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郭广昌的儿子(郭广昌女儿是谁)

2023-04-16 19:12分类:美股投资 阅读:

 

 

复星联合创始人 郭广昌

 

他曾经是横店的一名寒门学子,因为过早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和苦难,他誓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他靠毅力和努力考上复旦大学。

他不甘做一个没有梦想、一味应付生活的人,他曾梦想着出国淘金,但他看到当时国内潜藏的机遇,他抓住机会和同学一起创立了一家小公司,没多久,就赚了100万元,从此他的事业越做越大。

他有着与商业强人相去甚远的外形,却不断提出新的目标,追逐新的机会,因此被业界人士称为“机会主义者”。

他就是原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复星联合创始人,郭广昌。

 

@他曾经是横店的一名寒门学子,过早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和苦难

 

 

@他不甘做一个没有梦想、一味应付生活的人

 

01

第一个重要决定

 

东阳书生从古至今都在秉行着苦读的历史准绳,他们像苦行僧一般,冒着严寒四处求学,哪怕受冷挨饿也在所不惜。回想起来,郭广昌也是典型的东阳书生。

郭广昌出生于东阳横店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人多地少的东阳那个时候盛产建筑大军,郭父就是当时横店集体工程队中的一名建筑工人,经常随大队人马去外地务工。

一天,工程队接到一个爆破任务,紧急关头雷管却不够用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被搁置已久的旧雷管,如果放弃任务,一笔可观的收入就泡汤了。

这时,郭广昌的父亲站了出来,大家都劝他想一想家里的孩子,不要冒险,可他恰恰就是为了想让孩子过得好点,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谁料,当他发现生锈的雷管阻塞了导火索时,炸药起了作用,他来不及跑远,右手被炸伤,从此再也不能去建筑工地揽活了。

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他的父亲后来只能靠在一家集体企业当门卫赚取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家中生计。

当时的郭广昌才14岁,正在念小学,他两个姐姐也不过20岁,在生产队挣不了几个公分。

像大多数的农家父母一样,郭广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早日跳出“农门”,因此父母让他报考了师范。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农门”,就这样,成绩优异的郭广昌报考了师范。

拿到中师录取通知书的郭广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决书。难道这辈子就呆在东阳做一名乡村教师吗?自己的大学梦呢?

东阳中学走出了那么多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是一个中师生吗?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做出了第一个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决定——放弃中师,改读高中。

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几斤米上了东阳中学。高中3年,靠着每星期回家背几斤米和一罐霉干菜,他熬了过来。

正是过早地担受人生的风雨和苦难,使得郭广昌能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处变不惊,临危不惧。

这个看似很小的决定,几乎影响了郭广昌的一生。他的眼界也由此而更加开阔,这为他以后在资本和产业这条路上一路飞奔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他做出第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放弃中师,改读高中

 

 

@高中3年,他靠着每星期回家背几斤米和一罐霉干菜熬了过来

 

 

02

沉迷哲学

 

郭广昌着迷于哲学始于高中时期他读了一本叫做《存在与时间》的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这一时期令他最为自豪的是作文课上老师总是请他讲解文章中引用的哲学理论,此时的他认为自己将来最理想的职业是成为一名哲学家或社会学家。

当时学校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室,虽然藏书不多,但是有很多记载浙商历史和打拼经历的史料,郭广昌幸运地接触到了这些书籍,往往在图书室一泡就是几个小时。

喜欢哲学的郭广昌对这些商业传奇也非常感兴趣,对浙商更是熟记于心。也许,正是这些书使他种下了对商战智慧的热爱。

20多年前的郭广昌,其貌不扬,学习成绩也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入学时在班里的排名只居于班级中游,当年的同学们怎么也无法把“首富”的称号和郭广昌挂起钩来。

世事难料,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只有永恒普遍的真理——韬光养晦,一鸣惊人。

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每次考试,郭广昌的排名总在进步,尤其以高二、高三两年最为明显。

后劲十足的郭广昌在升入高二之后,惊人的韧性和猛烈的上升势头让人不禁把今天复星的节节攀升归功于此,至于他缘何突然间在学习上刻苦奋发的原因,人们有诸多猜测。

郭广昌从没向人透露过中学往事,尽管他毫不掩饰出身贫寒,但对于中学的制胜法宝却避而不宣。

高考如期而至,在此前的模拟考试中,他最好的一次成绩也仅是班级第五。

很多同学从考场出来之后愁容满面,但郭广昌沉稳的面容中满是镇定和坚忍。

也许是少不更事,也许是经过一番寒彻骨之后他已拥有了一颗平常心,沉默不语的他在考场上心无旁骛,把所有心思都集中在考卷上。

如同上天眷顾般,问题都迎刃而解,甚至有好几道选择题完全是凭着感觉答而根本未经计算,事后竟然是正确答案。

极端平静过后必是心潮澎湃,一个月后,他以破纪录的高分被复旦大学哲学系录取。复旦是他理想中的大学,而哲学是他的兴趣所在。

 

@他着迷于哲学始于高中时期读了一本叫做《存在与时间》的书

 

 

@20多年前的他,其貌不扬,学习成绩也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03

复旦求学

 

复旦给予郭广昌最多的不仅是完整的学术历程,更是一片“知本”的广阔田野。

他在大学里除了学习哲学,还读了很多力学、数学的书,他不仅想读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还想攻读物理学的博士学位,他说,自然科学与哲学本来就是同一派的。

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高中老师不同意理科学生报考哲学系正是犯了将科学与哲学割裂的错误。

他说:“一个人或者本来就是或者永远不是哲学家。”

哲学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晦涩艰深,而在于它的包罗万象。任何学科,如果深入考究,都有自己的哲学体系。哲学不是唯一,哲学是所有。

也就是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永远都不会成为哲学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哲学家是天生的,博学却是后天的。

在他看来,哲学体系遭到部分破坏之后必然会出现价值沦丧。当今社会上,许多人唯利是图、不讲道义,正是因为传统哲学被一概否定了,维系社会千百年的精华成分也一并丢失了。

从这个意义来说,哲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是不可或缺的,其根本作用是科技进步所无从解决的。

