路北道更靠北,故又称为“北新道”。这条道路使敦煌至高昌的行程缩短一半,有利于加快行军速度,但对于商旅而言却是一条畏途,因为这段长达1800里的道路是水草困乏的沙碛路,并多流沙。所以,它并非一条常规道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西陆路交通新增两条重要路线——经过伊吾的“北道”与河南道。伊吾道,即出玉门关后经伊吾至高昌的道路,要经过今哈密、巴里坤等东部天山一带。此路萌生于先秦时代,但由于东汉以前匈奴势力一直控扼着此道沿途地区,此道久为其垄断。公元73年,窦固、耿忠便沿此路进军西域并大败匈奴呼衍王。此后,该路线置于汉朝的控制护卫之下,但似乎整个东汉都没有在该条路线上设置供商旅使用的交通配套设施,所以其利用率不高。至曹魏时期,伊吾道的利用率才逐渐提高。北周时商客往来已经“多取伊吾路”。伊吾道至高昌后,可以再至龟兹与汉时北道汇合,但这时也出现一条自伊吾西行的新路,即穿越天山东麓缺口,取道准噶尔盆地,过卑陆、且弥到乌孙,再西南行抵大宛。隋代裴炬根据得自胡商的信息而在《西域图记》中对此道有详细的记载。《西域图记》虽久已亡佚,但《隋书裴矩传》中幸存关于这条道路的记载,其中将这条道路正式称为“北道”。所记其基本走向为:从伊吾西去,大致傍天山北麓而行,沿路经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铁勒部(散于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大概应经过东汉车师后王城,即今吉木萨尔)、突厥可汗庭弓月城(今新疆伊宁),由此渡北流河(今楚河,欲渡楚河当先渡伊犁河),至拂菻国(东罗马帝国)及西海(地中海或黑海)。

同在中古前期,西域以东还出现了一条与河西走廊平行的道路“河南道”。这条道路出现得也很早,据《史记大宛列传》,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归国时,为了躲避当时占据河西走廊的匈奴,便“并南山,欲从羌中归”,说明当时沿南山(昆仑山及其支脉)东西分布的诸羌族部落之间可能有一条交通线路。西晋和南北朝时期,吐谷浑排挤诸羌,据有今青海之地,由于南北对立,东晋与南朝只好经过吐谷浑同西域及漠北柔然相联系,从而发展了益州(四川)至鄯善间与河西走廊平行的这条“河南道”。大概由于沿途相对安全,有的北朝人如宋云、惠生西行取经时也走这条路。1956年,在青海西宁旧城发现了一件大约5世纪末埋藏的存储金属货币的陶罐,所藏银币应在百枚以上,从后来收集到的76枚看,都是萨珊波斯(SasanianEmpire)皇帝卑路斯一世(PerozI,459-484)时期所铸,这就可以看作是2-6世纪时期河南道上东西交通兴盛的证据。

丝路、贸易与文化传播

丝绸之路是使节之路、战争之路、商旅之路,当然也是文化传播之路,因为道路的畅通全方位促进流通与交流。丝路畅通之始,西汉政府与西域各国都同时表现出对利用此道开展贸易往来和政治往来的兴趣。两汉时期,因西域都护府和西域长史的设置,商道在汉朝的有力控制之下,中西贸易迅速发展,但这其中有很大部分属于朝贡贸易性质的“赐赠”行为,即汉朝廷以播扬威德为目标,屡派使节携巨额币帛赴西域各国送礼,或当西域使节来朝觐之时,以绮绣杂缯和金属赏赐。汉朝的慷慨大大刺激了塔里木诸绿洲城邦王公贵族的旅行热情,于阗王、精绝王曾多次带着使者和商旅到中原从事贡赐贸易,敦煌悬泉汉简中留下很多条楼兰、于阗、精绝、若羌、且末、扜弥等国来使过关的记录,主要见于过食文书和乘传驾车簿类文书。

除贡赐性质的官营贸易之外,汉朝也有以官府名义组织的远行商队。《史记大宛列传》载,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政府“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

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汉书张骞传》亦有类似记载。政府在一年中遣使五到十次不合情理,这些使团实际上主要是以官府名义组织的贸易队伍,而这些中国商人的行迹很可能已到达中亚、西亚的一些地区。

