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消费电子板块(电子信息板块前景)

2023-05-04 13:33分类:震荡行情 阅读:

消费电子板块今日盘中异动拉升,漫步者涨停,光弘科技一度大涨超15%,凯旺科技、维海德、协创数据等均逆市上涨。

近期,华鑫证券出具了一份关于电子行业的业绩分析报告(《电子行业2022Q2业绩分析:高库存水位下整体业绩承压,结构分化显著关注细分赛道机会》),报告显示2022年Q2电子行业实现营收 6911 亿元,较2021年Q2的 7257 亿元同比下滑,较2019年Q2及2020年Q2环比表现也有所下滑。

 

 

下滑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疫情吗?

疫情的反复加剧确实对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使得下游消费需求受到了很大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前终端厂商面临着高库存压力,现在仍处在去库存阶段,提货周期拉长,造成 Q2 同比下滑明显。

 

据了解,今年电子行业的营收端主要由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板块贡献,其中消费电子板块2022年Q2实现营收2976亿元,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8.4%。从利润端来看,2022年Q2电子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415亿元,较2022年Q1环比增长13%,其中半导体板块贡献最为突出。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和半导体这三大板块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赛道机会。

 

1

消费电子板块

 

2022年 Q2 消费电子板块整体业绩仍旧承压,下游需求表现疲弱,行业部分大量库存积累加速,消化周期会拉长,整体发展呈现下行态势。

 

不过细分来看,零部件组装龙头、EMS、电池、被动元器件和 PCB 板块表现相对优异。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三四季度行业公司努力去库存,电子行业有望迎来长周期的布局良机。

以下是各消费电子公司营收表现图↓

 

应用领域,折叠屏手机已解决大量行业痛点,正式进入大规模量产的时代,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2022年折叠屏手机ASP将逐步下降,折叠屏手机消费将逐步平民化,出货量有望快速上升,相关产业链公司也将迎来增长期。

 

长期来看AR/VR的生态正在逐步建立,元宇宙会带动AR/VR成为未来消费电子的主流赛道,2022年VR设备出货量预计会进一步上升,AR/VR相关的整机制造、零部件和芯片公司也将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此外,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座舱和车载娱乐系统的需求提升,大屏多屏以及交互成为主流趋势,预计消费电子类公司会逐步切入汽车相关赛道,电子零部件和被动元器件以及相应结构件的生产厂商会进入快速发展期,卓越汇学员企业航盛电子正是汽车电子赛道的优质企业。

 

 

2

半导体板块

 

半导体材料板块主要受益于晶圆厂扩产浪潮,功率、模拟、存储和 MCU 主要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带来的用量提升,考虑到2022全年将处于晶圆厂扩产周期之中以及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加速推进,以上相关板块全年将有望维持相对较高的景气度,但目前仍然面临下游客户库存压力大,增长受到了一定压制。

 

2022年Q2半导体板块实现营收1033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11.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增长13.6%,环比增长31.5%,毛利率达32.5%。其中半导体材料、功率、模拟、存储和 MCU维持增长,但同比增幅有所收窄。

 

 

2022年,半导体供需关系显著改善,但部分高等级的工规和车规芯片依旧紧缺,主要受制于这类芯片验证周期长,技术壁垒高,叠加上游晶圆厂产能扩张依旧有限。

需求端碳中和战略带来能源革命,新能源带来大量电力电子芯片的需求,并且未来持续周期很长,将贯穿整个碳中和的周期,对应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将长期保持稳步增长

汽车智能化将带来汽车半导体的需求爆发,新能源车的半导体单车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数倍,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汽车半导体的需求同样会保持高速增长

 

3

光学光电子板块

 

光学产业在整个信息技术革命中拥有重要地位,手机、视频监控、车载摄像是光学镜头三个最大的终端市场,随着VR/AR、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光学产业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光电科技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全球光电子技术产业每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中国是其中先进代表,发展率为20%以上,预计未来中国光电子在全球可以占据1/3的市场。

从细分赛道来看,光电子器件(国内简称光芯片)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重要细分赛道,涵盖工业用高功率激光芯片、通信用高速率激光芯片、手机人脸识别用VCSEL等成熟应用,以及车用激光雷达和硅光芯片等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的新领域。

展望未来,长坡厚雪、持续升级的光学光电赛道将大有可为,到2025年行业需求层面仍有较2021年50%级别以上的提升空间,且部分业务市占率较低,拥有快速提升渗透率的潜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当今世界互联网时代最具有战略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速度比世界GDP快出1.5倍,由此可见电子信息产业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而自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高新技术发展遭受到了美国的极力遏制,从美国激烈的通讯产品制裁和阻止我国芯片制造发展的行为就可以预见。