认识到这一点,郭广昌对哲学的热爱更加坚定了。在日后从商的过程中,他始终恪守自己的人生信条,讲仁义、重尊严,时刻将自己和民族、社会联系起来看问题。

博大的胸怀和多元的知识架构让他在商场上充满了大智慧、大眼界。

在大学期间,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接触社会上。他做了两件令他的同学津津乐道的事:第一件,1987年暑期,他一个人不声不响地骑自行车沿大运河考察到了北京;第二件,1988年暑假,他组织十几个同学搞了个“黄金海岸3000里”活动,骑车沿海考察,到了海南。

这两次旅行使郭广昌的眼光更开阔,也让他的风云之梦更澎湃。

 

@他曾以破纪录的高分被复旦大学哲学系录取

 

 

@他说,一个人或者本来就是或者永远不是哲学家

 

 

04

出国梦断

 

1992年,郭广昌怀揣4000美元,加入美国领事馆门口等待签证的队伍中。那时,出国的人开始增多,随处都能感受到出国的“热浪”。

上海每年大学以上学历出国的人数以16%的速度向上攀升,每年出国人数都要比前一年翻一番。

站在长队中,听着耳边或兴奋或无奈的对话,他感到非常失落,他没有了从前背着霉干菜走向东阳中学时的那种毅然决然的神情。

这是他一生中最犹豫的一刻,在等待的两个小时里,他想了有生以来想过的最庄严的问题。在郭广昌的人生经历中,这天注定被永远铭记。

1989年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复旦大学工作,带学生做了不少社会实践和市场调查活动。1991年,他和梁信军带学生参加暑期实践,一路上去了很多企业,了解了企业运作的流程,二人都感慨万千。

跟企业相比,学校是一个避风港,教师可以安安心心地搞科研,行政人员按部就班地做学生工作,体面而不劳累。

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可以满足了。但那年夏天的他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又想起了初中毕业后父亲对他说的话:“如果决定了,就要负起责任,再多的苦也要挺过去。”

站在队伍中的他必须迅速做出定夺,因为没几年就到而立之年了,他从来不想做一个没有理想、一味应付生活的人。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提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郭广昌悄悄从队伍中退了出来, 他回到复旦大学教工宿舍找到梁信军,把之前已经探讨过办公司的想法说了,两人一拍即合。

第二天,郭广昌带着借来作为留学经费的钱,加上梁信军、汪群斌、范伟、谈剑等同学的一部分积蓄,五人来到上海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注册资金10万元。

自此,郭广昌的梦走到了尽头,他变得更务实了。从空中楼阁降落到广袤平原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谱写自己的商业传奇。

 

@1992年,他怀揣4000美元,加入美国领事馆门口等待签证的队伍中

 

 

@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复旦大学工作

 

 

05

成立复星

 

从1992年用自己借来的3.8万元作为起步资金,到现在身家超过400亿,郭广昌只用了21年时间,让自己的财富像滚雪球般增长。

1993年,台湾元祖食品公司进入上海,想找专业咨询公司为其发展出谋划策。广信最终获得合同,25岁的郭广昌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广信也由此改名为复星,外界解读为“复旦之星”,谐音“复星”。

随后,郭广昌决定退出市场调查业务,率领团队转而主攻房地产销售和生物医药领域。复星成为上海第一批房地产销售公司之一。

复星接手代理的为“留学家庭”而设计的第一个楼盘少人问津。郭广昌想到他曾经的留学准备,便找到相关机构的老同学,拿到了留学人员的详细家庭住址。他把广告挨个送上门去,做起精准营销。这年年底,他们赚到了复星的第一个1000万元。

与此同时,生物医药的版块在复星的业务中也成为了明星业务。由于“五剑客”中三个人毕业于遗传工程学,复星做生物制药有天然的优势。几位研发人员经过潜心研究,在母校找到了生命科学院研究的一种新型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

郭广昌把复星依靠着市场咨询和房产积累的几乎全部资本投入到了生物制药上。1995年,复星把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推向市场,他们赚到了复星的第一个1亿元。

复星高科技公司也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迈出了介入生物医药产业的第一步。复星医药也成为复星集团主力产业之一。

1998年7月,复星医药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2003年开始,郭广昌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几场以小吃大、激情四射的收购秀。他先是重兵出击沈阳东北药业等国资药业,进入国药集团;接着收购南钢,为进入钢铁行业设立了复星标杆;最后完成对友谊股份的收购,继豫园商城之后烙上了零售业的复星大印,这一系列战略充分彰显了郭广昌深厚的资本运作功底。

2007年7月,复星在香港的整体上市,郭广昌以100亿的身价位列胡润富豪榜第11位。

郭广昌就像一头狮子一样带领自己的团队进行产业扩张,如今的复星集团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医药、房地产、钢铁及零售等四大主导产业,及矿业和金融等战略投资的中国最大民营企业集团之一,总资产达到198亿元。

 

@他和四名同学一起集资10万元注册成立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

 

 

 

@1998年7月,复星医药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06

“五根手指攥紧就是一只铁拳!”

 

早在创业初始,郭广昌就深刻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在复星,只规定不许干哪些事,其他的由自己把握,只要不越“红线”就可以。

郭广昌始终把人才作为资产来管理,把好人才资产的保值增值关,在企业资产表中建立“人才报表”,像保管有形资产一样,“领用”、“维护”、“保管”好人力资源,取得人才投资的最高收益率。

“要将心比心,很好地跟团队沟通,不仅要看到对方的长处,更要容忍对方的短处。”郭广昌说。

事实上,复星十五年来团队不散,其根源正是多年来团队的分工明确,宽容和谐。

在复星多元化的产业链条中,郭广昌是整个集团的灵魂;梁信军是副董事长兼副总裁,是复星投资和信息产业的领军人物;汪群斌是复星实业总经理,专攻生物医药;范伟掌管复星地产;谈剑负责体育及文化产业。

搭档梁信军对他的评价是:情商高,起到了很好的整合团队作用。首先让这个团队各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同时还给大家适当分权,达成很好的协调。