官方的频繁往来使交通道路得到良好维护,自然也有利于民间贸易的蓬勃开展。中国商人在中古前期就已参与民间贸易,南北朝和隋唐有关于中国商人远赴中亚从事商业活动的记载,如上文所引《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所记李绍谨前往弓月城贸易事。在西域的中原商贾还以隔年收账的赊销方式向当地居民出售丝绸,这不只表明他们与本地居民的关系融洽,还表明他们在这地方有长期固定的营业机构。不过,民间贸易总体上以西方商人为主。《史记大宛列传》描述了大宛至安息的居民普遍善于经商,《后汉书马援传》则记载梁松以“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为譬讥诮马援,《东观汉记》亦记光武帝去世时,长安的西域贾胡为其祭拜。可见“西域贾胡”在两汉时已深入中国各地。公元2世纪的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在《地理学》中引述同时期地理学家马利努斯《地理学知识》的一段记载称,一位名叫梅斯蒂蒂阿努斯(Ma sTitianus)的马其顿商人曾同中国保持经常的贸易关系。梅斯本人虽未到过中国,他的代理人却经常组成商团从地中海之滨跋涉数万里到达赛里斯国的首都。

南北朝时期更有大批西域商人云集中原。西方商队为利之所趋,即使在战乱年代也打着“奉献”“朝贡”的旗号而坚持奔波于丝路。南北朝时期,北方政局趋于稳定,中西贸易再度兴盛,西域贾胡云集中原,前引《洛阳伽蓝记》卷三《龙华寺》称,西域贾胡不仅云集都城,还有许多人定居洛阳。同在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也藉河南道与西域建立商贸联系,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区出土的此时期丝织品中有许多来自益州。

塔里木周缘的绿洲城邦作为贸易中转站和集散市场而变得喧嚣热闹,绿洲居民之间以及农耕民族和草原民族之间的物资交换活动也受到中西贸易的刺激而日益活跃,丝路沿途还出现专门的商业城镇,比如既是南道要冲又可连通北道的疏勒。《汉书西域传上》称其地“有市列”,即市镇上有按商品种类销售的店铺,显然是一个交易市场。于阗东西二城也十分兴旺,当地兼管市场交易的行政官作为汉朝的册封官员见诸史籍,即“城长”。商业繁荣大大刺激了诸绿洲城邦的发展,人口增长可为一例:丝路畅通之后百年间,疏勒户数增加十倍以上,于阗人口增加五倍左右,焉耆人口增加约70%。南北朝时期,由于贸易频繁导致的人口聚集,绿洲地带出现许多王城之外的新城镇,或作为各种长途货物的集散地,或作为本地居民的初级农贸市场。至唐代,北道(天山北道)沿线因同样理由而出现一系列新城。而商人开始成为一些城镇的重点征税对象,交易税列为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比如在铁勒控制时期的高昌和麴氏高昌。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平定高昌,改置西州,又在可汗浮图城置庭州,西域变为唐朝的郡县,丝路更是空前繁荣。西州市场上有各种分类专营店铺,如谷麦行、米面行、果子行、帛练行、彩帛行、铛釜行、菜子行,同时交河郡也出现了行会组织。

丝绸之路,名副其实地以丝绸运输为主,这是因为在两汉以至唐代中期,中国出产的物品中最吸引西方人注意而又最适于长途车马运输的正是丝绸。位于交通枢纽的楼兰故址及其西边的营盘遗址、精绝国所在的尼雅遗址,都出土众多各朝代的精美丝织品,足可作为当时丝路贸易的见证。到了唐代,随着中原丝织业的进一步繁荣,各地名产都汇聚西域。西州市廛上的丝织品有益州半臂、梓州小练、河南府生絁、蒲州与陕州之絁以及常州纻布。丝织品的所有品种如绫、纱、锦、罗、晕繝锦、絁、生帛、缦、绵、绵、绮、绨、缣、刺绣和缬,都源源不断地从西州输往天山南北以及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周缘。不过,中国输出的远不止丝绸,还有漆器、铁器和其他各种日用品。

