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城镇化的意义是什么(研究城镇化的意义)

2023-04-17 19:02分类:资金仓位 阅读: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让县城宜居宜业(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走进县城看发展)

仲夏时节,驻马店市汝南县的汝河故道两岸风景如画。近年来,该县对汝河故道实施了“四水同治”综合治理,让母亲河水系畅通、环境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县城更加宜居。孙凯 摄

编者按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

近年来,我省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县城建设,县城实现了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功能集成,迈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报今起推出“走进县城看发展”专栏,展示我省在县城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特色亮点,敬请关注。

郡县治,天下安。河南省县域面积占比近九成,县域生产总值占比超六成,县域经济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

县城强,一县兴。县城处于城尾乡头,是一县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蕴藏着辐射带动乡村、支撑我省发展的巨大潜力。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县城建设,科学把握县城功能定位,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农村居民向县城集聚,县城已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新家园,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正在扎实推进。

科学定位 分类发展特色鲜明

我省多年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发展原则,立足资源禀赋特点、县域经济基础,引导县城差异化发展。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县城涌现出来。

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有3个县城撑起半边天之说,其中之一为长垣县城。长垣持续大力发展医疗器械、耗材等产业,县城集聚了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口罩也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产业特色十分鲜明,夯实了县域经济基础。

中牟县城的汽车产业集聚区集聚整车企业8家、零部件及服务企业近400家,园区总产值累计突破5000亿元,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而地处伏牛深山的栾川县城,环境优良、景色宜人,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栾川县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栾川县城则成为我省闻名遐迩的生态功能区县城。

提质扩容 不断提升承载能力

“城,所以盛民也。”县城要吸引更多人口,必须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我省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县级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作用。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积极实施“八大行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巩固提升公共服务,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新郑市推行“数字城管”,让城市管理更智慧,市容市貌持续优化,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

提质的同时还要扩容,我省支持永城、林州、项城、长垣、新郑、禹州、巩义、固始、荥阳、邓州等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永城市践行公园城市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453个,完成投资252亿元。“十四五”期间,永城市力争实现中心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00万人的目标,不断提升承载能力。

完善功能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县城生活要提质,公共服务得跟上。就业、就学、就医,民生问题无小事。

瞄准民生问题持续发力,县城功能日趋完善。“十三五”期间,林州市城镇新增就业6.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万人;投资35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8所,新增学位10860个,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成立林州市人民医院、林州市中医院2家医共体。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县城生活更舒心。新县县城是大别山中的山水红城,近年来被悉心描绘,“花园城市”如今成为新县县城最亮丽的名片。

全省县城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行垃圾分类,治理水环境……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县城崭露头角。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随着中原县域经济“成高原”步伐加快,散布在中原大地的一座座县城,将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钻石,光耀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

来源: 人民网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由国务院批复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份“重磅”《方案》共52条,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基本原则,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涉及户籍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住房、城市群与都市圈、乡村振兴等与城乡居民息息相关的新要求和新举措。《方案》意义重大、价值深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依据,更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新的动力源。

“十三五”以来,新型城镇化取得了重大进展,2020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3.89%,有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化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任重道远,“大城市病”亟待治疗,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需要继续激发、释放。为此,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破解问题、应对挑战、紧抓机遇、释放动力,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努力完成“十四五”城镇化的主要目标。

只有坚持“正道”,改革才能路子清晰、蹄疾步稳。靠改革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就必须要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重点突破”“稳妥有序、守住底线”的工作原则。比如,逐步提高地方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这是对乡村振兴必要的投资和保障,但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统筹考虑城乡发展、民生保障等因素。所以,改革不能简单“一刀切”,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与安全。

城镇化是中长期发展的动力,客观上也为当前扎实稳住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面对今年经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新的挑战,必须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尤其是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空间,有利于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打破城乡壁垒、推动全国一盘棋发展,如“优化行政资源配置和区划设置”,有利于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如“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健全城市群和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有利于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要更多运用改革的办法实施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动新型城镇化是“十四五”期间重要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结合实际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加强对各地区工作的指导督促、监测评估,我们就一定能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03.14

星期二

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讲,要促进公共资源的分布,要跟着人口流动的趋势来走。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回顾过去五年的成绩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

 

1

充分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

 

 

 

