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养老产业发展现状(社区养老产业概念股)

2023-06-13 17:13分类:震荡行情 阅读: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

近日,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如何直面老龄化进程,搭建多样化、多层次的“中国式”养老服务体系,再度成为讨论焦点。

3月5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应涵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扩大普惠养老供给,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和管理,研究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时间流逝不可逆转,个体也注定无法回避衰老。当前,全球社会步入老龄化已不可逆转,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9.8%;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4.9%。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3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1/4;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占比超过总人口的1/3。

直面老龄化,了解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如何作用于社会生活,事关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当前,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较短,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的特点。与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更大挑战。

整体而言,我国老龄化进程具有诸多“中国式”特点:一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问题严重,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尚不完备;二是老年人群体异质性强、需求层次多样;三是区域和城乡差异大,农村养老挑战严峻;四是具有体制和基层组织优势,多元责任主体发挥合力。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与国内高校首家老龄研究实体智库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式”养老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立足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积淀、老龄化进程、地区发展情况以及治理体系,探讨老龄化进程中,“中国式”特点、困境、挑战与机遇。

为什么我们需要谈论“中国式”养老?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式”养老带来的挑战是直观的也是复杂的。作为人口现象,老龄化将明显的改变中国的人口结构,而这种变化将会作用于微观个体、中观产业和宏观社会,并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

《报告》指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将面临家庭功能弱化、养老服务支付渠道不足、医疗照护需求攀升、农村养老服务少供给供短缺给、城市养老服务结构失衡等问题。

例如,人口结构将日益老化,家庭功能弱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城镇化率增长,我国家庭结构日益简化,老年群体与子女同住比例下降,我国老年人对社会的养老需求上升。

失能半失能人口规模扩大,医疗照护服务需求量攀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高龄老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人比重增加,对照护机构护工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适老化环境建设基础差,物理环境改造缺乏标准和深度。当前,我国的适老化环境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物理环境的适老化改造两大问题:一是缺乏权威、统一且完善的适老化改造标准;二是已经开展的适老化改造工作存在着改造不彻底、工作表面化的现象。

直面老龄化 积极把握时代潮流下的“中国式”机遇

挑战和机遇总是一体两面。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将会是“中国式”养老破解困局、繁荣发展的关键。

厘清“中国式”养老面临的挑战后,《报告》进一步从将从宏观政策环境、传统文化背景、老年财富积累、科学技术发展与养老产业融合五个角度对当下“中国式”养老可以把握的机遇进行梳理。

例如,政策环境方面。当前,老龄问题被视为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中国式”养老的发展将会长期持续处于一个较为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中,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这种政策机遇,就能将机遇催化为红利。

传统文化背景方面。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文化绵延数千年面,在中国的文化语境和生活情境下,家庭和社区还有其独到内涵。“中国式”养老毋庸置疑具有独到的家庭文化优势,而我们的“社区”亦异于西方,中国文化情境下的“社区”脱胎于传统邻里文化和乡土传统,是由众多家庭集汇而成的“扩大的家庭”,更接近于“社群”的概念。

老年财富积累方面。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若能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有效培育老年人口消费需求,就能及时把握机遇,充分挖掘未来老年人的消费潜力,促进“中国式”养老的蓬勃发展。

养老产业融合方面。《报告》对养老市场中的基础设施、服务机构进行深度调研发现,当前,金融、医疗、地产等跨领域在养老市场的合作已十分常见,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有机融合。

以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为例,近年来,中国平安已推出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代表支付方,整合与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相关的市场供应方,积累平台整合优势,形成“金融保障+健康管理+品质养老”的一体化模式,布局“金融+养老”“金融+健康”等产业生态。

平安的养老服务模式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基于金融产品积极布局“金融+养老”和“金融+健康”创新。在养老资金端,平安推出个人养老金、养老年金、税延养老险、商业养老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平安银行、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和平安基金积极参与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布局汇总。二是基于集团金融医疗科技整合优势搭建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国平安已经打造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 “保险+高端康养”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其中居家养老方面已经覆盖40余城,高端康养方面已陆续在深圳蛇口、广州荔湾、上海静安等一线城市落地颐年城项目,并针对新一线城市如佛山等推出"逸享城"项目。三是精准定位养老需求、提供专属定制化服务,不论是健康管理、高品质康养社区还是居家养老服务,平安始终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为广大老年群体提供高品质的养老解决方案。

老龄化进程仍在加速。锚定发展机遇的同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应把握窗口期,促进健康老龄化相关的科技和产业发展,强化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老年健康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养老服务发展阶段已由建立初期的“强机构”模式发展至当下的“高质量”模式。总体来说,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逐步明确,政策法规建设不断推进,养老服务多元化投入格局日趋形成,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我国养老服务政策制定也从注重家庭和个人责任转变到多元主体责任并重,从强调单一政策发展到注重综合政策体系构建,从侧重宏观改革到讲求精细发展。过去十年,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展望未来十年,会趋于成熟定性,迈向高质量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中国老龄化加速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潜力,但人口代际差异驱使市场节奏分化,养老产业正处在黄金时代的黎明。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政策重心在于整体产业补短板,与代际转换趋势不完全契合,产业发展节奏需分门别类仔细判断。具体来看,中国养老金体系日趋完善,养老金融市场大有可为;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市场时机未到,核心堵点是当前“50后”消费能力不足。需观察人口形势和政策方向,预计养老金融先行爆发,养老服务与用品将逐步完善。

中国老龄化加速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潜力,但人口代际差异明显,养老产业正处在黄金时代的黎明。