与团队中梁信军、汪群斌、范伟等复旦遗传学毕业的人相比,专业性不强、但综合素质和情商颇高的郭广昌反而占了优势,成了最具领导力、当之无愧的一把手,这似乎也成为复星多元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尽管复星董事会已由最初“五剑客”增至七人,不过新增的是财务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当年分工时,就考虑到汪群斌、范伟和谈剑可能更适合搞具体产业,”梁信军说,“如果没有汪群斌、范伟和谈剑他们兢兢业业地去操劳,再好的战略也等于零。”

儿时过早历经风雨坎坷和后天博学的积累使郭广昌成为一名具有眼界、智慧和胸怀的人,作为“复星”大船的掌舵者,他可谓当之无愧。

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更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如果说他是掌舵者,那么梁信军、汪群斌、范伟和谈剑就是具体操作各项事物的执行者。

复星集团能够有今天的成绩,他们五个人都功不可没。

 

文章参考:

360百科:郭广昌

道客巴巴:郭广昌骑自行车创业的故事

郭广昌:从三万到四百亿的创业故事

郭广昌:从寒门少年到上海首富

 

2016年,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三十年,这场大会的主角早已披着红围巾,站在大厦门口接待宾客。

他接待的宾客既有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也有来自商界的企业大佬,比如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更有从欧洲远道而来的企业家。

过了一会,他进去大会休息室拉马云出来,让他一起来接待即将到来的省长。

他甚至调侃马云:

你刚刚就像你是新娘,躲着不见客,我是新郎,站在外边接客。

这调侃引得一旁的马云哄然大笑,直说只有他敢这么说。

他,就是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被誉为中国巴菲特。

2007年,复星国际上市,郭广昌以362.3亿身家首登福布斯富豪榜,成为上海首富。

2021年4月6日,郭广昌以身价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4亿元的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380名。

然而,在30年前,他只有3.8万,和一群同甘共苦的兄弟。

对读书的偏执

 

1967年,郭广昌在浙江东阳一户普通农民家庭里出生。

父亲是个石匠,母亲是个菜农,郭广昌上头还有两个姐姐,一家五口全靠两个大人那一点微薄收入。

由于家里穷,父母担负不起孩子读书的费用,便让三个小孩在家跟着妈妈做农活。

两个姐姐比较懂事,知道爸妈艰辛,自然也就无声无息地接受了这一安排,可郭广昌却宁死不从。

整天跟父母闹,“为什么别人可以读书,我为什么不行,我哪一点不如别人?”

那时的他,并不知道桌上的饭菜,是刚刚妈妈上娘家借来的钱买的,他也不知道,此时的爸爸为了家里生活,正在外地工地上搬砖。

他只知道,别人有的东西,他也要有。

可他的“胡闹”并没有换来爸妈的关注,为了表明自己想读书的决心,郭广昌有段时间不愿吃饭,谁叫他吃饭,他就骂谁。

姐姐喊他去拔猪草,他也不情不愿地。他很怕自己一辈子只能跟猪草过活。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背着布包,蹦蹦哒哒地去上课,郭广昌就偷偷跟在他们后面,企图混进去课堂听课。

可每次总能被学堂老师抓到,而在人群中识别出郭广昌很容易,别人都是背着包,就他两手空空,只攥着根猪草。

哪有人拿猪草来上课,快回家帮你妈拔猪草吧!

老师这番话深深刺痛了郭广昌,郭广昌转头就把气撒在了父母身上。

郭爸看到郭广昌如此爱读书,心里暗暗发誓,要多赚点钱,给孩子付学费。

可在那个年代,钱等于镶在石头缝中,特别难拿,也特别难赚。

一天,郭爸的工程队接到一个爆破任务,本来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结果紧急关头,雷管不够,只剩下一堆快被丢弃的旧雷管。

工程队的人心生怯意,很多人都纷纷摇头放弃,可郭爸坚持要完成,对他来说,如果中途放弃了,这笔工钱很可能就打水漂了。

为了拿到这笔钱,郭爸打算赌一赌,也许成功了,可谁料,旧雷管生锈阻塞了导火索,炸药起了作用,等到郭爸反应过来时,他的右手已经被炸得血肉模糊,再也不能到工地上揽活了。

郭爸一倒,郭家的半边天瞬间崩塌。家里的妈妈、姐姐蹲在郭爸旁边哭得泣不成声,郭爸把刚刚得来的工钱塞给郭广昌,说:“快去交学费”。

后来,郭广昌成功地入学,而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残疾的父亲四处找活,最后终于有家企业收留他,给他一份看门的工作。

两个姐姐为了补贴家用,也都进了生产队,妈妈依然在菜地里干活。

家人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唯一读书的郭广昌身上,郭广昌也没让他们失望,特别爱学习,成绩经常在班上排第一。

到了初中,时代越来越好,许多学校开始设置图书室,图书多是学校毕业的校友捐的。

郭广昌的学校也有,因而除了平时完成课程作业之外,学校的图书室是郭广昌最喜欢去的地方。

别人一下课就去空地玩球,而郭广昌直径奔向图书室,郭广昌阅读的内容很广,从经济到文学,他都感兴趣,小小年纪就对时间哲学格外入迷。

当然,图书室里,最吸引他的还是那些记载浙商打拼的历史史料,郭广昌读了一遍又一遍。

从那之后,一个创业种子就在郭广昌的心里埋下了。

放弃中师,考上复旦

 

初中毕业后,郭广昌的分数能够读一所好高中,可郭爸郭妈觉得郭广昌该学的都学到了,没必要再往下读了,费钱费力。

他们觉得老师职业稳定,妥妥的铁饭碗,建议孩子考个中等师范学校,尽快毕业,做个师范老师,拿一份稳定的工资。

而且当时地方为了鼓励年轻人留乡支教,出台政策,考上中等师范学校不需要交学费,还可以得到一笔补助金。

郭广昌一直对爸爸当年被炸伤的事情耿耿于怀,他自认为是自己的无理取闹,害得爸爸要铤而走险,一直觉得亏欠爸爸。

所以在爸爸要求他考中师时,即使他内心想读高中,他还是答应了。

不负众望,郭广昌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郭妈高兴得不行,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小菜,庆祝了一下。