同一时期,自西域输入中国的除各种奇珍异宝之外,以毛织品为最受欢迎的大宗物品。新疆地区出土的两汉毛织品数量多于同时期丝、棉织品,而且品种繁多,既有本地生产的,也有从大夏等地输入的。塔里木盆地南缘和天山北麓一带的出土毛织品多属高档毛织品,并有希腊式纹样,超出当地所应有的毛纺织技术水平,当来自葱岭以西,正是丝路南道贸易繁荣的见证之一。当班超经营西域之时,其兄班固竟也卷入了中西贸易,他曾因权贵窦宪托他购买罽、月支马、苏合香、毾之故而写信给班超,他自己也请班超帮忙购买过毛织品。唐代则不仅进口来自波斯和东罗马的毛织品,还进口波斯锦,这种锦是结合毛织技术的波斯本土丝织物,图样风格是萨珊联珠纹,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与商业和政治军事往来相伴随的是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各类移民,如汉唐时期的西域屯田部队及随军人员,因为经商或其他生计原因移居西域的中原人,战乱时期被迫留居西域的普通居民和士兵,此外还有在中国驻留一段时间后返国的外国商人、西域王侯的质子及随员、使节,这些人也都是包括物质、技术和生活方式在内的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本文摘自《中西文化关系通史》(全二册),张国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第一版,定价:168.00元)

(本版文字由燕婵整理)

2015年全国两会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总理报告中提出,将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与此同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一带一路’将把我们近6万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一步一步地由外汇储备资产转化为自然人企业和政府的对外投资。”张燕生称“一带一路”战略用资本输出的方式把商品、资本和服务提供给沿线的国家,也为我国部分产能过剩的领域找到了释放路径。

如今,“一带一路”战略已得到实质性进展。那么“一带一路”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将会给哪些地区与行业带来机遇?作为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相关概念股?

■“一带一路”下的“五通”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不仅面临着自身产能过剩,也面临着能源、矿产资源、安全等各类问题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84万亿美元,连续多年雄踞世界第一,但对外投资远未达到预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现“一带一路”区域投资普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1月,“一带一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一带一路”更是被列为三大区域战略之首,中央“一带一路”工作小组也随即成立。

“一带一路”要实现“五通”和经济意义上的“三通”。“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畅通。经济意义上的 “三通”则是指通路、通航、通商,即包括加强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贸易壁垒,降低投资成本等。

“一带一路”囊括了国内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多数省份,国外则包括东盟、南亚、西亚、东欧、非洲等与我国建交的主要第三世界国家,视野巨大。涉及的产业囊括了包括建筑、建材,装备制造,以及消费升级等。

有分析认为,“一带一路” 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多边机制的框架,方便沟通与协调;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具有互利合作的广泛潜力;第三,“一带一路”将至少覆盖全球60%的人口和30%的经济总量,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相关部门测算,仅“一带一路”区域当前基建投资年均投入将约1万亿美元,若增速平稳,未来相关地区7年合计的投资额将高达8—10万亿美元,并且未来20年基建投资复合增速要持续保持在15%以上。

■“交通运输”闻风起舞 “能源建设”接踵而至

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落脚点出发,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毫无疑问将是未来最大亮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程度均不高,基础设施落后,对基建投资需求较大。未来中国可通过海外工程输出、基础建设投资等方式消化自身的过剩产能。而基础货物往来离不开港口铁路交通运输,在风口上,“交通运输”可谓是第二收益行业。

对于“一带一路”中“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申万宏源(行情000166,问诊)证券预计,接下来将建设右江百色、红水河和龙滩、岩滩通航设施。建设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中越红河水运通道、中缅陆水联运出境通道。“海丝三大港”泉州、广州、海口,已积极参与沿线国家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做好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孟加拉吉大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印度洋战略性港口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此外,连云港(行情601008,问诊)一旦开行连新欧专列,将帮助没有出海口的中亚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加上原来的海铁联运优势,大力发展国际营销和跨境电子商务,推动企业在沿线交通枢纽和节点建立仓储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完善区域营销网络。

华创证券研报也指出,中缅铁路、公路、皎漂港及特区、西哈努克港及开发区、中老泰铁路、印尼港口及其开发区、泰国罗勇工业区;中亚方向包含中吉乌铁路、中塔公路二期、南亚方向包含中巴公路等也将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绝大多数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而能源建设是基础设施中的关键部分,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与丝路基金的运行下,有分析认为,沿线国家的电力建设将会快速发展,从而产生大量电气设备需求。

根据2013年的电力消费统计数据来看,“一带一路”沿线非OECD国家的人均年电力消费量仅仅约为1655.52 KWH,而同期OECD国家的人均年电力消费量约为7579.49 KWH,前者仅仅为后者的21.84%左右。因此,有分析认为,仅从电力消费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的非OECD国家的未来电力消费水平将会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国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曾提出,“国家电网公司将依托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技术来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输电走廊,助力亚太地区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一带一路’经济带输电走廊第一步是实现与中亚 5 国的电网相联,共享哈萨克斯坦大型能源基地和中亚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远期或将实现和蒙古、俄罗斯等国联网”。