电子信息产业也早已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二〇一九年,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导致全球的经济发展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不同行业的出口贸易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规模仍保持在全球第一的领先地位。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数据可得。

截至二〇二〇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高达75294亿美元,其进出口总额虽呈现了微弱的下滑趋势,但仍达到了13719亿美元,占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30%,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货物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显而易见,其支撑性作用也是毫无疑问的。

笔者通过整理二〇一四年至二〇一九年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年鉴》中的主要数据与指标,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总结出了一些发展特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二〇一八年出现了首次下滑。结合当时的背景,笔者推测,这与美国发布禁止对中国出口芯片的禁令有着密切的关系。二〇一八年,美国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出口禁令与制裁,拉拢世界其他的美国贸易友好国抵制芯片对华出口。

导致依赖芯片制造的大部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如智能手机、电脑等主要产品的收入呈现下降趋势,这些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无疑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内外的发展都造成了巨大打击。同年,苹果与高通之间的专利诉讼问题也进一步加深,产业主导权的争端在这一年逐渐加剧,这也是使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现下滑趋势的另一原因。

但在二〇一九年,5G技术在我国国内全面推广之后,可以看到,凭借我国自身电子信息产业的科研能力,贸易制裁的打击也将只是暂时的,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在二〇一九年又一次迎来了发展高峰。由此可见,研究如何使得该产业的发展尽可能小的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动荡带来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本文主要考虑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相关的内容,故细致地分析产业出口与整个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出口总额一直稳定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9%的水平左右,而其出口总额在二〇一八年首次达到了8000亿元以上,同年的进出口总额也首次突破1.4万亿元。

但在二〇一九年,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出口总额与出口额存在着明显的下降,其在对外出口贸易中的占比也呈现下滑趋势。结合二〇一九年的发展背景,笔者分析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疫情时代的到来对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贸易的生产能力与出口环境都造成了一定冲击。

中国自二〇〇九年起已连续二十年作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非贸易总额已达1879.4亿美元。二十年间,中非货物贸易总额已飞速增长至初期的10倍。笔者总结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年鉴》中关于中非电子信息产业的出口贸易额,并测算了其在中非货物出口贸易额中的占比。

随着非洲经济的逐渐发展以及中非贸易合作的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占比理应呈现上升趋势,但以疫情为背景考察的出口状况必然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同时国际经济形势的飞速转变也会持续向该产业施加压力。且电子信息产业由于自身依赖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能力,本就存在不稳定性和高风险的特点。

这也就解释且预测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业务收入、进出口额所占货物贸易出口额的比重等基本面数据的增速持续放缓的趋势。随着全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如何保持平稳,传统的贸易合作如何在疫情时代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在非洲地区稳定推广,都是中国在疫情时代下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他们首次使用原型为牛顿的万有引力模型的变形形式,将两物体间的距离引申为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随后两者得出的相同结论为:经济总量的提升会对国际贸易双方的出口额产生正向影响,但两国首都之间的地理距离反而会抑制双方出口额的增加。而后这项研究被进一步引申,双边贸易规模的考察也随着贸易便利化测度方法的成熟而逐渐被替代。

而引力模型考察的影响因素也不再局限于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国之间的距离,逐渐开始被其他重要贸易条件完善:诸如贸易国的人口数量,是否加入区域友好协定等相关因素。以此也出现了更多学者开始使用贸易便利化这一更加具有代表性的贸易规模名词来考察和研究双边贸易,新的拓展的引力模型就诞生了。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近年来,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等产业蓬勃发展,电子信息行业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新亚制程所属行业、客户资源以及未来向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的预期可能是保利、杉杉选择新亚制程的原因。

 

 

 

 

专栏

 

 

宋清辉作品

作者:宋清辉

 

108币

39人已购

 

查看

 

 

 

 

保利、杉杉看上新亚制程什么

自原实控人之一许伟明去世后,其妻子徐琦成为新亚制程(002388)单一实控人。如今,徐琦萌生退意,拟转让公司实控权。而接盘方却是一家刚刚成立两个多月、名不见经传的新公司——衢州保信央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衢州保信”)。不过进一步挖掘后,却不难在这家新公司背后发现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集团”)和A股上市公司杉杉股份股东之一杉杉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控股”)的影子。