全家人都沉溺在幸福中,只有郭广昌闷闷不乐,这份录取通知书对家人来说是福音,对他来说是烫手山芋。

考上了中师,就意味着以后郭广昌只能在家乡当个乡村教师,可郭广昌志不在此,她想要走出去,想要读高中读大学。

经过一番纠结,半夜郭广昌趁家人不注意,悄悄卷走了自己的竹席,背了十几斤米到浙江省重点中学东阳中学。

当时郭广昌考取中师的分数远远高于东阳学校录取分数线,于是被破格录取了。

父母自知已成定局,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支持郭广昌的“无理取闹”。

放弃了中师,选择去上高中,学费又成了问题。

为了给郭广昌赚学费,两个姐姐花五天时间编了50双鞋,拿去集市卖,将赚来的钱一部分给郭广昌交学费,一部分拿来换了两斤猪肉,回家炒梅菜干,给郭广昌带去学校当口粮。

高中三年,郭广昌的三餐都离不开梅菜干,吃完了就回家再拿一瓶。

就这样,郭广昌熬过了艰难的三年,198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

那时,他十八岁,第一次感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进入复旦大学后,他选择了读哲学专业,这也是他初中念念不忘的事情。

对于他这个选择,大家都说他傻,复旦大学最出名的就是理科,而郭广昌好不容易考上了,却选了个冷门的哲学专业。

他却说:

在哲学系的学习教会了我思考和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哲学学习要求多读书,而且是没有限制的阅读,这让我对社会、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涉猎和理解,让我有了更多对个人、对社会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在复旦,郭广昌依然埋头苦读,成绩名列前茅,但他也爱上了运动,喜欢骑着自行车。

从小地方来到大上海,郭广昌对上海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充满好奇,空闲时便骑着自行车到处看看。

两次自行车之旅

 

大二暑假,郭广昌没有回老家,他独自骑着自行车一路北上。

途中没钱住旅店,他就在街边的小亭子蹭睡,好几次被保安赶走。

一路上的吃食,全依靠他袋里的干粮和水壶。最后历经半个月,磨坏了自行车,累垮了身体,郭广昌终于到了北京。

来北京时雄心壮志,抱着一股“自行车在手,天下我有”的气概,可到了返程,郭广昌却蔫了,他可不想再骑自行车回去上海了。

可身上又没钱咋办?思来想去,把自行车卖了,换一张车票。

可买自行车的钱不够买到上海的车票,郭广昌看了看手里的地图,最后决定到青岛转车回上海。

到了青岛,郭广昌买完回上海的车票后,还剩点钱。

用这点钱买顿饭吃,不够,在车站附近小卖部兜了一圈,最后郭广昌买了两瓶“青岛的特产”青岛啤酒。

那天,郭广昌坐在码头,等着车开,一口一口的啤酒灌下肚,越喝郭广昌越觉得青岛啤酒真不错。

那时,他觉得恐怕青岛啤酒就是人间美味吧。回到上海后,依然对青岛的啤酒念念不忘。

而这时,又有三个人从浙江考上了复旦,成为遗传工程系的新生,他们分别是台州的梁信军、湖州的汪群斌和范伟。

与郭广昌一样,都是浙江人,但这时他们并不认识。

大三寒假,郭广昌领着十几个同学一起骑自行车,一路南下,从上海到海南。

这样,郭广昌就算是把中国的北方和南方摸索了一遍,一路上他仔细地观察周边的发展,细细揣摩其中的商机,更加坚定创业的决心。

但他觉得时机还未到,他想再在学业上打磨几年,再出来创业。

于是,1989年,大学毕业的郭广昌考取研究生,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后,郭广昌被留校工作,在校团委当一名教员。

同时,郭广昌三个老乡正式步入大三,复旦计算机科学系又来了一个美女新生谈剑。

郭广昌作为优秀学长,例行给新生做了一场讲座。

那时的郭广昌一心只想着搞事业,从没想到,之后会有这个女生来一段甜蜜的恋爱。

名牌大学出身,又握着铁饭碗,这份工作别提多体面了,然而郭广昌“身在福中不知福”。

外面创业风席卷全国,各个仁人志士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同龄人史玉柱在珠海成立了“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喊出了“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的口号。

比自己小两岁的雷军,也已经加入创业圈了。

这让坐在办公室的郭广昌心里一阵难受,他坐立难安,他也想要去“凑凑热闹”。

正在他郁闷之际,三位老乡毕业,梁信军也被留校工作,也进了校团委。

这时两个老乡才算正式见面,由于是老乡,再加上梁信军也有个创业梦,两个人特别投缘。

后来,1992年,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25岁的郭广昌离开了校团委,拉上同事梁信军一起创业。

他们拿着3.8万积蓄,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公司名字正取自他们两个人的名字。

复星五子的分裂

 

公司成立之后,郭广昌和梁信军靠着替别人做市场调研赚钱,他们的第一桶金就来自台湾元祖食品,30万块。

30万还不算最多的,真正打开郭广昌财路的是1993年一次饭局。

那是梁信军组织的,邀请了以前自己学院的学术老师和校友一起谈生物制药。

 

(梁信军)

 

郭广昌虽然听不懂,但郭广昌觉得这可能是一次机会,身边几乎很少见到生物制药的创业人才。

为了确保这条路可行,梁信军拉来了同系的汪群斌和范伟,计算机科学系的谈剑正好毕业,也加入了广信。

因为现在广信不止郭广昌和梁信军两人,于是郭广昌将广信改名为“复星”,复旦之星的简称。

经过多方调研,郭广昌决定研制乙型肝炎诊断试剂。

一年后,此产品研制成功,通过质检,推向市场,复星一下子赚了一个亿,坐稳了沪上生物医药领域的第一家民营高科技公司位置。

郭广昌借此机会,推动复星上市,上市当天快速募资3.5亿。

到了这里,手底下的人都以为可以休息一会了,结果郭广昌一声令下,进军房地产领域。

梁信军提出质疑,“不是刚入医药吗,怎么又开始搞房地产?稍微让大家休息一下吧。”