去年,国家电网公司成功中标巴西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特许经营权项目——美丽山水电送出工程, 分别与俄罗斯电网公司、 哈萨克斯坦国家主权基金签署能源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共同推进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电网互联互通、利用特高压输电通道从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和其他国家输送电能及建设欧亚电力桥等。

国家电网公司2015 年职代会也提出,要开展哈萨克斯坦埃基巴斯图兹—南阳±1100kV 特高压直流工程、俄罗斯叶尔科夫齐—河北霸州±800kV 特高压直流工程、蒙古锡伯敖包—天津和新疆伊犁—巴基斯坦伊斯兰堡±660kV 直流工程前期工作。

此外,中国—中亚—中东(伊朗)油气管线、中亚天然气管道 C 线、D 线,E 线 F 线 G 线现也已规划;东北亚方向包含中俄东线、西线天然气管道;南亚方向包含中巴核电厂、工业园区等项目。

■“基建工程”在风中凌乱 “商旅文化”蠢蠢欲动

借助着“一带一路”概念,沉静多年的基建工程板块在短短半年中可谓大火了一把。以中铁二局(行情600528,问诊)为代表的“一带一路”龙头股,自此轮行情启动(2014年7月18日)至今股价大涨360%。中国交建(行情601800,问诊)、中国中铁(行情601390,问诊)、中国电建(行情601669,问诊)等涨幅也逾200%。

有分析指出,“一带一路”在资本市场中有着长远的影响。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长期性,其潜在经济效益将会逐步释放,直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基础设施企业将率先受益。尤其是如丝绸之路直接相关的新疆、甘肃、山西、宁夏等地的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转型,有利于经济企稳预期,对市场整体也有积极意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场估值。

除了关注“一带一路”的建设,商旅文化也带给市场充分的想象空间。

丝绸之路自古是文化交汇的体现,其交流合作的内容涵盖了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活动。培育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积极推进特色服务贸易,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人员的流动还会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旅游产品、文化产品、民俗风情、旅游线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受益有关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就旅游管理协作、旅游业务合作、旅游包机航线、旅游投资贸易、旅游服务采购。

相比于基建、交通与能源行业,“一带一路”在商贸文化方面的表现目前还略显逊色,但它给了市场充分的想象空间。

■弱业绩重战略 估值修复行情已展开

自去年7月,A股迎来了一波难得的估值修复行情,沪指在7个月中上涨1250点,涨幅达60%,期间多只“一带一路”概念股涨幅空前。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交建在此轮概念风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股价由去年7月18日的3.72元飙升至今年2月27日的13.84元,区间涨幅达272.04%。

据中国交建之前的财务报表显示,201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5元,公司归属净利润为121亿元,较上年增长为0.83%。按照去年7月18日的股价计算,当时中国交建PE约为5.0。2014年公司年报尚未披露,但中金公司给与了净利润141亿元的预测(较上年增长16.53%)。

中金公司在最新的研报中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交建海外收入占比达17%;海外新签订单同比增长58%,占比达 25%。此外公司收购澳洲工程承包商John Holland,进入发达市场,战略意义重大,并有助于拓展东南亚地区业务,加快对接“一带一路”。再加之货币放松和基建稳增长继续,降低财务成本、提供订单保障,中金公司预计公司 2014、2015、2016 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1、145、167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87元、0.90元和1.03 元,同比增长16%、3%、15%。

净利增长逾16%,股价却连翻两番。对此中金公司指出,考虑到基建稳增长继续、“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企改革预期增强,因此将采用更加积极的PE估值方法,上调A股目标价至15.3元,PE为17.0。同时,中金公司表示,公司也面临着海外业务与基建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

“‘一带一路’更应重视战略意义,弱化订单兑现预期”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投资者应防范地缘政治不稳定和投价过低无法收回成本而导致的投资失败,“涉及‘一带一路’规划中少数国家经济尚不发达、国内政局和社会缺乏稳定,存在财力不足或者国家战乱等风险使得工程款项无法回收。此外,由于国内企业对国外市场不够了解对项目本身的造价和困难评估不足或者国际工程企业之间相互恶意竞争导致项目投价过低而无法回收造价成本的风险。”

■“一带一路”概念股之基建工程

■“一带一路”概念股之交通运输

■“一带一路”概念股之能源建设

■“一带一路”概念股之商旅文化及其他

“一带一路”持续爆发!机构重仓这5家核心概念股,下个“北方国际”?