据了解,新亚制程主营业务为电子信息产业,拥有华为、光宝电子、OPPO等诸多客户,未来还拟向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新亚制程目前也面临着一定的业绩压力,公司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均出现下滑。此外,本次控制权转让事项披露前,新亚制程股价出现了提前上涨。

接盘方背后隐现保利、杉杉

10月20日,因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新亚制程开始停牌。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新亚制程本次易主事项的接盘方来头不小,背后有保利、杉杉的资本加持。

新亚制程公告显示,公司于10月19日收到徐琦及控股股东新力达集团的通知,新力达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正筹划向衢州保信及其一致行动人转让公司控制权。交易对手方所属行业为商业服务业,若上述交易最终达成,交易对手方将持有公司25%-29.99%的股份表决权,将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天眼查显示,衢州保信成立于今年8月10日,据了解,衢州保信执行事务合伙人分别为保信久易私募基金管理(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信久易”)、王伟华。保信久易同时是衢州保信第三大股东,持有衢州保信0.34%股权,此外,保信久易还是衢州保信第一大股东衢资保信的股东之一。保信久易法定代表人忻黎鸣同样是衢州保信第二大股东的监事。

北京商报记者以保信久易为切入点,对保信久易进行了进一步穿透,保信久易有四名股东,分别为保信旭海(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信旭海”)、青岛海易挞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昌隋建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隋建筑”)、宁波青杉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杉投资”),分别持有保信久易35%、30%、22%、13%股份。其中保信旭海再向上可一直穿透至保利集团,青杉投资则能穿透至杉杉控股。

此外,昌隋建筑分别持有衢州保信第一大股东99.8%股份以及衢州保信第二大股东100%股份,对衢州保信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继续向上穿透最终能穿透至王伟华、徐易两名自然人。

北京商报记者还发现,保信久易与昌隋建筑在天眼查披露的联系电话相同。不过,该电话号码未有人接听。可以看出,昌隋建筑与保信久易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或看中新能源汽车布局

拥有保利、杉杉资本加持的衢州保信,如今意在入主新亚制程。资料显示,新亚制程主营业务主要围绕电子信息行业开展,根据业务性质不同可分为“电子制程方案服务”“电子制程产品服务”及“产业配套服务”。目前,新亚制程已成为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电子制程供应商及配套服务商。在客户方面,公司拥有如华为、光宝电子、OPPO、荣耀、伟创力等知名电子制造企业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新亚制程与国内精细磷化工龙头企业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拟共同投资建设电子胶产品。

新亚制程还表示,公司正积极向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站、储能电池系统、MiniLED等多领域拓展,已通过亿纬锂能、德赛电子等企业的客户认证,并逐步批量供货。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近年来,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等产业蓬勃发展,电子信息行业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新亚制程所属行业、客户资源以及未来向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的预期可能是保利、杉杉选择新亚制程的原因。

选择新亚制程的原因是什么?新亚制程有什么优势?带着这样的疑问,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致电保利集团、杉杉控股官网披露的联系电话进行采访,不过对方电话均无人接听。

从业绩情况来看,新亚制程近期的业绩情况并不算理想,自2021年起出现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新亚制程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23.2亿元,同比上升13.75%;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6041万元,同比下降13.82%。

今年上半年,新亚制程营收、净利双降。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8.61亿元,同比下降25.2%;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2308万元,同比下降25.89%。

股价出现提前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披露前,新亚制程股价出现提前上涨。交易行情显示,10月11日-19日,新亚制程区间累计涨幅为32.91%,期间曾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在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后,新亚制程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并透露,控股股东正在筹划控制权转让事项。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公布利好消息前股价提前上涨,有可能存在内幕消息提前泄露的情况。截至停牌前,新亚制程报7.31元/股,总市值为37.11亿元。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新亚制程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具体的转让事项还在商谈中,对交易对手方的了解也只是通过公开信息,具体合作方案也并不太清楚,请及时关注后续公告”。

实际上,在本次易主筹划前,新力达集团在今年9月已进行过一次股权转让。9月3日,新亚制程发布公告称,新力达集团于9月1日与湖南湘材新材料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湘材新材料”)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39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76%)以5.274元/股的价格,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湘材新材料。目前,该部分股权已顺利过户。截至上述协议转让完成,新力达集团持有新亚制程1.21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3.93%,为公司控股股东;湘材新材料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值得一提的是,湘材新材料背后有国资背景,可层层穿透至长沙市国资委。原标题:保利、杉杉看上新亚制程什么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中创信测重组前市值(中创信测退市)

下一篇:下周股市最新消息(股市入门常识)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