你要修你的屋顶,得选阳光灿烂的时候,一定要在企业好的时候,那时如果你懈怠了,风雨来的时候你就完了。

对郭广昌来说,既然走上创业道路,就不可能会有停下的时候,得不断匀速前进,才不会被对手赶上。

无论创业得何种地步,都要随时保持强烈的饥饿意识,要随时保持进攻状态,这就是竞争时代的自然现象。

至此,郭广昌手握生物制药,脚踩房地产,复星的资本市场一下子拓开了。

但郭广昌仍不满足,他又进一步运作自己的资本市场,又以收购、投资的方式进入其他行业,强大的“复星系”一点一点被喂饱,逐渐强大起来。

医药、地产、钢铁、零售、证券、保险、休闲旅游、体育、矿产、黄金珠宝、餐饮、酒饮、信息、物流等诸多领域,都有复星的影子。

2007年,复星国际上市,郭广昌以362.3亿身家首登福布斯富豪榜,成为上海首富。

复星走到了巅峰,复星五子的关系也走到了尽头。

2013年,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范伟退出,辞职理由是“身体健康问题”,当时范伟44岁。

四年后,郭广昌的创业死党梁信军发布“致复星同学们的一封信”,辞去工作,就此告别奋斗了25年的复星。

而郭广昌也与谈剑离婚了。

复星五子,最后只剩下郭广昌和汪群斌,当年的复旦江湖,如今已经四散。

梁信军走时,郭广昌给他留了一封信,说:

我们都是过客,你是过客,我也将是过客,大家都将是过客,但我们共同的希望就是,让复星的事业走得更远。

如今的复星,依然在大肆建造自己的资本江湖,郭广昌也迎来了爱情第二春,与师妹王津元结婚,育有三个孩子,爱情事业家庭双丰收。

 

(郭广昌和王津元)

 

在接受《遇见大咖》采访时,记者一路跟着郭广昌团队来到法兰克福,一下车,郭广昌就发信息跟王津元说:

老婆大人,我到法兰克福了。

他在外面呼风唤雨,回到家替妻子孩子遮风挡雨,可惜,前妻谈剑,只是他的风雨。

对此,你怎么看呢?

 

许多人眼中的富二代,就是那些亿万富豪的儿女。不过红星美凯龙的老板车建新却有不同的看法。作为一个水泥匠的儿子,他却说自己是富二代。车建新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所以他17岁就出来做木匠,靠着借600元起家,才有今天资产900亿的红星美凯龙。

车建新说从父母身上,他学到了勤奋、朴实、正直等品质,这些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所以他说自己是富二代。

车建新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开始学习做木匠。做了四年的木工之后,他才借了600元,开始自己创业。当时车建新的妹妹车建芳也跟着他一起干。车建新带着几个小伙伴开了一家叫做青龙木器的小作坊,车建新负责做家具,妹妹车建芳就骑着三轮车负责送家具。

当时主要的客户是常州的几个大商场,车建新靠着这个小小作坊积累了一些资金。两年多之后,他自己就在常州开了第一家家具商店。当时刚好是中国经济开始发展的时候,人民的钱袋子已经鼓了起来,但是商品的生产还没跟上。很多的时候都是有钱没地方花,车建新捉住了市场的契机,加上他又非常懂得经营,他的商店生意非常红火,几乎是日入斗金。

当时车建新的订单已经排到半年之后,可见生意的红火。于是他开始考虑要扩大自己门店的面积。车建新发现市区的租金非常高,而且家具属于比较低频次的商品,于是他在常州的郊区租了一大片空地,扩大了家具店的面积。三年之后,车建新手里已经有200多万的资金。从600元起家,到200万的身家,车建新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要知道当时万元户是非常稀有的,车建新这时候已经是算是大富豪了。

随后他投资了100多万,建立了常州的第一家家具专卖店,店面就叫做红星。最早的时候门店只卖自己的生产的家具,后来也开始销售其他品牌的家具。红星专卖店人流非常旺,许多商家不惜花重金要求入驻。车建新由此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靠着分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车建新在不久之后,开始进军南京跟无锡。无锡是江苏的经济重镇,南京又是省会,这两个地方的门店一开,红星的影响力更大了。之后的5年,车建新把这种模式复制到了江苏各地,开了24家门店。到了1996年,当时小小的青龙家具厂已经变成了红星集团。

不过这个时候车建新的24家门店却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车建新跑到外国去考察了沃尔玛跟麦德龙等商店。回来之后,他就卖掉了大部分的门店,然后把剩下的5家门店的面积扩大了几倍,他开始建立一站式购物的门店。这个创新之举,果然让红星的年度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

2000年,车建新带着红星来到上海,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车建新觉得红星这个名字太土了,不利于在上海的发展,于是把卖场改名为红星美凯龙,并且沿用至今。如今车建新已经在全国拥有超过了200家红星美凯龙门店,公司同时在A股跟港股上市。

车建新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老板,他不喜欢别人叫他车总,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车车。车建新的两个女儿也非常漂亮,而且目前都是事业有成。车建新的大女儿车一鸣在美国学习金融,随后去了郭广昌的复星工作了两年。在2013年车一鸣回来帮助父亲建立了电商的团队。目前车一鸣是电商部门的副总裁。

车建新的二女儿车有霞,之前在外国留学,回来之后曾经在红星美凯龙工作,随后又出来创业,创办了一款叫做寓上的家具APP。

车建新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他非常喜欢看书,他说自己已经看过了几千本书。他每次去出差,一上飞机就马上捉紧时间看书。可能对于他这样的大忙人,只有在飞机上的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

17岁穷到去做木匠,妹妹骑三轮车帮他送家具,他却说自己是富二代,车建新是中国最另类的富豪之一。

 

 

 

 

“闲不住”的马云2019年9月10日将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2020年股东大会后不再担任阿里巴巴董事会成员,继任者张勇和合伙人机制是马云“退休”的底气吗?