市场涨涨跌跌是常态,轮动才是主旋律!

这么多年,老顾一直深谙一个道理:股海弄潮,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和人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双独到的慧眼,识别大势和方向,做一个有逻辑的投资者

从年初开始,大科技题材成为市场的主线题材,从元旦以来的信创、数字经济,再到现在的ChatGPT、6G、卫星互联网等,市场大科技题材的炒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那么,接下来谁将接力科技成为新的市场主线呢?

老顾的看法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持续爆发,或是第二条主线?

近期以来,“一带一路”概念股持续爆发。根据数据显示,近5个交易日,机构抢筹170多亿。个股更是全面普涨,北方国际5天4板,隐隐有“一带一路”总龙头的气质。

随着新一轮“国改潮”将至,叠加中东外交破局,“一带一路+央企改革”或将成为继“大科技”题材后的第二条主线。

老顾看好“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的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新一轮“国改潮”,确定了央企和地方国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提升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就在近期,国资委就发布了《关于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A股60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新一轮“国企改革”推进的方向基本上敲定。

②“一带一路”接下来还有多重重磅消息催化。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十周年”之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和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或将于今年举办。

届时,一批“一带一路”重磅工程有望落地。

③沉寂七八年的央企,足够的低价+低位+低估值,在央企估值重塑和“一带一路”的利好催化下,有望焕发新生。

④资金认可。老顾一直强调,逻辑再好再完美,关键是要资金认可,资金不认可啥也不是。近20个交易日,主力机构已重仓布局400多亿。

机构重仓这5家核心概念股,下个“北方国际”?

不过话说来,并非所有“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的上市公司,股价都会起来,这其中还有很多门道,关键是慧眼识珠,选中核心标的。

实际上,“一带一路”最受益的主要有四类企业:

第一类:海外工程承包企业

我们都知道,“一带一路”主要是与相关国在基建、能源、交通、科技上合作,因此首先受益的就是海外工程承包公司。最近爆火的北方国际,就是专注于国际市场的国际工程承包商。

第二类:西部尤其是新疆的企业

新疆“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西北尤其是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域之一,有望看到一批重点工程落地。

第三类:能源合作企业

中东是全球主要产油区,我国与中东各国在能源上的合作自然少不了。

第四类:交通运输、物流企业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贸合作,带动交通运输、物流企业。

老顾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深度复盘和挖掘以后,精选了5家机构重仓的“一带一路”核心概念股,尤其是最后一只,或将是下个“北方国际”,建议关注收藏!

第一家:中工国际

中工国际是平台型国际工程承包商,公司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拉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圭亚那等海外市场连续签署多个重点项目。近5个交易日,主力机构底部重仓近3亿。

第二家:宁夏建材

宁夏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营水泥、塑料管材、特种石膏的制造与销售,有望受益于“一带一路”项目工程的落地。同时布局数字经济,在宁夏银川建设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工程项目。近5个交易日,主力机构底部重仓近1.7亿。

第三家:新疆交建

新疆交建是新疆施工资质最全资质等级最高的路桥工程施工企业,公司一直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全力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近5个交易日,主力机构底部重仓近3.47亿。

第四家:中钢国际

国际知名工程承包商,公司积极落实国家“走出去”及“一带一路”战略,22年EPC总承包Tosyali阿尔及利亚四期综合钢厂开工建设、承建的蒙古TME布罗巨特2*150MW电厂项目等。近5个交易日,主力机构底部重仓近1.75亿。

第五家:中油工程,也是最有希望成为下个“北方国际”的企业

全球先进的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先后与俄气、阿联酋、阿尔及利亚、莫桑比克等国家石油公司以及福陆、塞班等国际工程公司合作。

低价+低位+低估值,股价自15年最高点下来,回撤80%+。至今不到5元,市值200多亿。

涨停板启动,股价强势突破3年横盘整理平台。主力资金青睐,近5个交易日,主力机构底部重仓7.8亿。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环保概念(环保概念股为什么不涨)

下一篇:股票601628(股票601668)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