随着人口的空间格局的大变化,新型城镇化在投资和消费上也会出现空间格局的相应变化。

首先,在人口流入的地方,包括沿海地区一些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核心区域,以及中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周围的人口仍然在持续地增长。这样的增长会带来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大量需求,这对我国扩大内需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在迁徙过程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在内需的消费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市民化,也会带来强劲的需求增长。当前的户籍制度,仍然对流动人口群体的消费需求形成一定的制约,主要是因为流动人口一方面缺少稳定收入增长的预期,同时,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对流动人口的覆盖也不足,很多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因为缺乏对所在城市的融入感,仍然在准备未来返回老家。因此,有必要通过市民化的持续推进,来释放一些潜在的消费需求。

 

消费的增长一方面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第二方面取决于地区人口的数量,第三取决于收入水平提高后,所带来的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这三个方面来讲,从总量和空间布局角度来看,城镇地区的消费对整体消费的拉动力作用更强。需要进一步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作用。

 

中国今天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5%以上,事实上大多数的居民就是生活在城镇地区,与此同时,城市地区的人均收入也高于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此外,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服务消费的占比会越来越高,而服务消费本身在时空上,需要供给和需求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发生。而且,对于服务消费,人们会更多地在意它的品质和多样性。这些特点,都使得城镇地区,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对于释放消费的能力更强一些。

 

因此,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尊重全球区域经济的普遍规律,畅通人口流动的体制机制,顺应人口的空间布局向一些城市地区和中心城市周围集聚。同时,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看到居民对于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要提升服务消费的质量和多样性。

 

 

2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的大城市往往通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特别是提升本地服务消费的质量和多样性,来提高大城市的生活水平。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这五大城市,作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试点。这将为恢复和扩大消费带来巨大增量。

 

国内有一些消费是目前的生产结构难以满足的。比如,居民的文化消费,包含全世界生产出来的先进文化产品的消费。例如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乐园,实际上都引入了国际文旅产业中的大IP。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有助于满足这部分需求。此外,随着国内外人员交往的增加,境外人流进入到中国后,会集中在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就需要提供相应的消费场景。换句话说,消费要满足国际客流。因此,一些一线的大城市还肩负在国际视野中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职责。

 

需要强调的是,人们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容易存在一些观念误解。在传统观念中,大家会觉得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是国际化的商贸、商圈、免税店,一些奢侈品销售等。但我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应该更加聚焦在线下服务消费的场景流量、特别是国际流量的打造上。

 

正如前文所言,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人们对于服务消费的需求增长会越来越快,且比重会越来越高。如今,在人们可以全世界海淘的时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果仅仅从免税店的角度来理解,那么它的独特性和竞争力也会被弱化。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国际人口占比较高,消费场景和内容比较国际化等特点。但实话讲,与国际上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比,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比如我们一线城市的国际人士比重偏低,此外,一些国际化的消费场景,如世界各国的美食、文艺演出、画展及音乐会等等,也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这就要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更多地注重“软实力”打造,利用自己在文化、演艺、设计和会展,城市老街区和老建筑带有的文化底蕴,还包括旅游和餐饮,用城市软实力来拉动城市的服务消费。通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特别是提升本地服务消费的质量和多样性,来提高大城市的生活水平,从而成为吸引国内外人才的人才高地,进而发挥更大的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3

多渠道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对农村地区来讲,提升居民消费,一方面要提升农民的实际收入,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缺乏服务消费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人口密度条件,也缺乏公共服务对规模经济效应的要求。因此,提升农村地区居民消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就是移民,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迁移。农村地区的一些服务,特别是公共服务,要适度地向中心城区集中,来提高这些服务提供的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创收致富渠道。我国的农村地区,是一个非常广的地域范围。不同地区的乡村的产业,差异非常大,具备的条件也不太一样。

 

一些地区虽然叫农村,但实际上是一个小城镇,尤其当这些小城镇的地理位置较好,比如在沿海地区,或者一些大城市的附近,那么这些称之为农村的地区,实际上也有发展一些小规模的制造业,或者与中心城市的制造业产业链相配套的产业,这是一种地区。但这样地区在数量上不会很多。

 

更多的乡村要发展特色产业,需要考虑寻找自己的特点。总体来说,农业以及旅游业,是比较适合乡村地区的产业,此外还有一些资源型的产业。有些乡村地区可能还要承担生态保护的功能,边境地区还有国防安全的考虑。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地提升要求,乡村地区村的特色产业,应该往一二三产业融合,所谓“第六产业”的方向去发展。