全文7485字,阅读约需15分钟

 

 

▲马云

“这是我深思熟虑、认真准备了10年的计划,今天得以实现”。马云在9月10日9点10分,马云通过邮件发了一封公开信。

这一天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54岁生日,是阿里巴巴19周年,也是是教师节。这一天马云的新名片公布,首要职业为老师。马云老师在公开信宣布,在阿里巴巴20周年(即2019年9月10日)之际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逍遥子)将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

“我从今日起会全面配合张勇,为我们的组织过渡做好准备。在2019年9月10日之后,我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东大会”。马云在公开信中说。

马云认为,“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我认为这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决定”。

关于马云自己未来的发展,他说,“我还有很多美好的梦想。大家知道我是闲不住的人,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为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外,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

1999年9月10日,马云联合“十八罗汉”创立了阿里巴巴,作为阿里巴巴创始人,5年前卸任阿里巴巴CEO一职,2019年将卸任董事局主席,他逐步退休的底气何来?

━━━━━

继任者张勇

 

加入阿里巴巴11年的张勇将成为马云的继任者,未来将一肩挑起阿里巴巴CEO和董事局主席。

9月10日,马云宣布,一年后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将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张勇加入阿里巴巴已经十一年,自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以来,展现出了卓越的商业才华和坚定沉着的领导力,连续13季度实现阿里巴巴业绩健康持续增长。他具有超级计算机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坚信使命愿景,勇于担当,全情投入,敢于站在未来创新设计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马云如此评价张勇。

“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我认为这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决定”。马云说,这几年他和张勇的合作配合经历,让他对他和他领导的新一代阿里巴巴领导团队充满信心。

同时,马云提及张勇当选他被评为中国2018年最佳CEO排名第一,“这份荣誉当之无愧”。

新京报记者发现,今年7月,界面联合今日头条等媒体评出了2018中国最佳CEO,张勇位列第一。

对此,张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这个话题不太好讲,最近几年如果指名道姓选一个的话,我比较欣赏微软的Satya Nadella。他跟我一样,担任CEO时间不长。他上任以后做的一些事情,比如对微软的改革,在云计算新阶段的改革,我觉得是非常不错的,是继往开来的,是开创性的”。

“我觉得最终还是要让一个企业发生本质的变化,CEO不是一个manager,一定要因为你而让这个企业有所不同”。张勇说。

资料显示,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张勇曾在上海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工作;盛大上市后加入,担任CFO一职。张勇拥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士学位。

2007年8月,张勇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淘宝网首席财务官,参与设计淘宝商业模式,帮助淘宝在2009年年底实现盈利;2009年3月,张勇接手处于困境的淘宝商城,2011年独立成立天猫。张勇出任天猫总裁,一手打造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2013年9月起,张勇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OO,负责业务运营,带领公司向移动转型。张勇重新设计了淘宝的商业模式,随后力推全集团“All in无线”,使手机淘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商平台,完成了阿里巴巴从PC端转向移动互联的基础。

他还参与建立物流平台菜鸟网络,并打造天猫国际、盒马。此外,张勇还主导了阿里巴巴对苏宁云商、海尔电器、银泰商业和高新零售等多项重要战略投资,以及收购饿了么。在阿里内部,张勇被认为是,“在高速路上换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机换成了波音747”。

2015年5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张勇接替陆兆禧出任集团CEO。至今三年余。

对于张勇接棒,马云当时给出的理由是,未来5年阿里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平台销售过1万亿美金的公司,而把握未来的最佳方法是开创未来。“我们永远相信年轻人会比我们更能开创未来”。事实上,张勇此前在阿里巴巴担任的职务恰恰是COO。

在张勇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期间,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多种迹象表明马云逐步放权给张勇,对其充分信任。比如,今年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张勇把最终收购结果告诉马云,马云并未参与该并购的任何谈判。如今,饿了么CEO张旭豪担任张勇特别助理一职。

阿里巴巴的张勇色彩越来越浓了。

另据《中国企业家》报道,2017年年底阿里入股高鑫零售,花了224亿港元。而收购的主角之一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到现在都没见过马云,从始至终交流对象都是张勇。

关于如何说服马云,张勇透露,马云好说服也不好说服,说服的方式有很多种,“你还是要鲜明地表达你的观点,但是我觉得有些东西,他还是非常信任的,因为毕竟在业务上的抉择,他还是非常信任我的”。

马云有充分的理由对张勇信任。

在张勇担任CEO的三年间,阿里持续高歌猛进。最近公布的2018财年财报显示,阿里营收增幅达到58%,创下了上市以来最高增速。

张勇对阿里巴巴使命的定义是,“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张勇曾提出,阿里巴巴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GMV达1万亿美元,远景目标是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1000万盈利小企业、创造1亿就业机会。

━━━━━

马云“退休”的底气是什么?

 

除了由“最佳CEO”张勇接班,马云退休的底气还有什么?

“这是我深思熟虑、认真准备了10年的计划,今天得以实现,要感谢阿里巴巴合伙人的认同”。马云在公开信中说。

马云认为,这标志着阿里巴巴完成了从依靠个人特质变成依靠组织机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业制度升级。

马云曾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初提出,要让公司能够持久发展102年。提出未来的阿里巴巴必须要有“良将如潮”的人才团队和迭代发展的接班人体系。

“我们知道谁都不可能陪伴公司102年,公司持久发展靠的是治理制度、文化体系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公司不可能只靠几个创始人,更何况我深知从能力、精力和体力的角度,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担任公司的CEO和董事长工作”。马云说。

10年前他开始问自己这个问题,如何保证马云离开公司以后,阿里巴巴依然健康发展?