截至2021年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14.2%;联合国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8亿,占总人口18%,产业潜力巨大。但是,建国后三次“婴儿潮”具有代际差异:当前老龄人口主要是第一次婴儿潮“50后”,人口数量、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均不及第二次婴儿潮赶上改革开放时代红利的“60后”和“70后”,后者尚未进入老龄。因此我们认为,代际差异和代际转换的节奏将驱动养老产业细分市场发展出现分化。

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政策重心在于整体产业补短板。

养老产业大致分为养老金融、养老服务和养老用品三类。“十四五”规划将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养老服务”列为三大扩内需方向之一。养老金融重点强调老有所依,夯实养老财富储备,优化三支柱体系,助推财富管理发展;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篇幅最多,强调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等,补短板政策意图明确。

二三支柱发展迅猛,养老金融市场大有可为。

预计到2030年将有近10万亿增量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养老金融的核心是养老财富储备及其投资。公共养老金(第一支柱)覆盖率高但趋于极限,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发展快速,第三支柱方兴未艾,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后,催化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日渐丰富。综合来看,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养老金融市场到2030年将有9.6万亿增量资金。“60后”和“70后”群体寻求更高养老金替代率和更优质老龄生活,有充分养老储备需求。预计养老金融将迎来大幅成长,开启从地产到金融、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进程,为资本市场持续提供长线资金,从而助力有活力、有韧性市场的持续繁荣。

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市场时机未到,核心堵点是当前“50后”老龄人群消费能力不足。

从供给来看,老年用品发展滞后,养老护工、养老床位距离“9073”目标存在巨大缺口。但有效需求不足才是问题核心——当前老龄主力“50后”收入来源主要是基本养老金和子女收入转移,整体收入水平偏低,难以承担高品质老年用品和服务,无法推动市场有效扩容。参考日本“段阶一代”的养老产业发展案例,我们认为只有等到“60后”和“70后”完全步入老龄及其后数年,相关市场需求才会迅速增长。

整体产业静待花开,需要观察人口形势和政策方向,把握具体节奏。

养老金融增量可期,契机可能早于代际转换;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需要耐心,直到代际转换完成。养老金融方面,第三支柱发展初期,银行具有渠道优势,并占据养老账户这一关键枢纽,建议关注积极布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关注提供丰富养老产品、资管能力出色、提供综合康养服务的综合保险金融集团;关注养老FOF等业务保持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

风险因素:

养老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第三支柱参与率不及预期。

杨帆为中信证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师)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养老产业迎重磅政策红利。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明确将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方面提出要求及一揽子举措。

政策一出,资本市场养老概念股随即迎来一波上涨,万亿银发经济市场,正吸引着多方资本布局养老地产、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

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将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各地要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发展适老产业,推动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以及老年用品行业规范发展等。

政策一出,资本市场也有所反应。11月25日开盘后,A股养老概念多只个股上涨,到收盘时,同花顺养老概念板块中,有51只个股实现上涨,悦心健康等多只个股涨停。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也不容小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预计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另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亿,消费潜力将增长到106万亿,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曾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五年共计投入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民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加大普惠养老的服务供给。

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在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方面,《意见》提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

目前我国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约有4000万人,75%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凸显。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我国目前养老模式仍然以居家养老为主,但从人口普查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人口流动增强且家庭规模缩小。没有专业人员辅助,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生活质量无法很好保障,所涉及的家庭照护者数量也非常庞大。以此来看,我国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或将提升,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在养老地产、健康服务等细分领域,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抢滩布局。2006年就开始进入养老行业的宜华健康目前运营多个养老社区,公司随后还置出旗下全部地产业务,转型医疗大健康,拥有中高端养老公寓约3000套,公司还以7亿元的价格,将养老服务提供商亲和源集团纳入麾下,从地产商变身为医疗及养老企业。另一家上市公司恒锋信息旗下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66个,服务对象近5万人,年服务近90万人次。

保险机构也是布局养老产业的一大主力,大家保险集团董事长何肖锋今年6月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市场上已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的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为全国20余省市提供床位数超8万张。

校对 柳宝庆

 

 

 

养老行业

 

 

1、久远银海

公司是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理事单位、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DRGs质控中心合作伙伴、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企业。

 

2、创业慧康

公司医养软件产品主要基于多态智联医养结合平台与城市健康大脑,可提供社区智慧医养、全周期慢病智慧管理、社区家庭医生助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慢病区域管理等服务,可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从生理到心理,从康复到生活,从疾病预防到慢病管理及护理上的全方位照护服务。

 

3、恒华科技

公司围绕居家养老服务,应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研发了健康驿站(德胜卡)服务平台,链接政府G-企业B-家庭F,开展互联网平台运营推广,产品功能包括会员管理、用户消费、商家服务、慈善捐赠、双向评价等,在社区一公里服务半径内,为社区用户特别是居家老人提供便利、优质的生活服务。

 

4、海阳股份

推进医养结合,拓展多平台综合养老业务。海阳养老在江浙沪周边地区建有多所全方位养老产业,融合了 CCHC 模式和信息化的养老服务设备,通过康复护理系统、健康终端系统、机构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为老人提供全面的医养结合服务。

 

5、青鸟软通

公司主营业务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销售、开发、安装、技术咨询与服务,在 2012 年底涉足养老服务行业,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领先的专业化企业服务平台和领先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在养老领域公司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居家社区机构融合的融合式养老模式。

 

6、光宝联合

光宝联合主营基于无线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通过自主创新为电信运营商、政企用户和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增值服务、技术开发与运营等服务。近年来,光宝联合将业务开发至大健康领域,布局涵盖智能信息化的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通过‚云+端‛模式,将智能健康终端与大数据应用融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现代化健康检测和健康管理服务。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抄底价买车(抄底价股票)

下一篇:今天股市行情怎么样(今天的股市)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