 

有一些农业,比如种植或者养殖,本身可以转化为农产品加工,那就是制造业。如果再结合,比如乡村旅游,那就是服务业。有些地方,风景、空气质量和环境等都比较好,那么就可能发展出民宿、农家乐等,这些其实都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甚至在一些大城市附近的乡村,还种植鲜花,在花田上发展出婚纱摄影等产业。

 

相应地,对于农村地区的土地和宅基地相关制度的改革,就需要进行一些制度创新。部分宅基地也许可以更好地转化为民宿和休闲产业用地,一些有潜力发展旅游和休闲产业的地方,可能需要有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让其更好地满足农业和旅游休闲产业的深度融合。其实这种建设用地的比例,在整个农业用地当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很高,对于农产品的增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对于提升乡村地区的农民的收入,却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方面可以有更多考虑。

 

 

4

 

公共资源的分布要跟着人走

 

 

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讲,要促进公共资源的分布,要跟着人口流动的趋势来走。

 

以教育为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如何实现?当前矛盾比较突出的是,一些人口大量集聚的大城市,整体教育的资源从总量结构和空间布局方面,可能跟不上人口集聚的态势,因此,要加大人口流入地的教育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

 

另外一个方面,要增加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要看到,人口实际上是在向城镇地区集中,在向一些大城市周围集中,但无论城镇化怎样发展,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仍然会有大量的人口存在,这些地区的孩子也需要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

 

中国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人均GDP的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在公共服务的资源,包括义务教育的投入方面,应该要缩小差距。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条件、师资等方面,有一些统一的标准,要让全国各地无论经济发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都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符合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标准的水平。

 

另外一个很难但是又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就是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人口持续的负增长,人口密度也有所下降。这样的地区,从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方面,在空间上怎样做一个合理的布局,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现成的答案。

 

在一些地方,人口在持续减少的过程中,孩子的数量也会减少,维持原来的学校的数量和空间布局,成本会越来越高。因此,在人口减少地区,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学校的撤并。但是撤并的速度如果太快,又可能会导致部分地区的孩子,上学距离更远、不方便的问题。如何设置一个比较合理的义务教育的供给的半径和服务范围,这方面要加强研究,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探索。

 

出品:良友文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头图:庞均,著名油画家

 

迈向未来的

活力、宜居与和谐

《向心城市》

 

一门深入浅出的课,

系统让你学会

经济学思维

经济学原理课

B 站

扫码获取

 

 

 

理解国家、区域和城市发展

《大国大城》

 

发展与平衡的空间政治

经济学

《大国治理》

 
 

 

 

 

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空间的力量》

 

 

让你一门课学懂

中国经济

通过思考改变生活

中国经济72讲系列课程

喜马拉雅FM

收听

 

 

 
 

铭心而论

有些事实还不清楚,有些理念还未传播。

有些偏见深入人心,有些共识远未达成。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更多安置区与所在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是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的必要之举,也是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等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部署,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支撑。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国外实践证明:粗放扩张、人地失衡、举债度日、破坏环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新时代十年来,我国探索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条目标正确、方向对头的城镇化新路,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能从中受益。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必须不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既要发挥城市群、都市圈在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要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发展县域经济,破解“大城市病”。时下,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下半场”,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后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阶段。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构成了未来城镇化工作的重要方向,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各地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高效治理、精细治理打造城市名片。城镇化建设既要有“外延式扩张”,也要有“内涵式发展”;既要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要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修复城市生态空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创业良好环境,让人才如鱼得水……每一项工作都呼唤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水平。只有苦练内功、下足绣花功夫,才能让人们享有更多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城,所以盛民也。”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累计实现1.3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他们“进得来”;也要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让他们“留得住”;还要提高劳动素质与就业技能,让他们“有发展”。适应生活空间的转移、户籍身份的转化,实现职业状态的转换、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转移人口就可以真正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

这样的变化意味深长:新中国成立初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10.6%,到2022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增长到65.2%。曾经的“乡土中国”正在加速走向“城镇中国”,这一历史大跨越成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有力写照。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世界必将见证更多“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之治”。(石羚)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pbx指标使用技巧(pbx指标的妙用)

下一篇:600116股票行情(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