他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才能解开企业传承发展的难题。为公司未来负责也为自己负责,应该让公司里更年轻、更有能力和才华的人来担任领导工作。

“事实上,自2013年我交棒CEO开始,我们已经靠这样的机制顺利运转了5年。”马云在公开信中表示。

2013年1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架构调整,成立25个事业部,由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代表集团分管相关联的事业部。

5天后,马云宣布卸任CEO。他表示,卸任后担任董事主席的职责是负责战略决策等非执行性工作。

“从今天晚上十二点以后,我将不是CEO,从明天开始,商业就是我的票友。”2013年5月10日,在淘宝十周年庆典的舞台上,马云正式将CEO一职交给了陆兆禧。自当日起陆兆禧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新任CEO,马云专任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他未来将从事环保和教育事业”。

从淘宝一拆三到阿里七剑,再到如今,阿里巴巴曾多次调整公司部门组织架构,以适应新的业务发展。而马云卸任CEO后,业务不断细化,分散放权,提拔新人。

2016年11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宣布一项真正对阿里巴巴未来产生影响的变革,即“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概念,随后2017年1月,阿里巴巴组织架构再变革,多项人事任命围绕“五新”展开。

数月后的2017年7月11日一早,马云罕见向阿里系全员发送邮件宣布成立“五新”执行委员会,成员囊括阿里系主要业务线负责人,张勇担任主席,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出任副主席。

2017年7月11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五新执行委员会”,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出任“五新”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其他成员包括:童文红、邵晓锋、王帅、张建锋、赵颖、倪行军、吴泽明、蒋凡、万霖、靖捷等,其中有多位阿里资深员工。

马云表示,今天的阿里巴巴最了不起的不是它的业务、规模和已经取得的成绩,最了不起的是创建的新型合伙人机制,独特的文化和良将如潮的人才梯队,为公司传承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他认为,合伙人机制创造性地解决了规模公司的创新力问题、领导人传承问题、未来担当力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

━━━━━

退而不休的001号员工马云

 

今天马云的新名片显示,马云,老师、中国浙江杭州佬、阿里巴巴001号员工、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一号公益志愿者、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会主席、马云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乡村教师代言人、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席主席、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全球董事、联合国青年创业和小企业特别顾问、联合国世界父女峰会联席会议联合主席。

如今这位001号员工正在逐步抽离阿里集团,不休息地投入下一城战斗。

2013年1月,马云宣布卸任阿里巴巴CEO一职。

当时他在接受《时尚先生》采访时,2010年开始,经历了支付宝、淘宝商城多场风波后,马云身心疲惫。“还有自己身体不好,还有家人,我花了很多时间去陪家人”。

5月10日,马云宣布陆兆禧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

时任《时尚先生》主编李翔在围观马云卸任CEO的感受中写道,“即使真有一天,阿里巴巴需要马云像张忠谋重掌台积电、柳传志再管联想集团那样出山,那谁也不能(更没必要)拦着他啊,只要他愿意”。

这一判断很快得到验证。尽管交棒时,马云曾言信任陆兆禧,再也不会回来,但发生了变化。

2015年5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张勇接替陆兆禧出任集团CEO。有业内人士称,陆兆禧“下课”与其在无线业务,尤其是来往的失败有关,后者动用了马云的诸多资源。不过,目前官方并未证实。

2018年9月10日,马云宣布明年此日由张勇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他说,“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我认为这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决定”。马云说,这几年他和张勇的合作配合经历,让他对他和他领导的新一代阿里巴巴领导团队充满信心。

但马云依然“退而不休”。除了披露将阿里巴巴传承下去,马云还披露了自己未来的发展。

“大家知道我是闲不住的人,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为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外,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

马云承诺,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

在此之前的9月5日,马云在阿里公益日教育论坛最后一个做了分享。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他并没有脱稿,而是拿着提示板。他表示,因为曾经从事教育行业,让其在阿里巴巴的发展过程中受益匪浅。未来几年,他会回到教育(行业),把所有精力和想法放在教育里面,而他认为这至关重要。

马云日前在演讲中称,对于商业,“我本来想玩两年,但做了20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发表类似的感慨,马云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里巴巴公司不归马云所有,而他的密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任新闻学院院长奥维尔·谢尔日前也曾表示,“商业不是马云的最爱”。

他还曾对媒体表示,后悔当初创立了阿里巴巴,被网友封为“悔创阿里杰克马”。而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最知名的互联网巨头之一。

随后,马云再爆金句:“但是今天没办法,谁让你把它搞大了,这是个责任!”

尽管即将卸任,马云仍是5家存续企业的法人代表。

而最新工商资料显示,支付宝(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人(以下简称“支付宝信息”)于8月29日发生变更,马云不再担任公司法人,由叶郁青接替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蔡崇信亦退出董事一职。

支付宝信息法人变更后,马云目前仍然担任法人的公司有21家,但存续运营的只有5家,分别为北京阿里巴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坤宝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云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杭州云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此外,马云仍担任47家公司的高管职务,以及25家在营业公司的股东。

马老师的下一城,将不停息。

 

━━━━━

八个瞬间看尽马云30年

 

在“周一见”的大日子来临之时,新京报记者为大家选取了8个瞬间,一起见证马云与阿里巴巴近30年来的高光时刻,enjoy~

1、数学只考1分的“学渣”终上大学,毕业后成了英语老师

 

▲1988年,马云与外语系师生的毕业照

1988年,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这个连考高中都考了两次,数学成绩曾是21分的男孩,因为用英语回应父亲的责骂导致父亲没听懂后,觉得过瘾,开始拼命学习英语,13岁就骑着自行车带着外国人满杭州跑。

1982年,马云第一次高考,志愿表上填的是“北京大学”,数学成绩却只得了1分,复读一年,依然只考了19分,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的马云熬到了第三次高考,好不容易数学考到了79分,总成绩却又差了本科线5分。

谁知赶上当年杭州师范刚从专科升为本科院校,招生名额未满,破格提拔了几个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马云就是其中之一。毕业后的马云顺理成章走上教师岗位,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一干就是7年。

2、中国黄页——马云创业生涯首遭挫折

 

▲1996年,马云在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诞生于1995年4月,31岁的马云自掏腰包7000元,又向亲戚借了2万元,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的海博网络,主打产品就是中国黄页英文网站。

由于是面向海外网友,网站首页的黑色背景上运用了一些中国元素,包括琉璃瓦顶以及篆体书写的“中国黄页”,并称主要目的是“传播中国新闻和中国商业信息。”

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网站, 是中国第一个提供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的网站。1997年,中国黄页与杭州电信合作出现裂痕,33岁的马云和团队集体愤而辞职,马云自称这是他创业生涯中遭遇的第一次挫折。

3、英语老师的一次美国之旅,改变了中国互联网

 

▲1999年,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合影

1999年秋天,马云和17个年轻人凑了50万元在杭州湖畔花园创业,推出了英文全球批发贸易市场阿里巴巴,而这一群笑容灿烂、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也就是后来被称为“18罗汉”的阿里巴巴创始团队。

而这个事后被无数人描摹猜测的创业契机,来自于英语教师马云的一趟美国之旅,在西雅图他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意识了这一国内空白市场的巨大潜力,随即大胆创业,定位成小微企业的服务商。在成立之初马云便宣称:“我要改变世界。”

同年5月,主营软件和图书的B2C网站8848在北京成立;8月,哈佛商学院毕业的邵亦波和谭海音把美国eBay的C2C模式引入中国,成立易趣;11月,曾经的北大学生会副主席李国庆仿照电商鼻祖亚马逊创办了当当网,开始网上卖书。

此后,几家激烈交锋、硝烟四起,后面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

4、这个男人首次将光棍节变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

 

11月11日,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甚至略带自嘲的“光棍节”,但因为互联网,因为阿里巴巴,这一天变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

2009年,负责第一个“双11”的人是张勇,天猫那时候还叫淘宝商城。11月的南方进入深秋,北方进入冬季,衣物装备都需要加厚,便选定了这一天进行活动促销,当时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让消费者每年好好玩一次”。

首届“双11”,只有27个品牌参加,但“双11”的GMV却高达5000万,当年淘宝全年GMV仅为2083亿。正是这一年,淘宝首次首现收支平衡,淘宝商城B2C之路定调。此后,2010年的“双11”销售额为9.36亿,2011年到了33.6亿,9年后,这个数据达到惊人的1682亿元。

5、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未来是年轻人的

 

▲马云卸任阿里巴巴CEO现场演讲

2013年5月,48岁的马云单膝下跪宣布辞去阿里集团CEO一职,哽咽地说着“相信年轻人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事实上,早在2009年,阿里巴巴的18罗汉中的11位辞去创始人职位,马云宣布阿里进入合伙人时代。此后,阿里巴巴的CEO经历了几次更替:2013年3月,阿里集团董事局任命陆兆禧接棒马云;2015年5月,担子交到了张勇手里;2016年10月,井贤栋接任彭蕾任蚂蚁金服CEO……马云则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

那时候,48岁的马云认为自己“不再年轻”,下一代更有运营好互联网生态系统的优势,更可取的方法是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而马云自己,则将精力更多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玩心”渐重。

6、阿里巴巴退市再上市,马云成中国首富

▲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

▲2007年,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

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敲钟,在选8名敲钟人的时候,马云对集团高管们说,“我们这些人上去露脸,多一次少一次都没有太大意义。应该选8位客户上去,他们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后来,2个网店店主、快递员、淘宝用户、电商创业者、网络模特和阿里巴巴云客服员工,以及来自美国的农场主皮特·维尔布鲁格,8个人最终站上了纽交所敲钟台。

事实上,早在2007年,阿里就曾在香港上市,马云还曾大摆上市满月酒,称埋下94年后再开封。但仅仅5年后,因为合伙人制度与香港联交所的制度产生摩擦,阿里巴巴选择退市。

直到2014年,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首日股价涨38.07%,市值一举达到2413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并造就了美国史上最大IPO。

 

由此,马云当时的资产净值达到218亿美元(约合1339亿元人民币),超过了王健林和马化腾,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

7、成立湖畔大学网罗创投圈翘楚

 

2015年,心怀教育梦的马云发起成立湖畔大学,并担任第一任校长。虽称是大学,湖畔大学的入学条件却大不相同,具体来说包括:创业三年以上的企业决策者,年度营业收入3000万元以上,需提供3年完税证明,员工必须30人以上。

此外,还必须有3位推荐人,其中一位必须是湖畔大学指定推荐人,即包括马云、柳传志、史玉柱、冯仑、郭广昌等一众大佬在内的9个校董、26位保荐人和四期的学员们。

由此可见,湖畔大学不是一般人能进得去的大学,放眼望去皆是创投圈翘楚。至今,湖畔大学已招收四期学生。其中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就是湖畔大学的学员,也是柳传志的女儿。

不过就在滴滴顺风车司机强奸杀人案之后的几天,程维和柳青公开道歉,一张名为“湖畔第四届”的微信群聊天截图显示:“刚看了滴滴的道歉信,心疼@柳青,请加油,会越来越好的!滴滴仍然是出行首选。”接下来为柳青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这张图随后在网上引起舆论发酵,柳青和湖畔大学学员都因此受到了质疑。

8、马云打太极:“天下武功,唯钱不破”

 

这个自诩为风清扬的男人,多年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功夫梦。2017年的“双11”,马云邀请李连杰、甄子丹等在内的众多功夫明星一同打造上映了20分钟微电影《功守道》。

这一被网友戏称为“有钱人的游戏”的电影,虽然宣称旨在传播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用公益的心借助现代商业手法来推动太极文化的发展,却仍没能挡得住“差评如潮”,不少人调侃马云很好地诠释了“天下武功,唯钱不破”的道理。

1988年大学毕业的马云,到今年正好30年。这些年,他不仅没被生意耽误,反倒是唱歌、拍戏、表演魔术、痴迷太极,样样不落。此外,支持乡村教师,也亲力亲为办学办基金,副业之多,让人怀疑“玩儿”才是他的兴趣所在。

这次,“对钱不感兴趣”、“天天梦想当老师”的马云能回到30年前的起点吗?

新京报记者 梁辰 陆一夫 唐亚华 刘素宏 编辑 陈维城 陈诗怡 苏琦

值班编辑 吾彦祖 花木南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股票行情(002057)

下一篇:参股券商概念(a股参股券商的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