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ipo申请中止(IPO申请终止审查)

2023-08-01 18:58分类:波段操作 阅读:

澎湃新闻记者 吴遇利

比亚迪半导体IPO审核被再度中止。

3月31日,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半导体”)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的相关规定,深交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在此之前,比亚迪半导体的IPO审核也并不顺利。

2021年6月30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公告称,拟分拆所属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深交所依据相关规定对比亚迪半导体报送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报告及相关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认为文件齐备,决定予以受理。

然而,仅一个多月后的2021年8月18日,比亚迪半导体因发行人律师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深交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2021年9月1日,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已出具复核报告,深交所恢复了比亚迪半导体发行上市审核。

2021年9月30日,比亚迪半导体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深交所又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2021年11月30日,比亚迪半导体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再度恢复其发行上市审核。

据比亚迪半导体于今年1月20日递交的招股书,其为半导体供应商,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 IC、 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自成立以来,公司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

2021年1-6月比亚迪半导体实现营收为12.35亿元,净利润为1.84亿元。

2018-2020年度,比亚迪半导体分别实现营收13.40亿元、10.96亿元和14.4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8511.49万元和5863.24万元。

来源:比亚迪半导体招股书

责任编辑:王杰

校对:丁晓

 

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告显示,7月29日,32家创业板IPO企业,15家科创板IPO企业的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

 

至于IPO被“中止”的原因则是这些公司聘请的证券服务机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主要涉及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和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

 

图片来源:企业上市

 

在以上IPO中止的47家企业当中,共有家4家半导体企业,其中包括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耐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招股书显示,拓尔微成立于2007年,专注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设计领域,主要产品是气流传感器ASIC芯片、MCU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马达驱动芯片、锂电池管理芯片,目前销售的产品达400余款,产品广泛应用于个人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网络通信、工业控制等领域。


产品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已经打入思摩尔国际、卓力能、汉清达、创维、海信、中兴通讯、烽火通信、TP-link、iRobot、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龙头厂商,并实现批量供货。

 

业绩方面,2019年-2021年拓尔微营收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分别为3.88亿元、8.09亿元、15.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0.59%。2021年营业收入创新高,突破15亿大关。净利润分别为1.42亿元、2.56亿元、5.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5.70%。2021年净利润同样实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高达134.32%,扣非净利润涨幅甚至更高,达206.08%。同期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5.14%、53.59%、58.83%,总体处于较高水平。

 

2019年-2021年拓尔微研发费用分别为0.37亿元、0.57亿元、0.79亿元,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比例为9.46%、7.10%、5.06%。研发费用率在逐年下降,是因为拓尔微的营业规模在快速增长。虽然2021年拓尔微的研发费用率仅达5.06%,但是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了37.62%。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拓尔微已获授权专利共 143 项(其中发明专利 52 项),拥有 13 项软件著作权和 93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拓尔微此次赴创业板IPO,拟募资22.47亿元,主要用于“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马达驱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锂电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实验中心项目”、“拓尔微电子产业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拓尔微实际控制人为方建平和陆鹏飞,二人通过芯恺拓尔控制拓尔微57.22%的股份。2018年至今,共完成三轮融资,首轮是中国投资前百强机构之一的基石资本完成的。

 

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龙迅股份成立于2006年11月29日,是一家专注于高速混合信号芯片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产品为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与高速信号传输芯片。

 

龙迅股份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主要用于多种高清视频信号的协议转换与功能处理,公司高速信号传输芯片主要用于高速信号的传输、复制、调整、放大、分配、切换等功能。公司已开发超过 140 款的高速混合信号系列芯片产品,多款产品在性能、兼容性等方面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根据 CINNO Research 统计,公司在 2020 年全球高清视频桥接芯片市场中销售额居于第六位,在 2020 年全球高速信号传输芯片市场中销售额居于第八位,公司也是前述各市场中排名前二的中国大陆芯片设计企业。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龙迅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5亿元、1.36亿元、2.34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3318.55万元、3533.39万元、8406.74万元。

 

 

不过,龙迅股份的净利润却严重依赖于政府补助资金。报告期内,龙迅股份获得的政府补助对利润总额的贡献分别为1790.06万元、2522.36万元、1191.43万元,其中2019年、2020年公司政府补助占各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49.93%、67.84%,占比较大。

 

龙迅股份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764.09万元、1029.16万元、7103.72万元。

 

另外,在毛利率方面,龙迅股份的高毛利率似乎也存有疑点。在招股书中,龙迅股份将晶晨股份、瑞芯微、思瑞浦、圣邦股份作为可比公司,报告期内,前述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平均值分别为45.08%、45.84%、49.01%,而龙迅股份则分别为61.97%、56.56%、64.53%,分别高出行业均值16.89个百分点、10.72个百分点、15.52个百分点,远超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107名研发人员,合计占员工总数比例为67.30%。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141.51万元、3,705.69万元、 4,923.6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05%、27.30%、21.04%。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龙迅股份获得境内发明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为54项),境外发明专利35项(全部为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00项,软件著作权73项。

 

龙迅股份此次科创板IPO拟募资9.58亿元,投建于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开发和产业化项目、高速信号传输芯片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以及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

 

但是,财报显示,龙迅股份2021年末的资产总额仅为3.31亿元,拟募资9.58亿元的规模,约为公司资产总额的2.9倍,存在超额募资的情况。

 

股权结构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陈峰先生(美国国籍),陈峰直接持股49.95%;邱成英系陈峰母亲,直接持股4.60%,陈峰直接和间接控制的公司股份比例为58.97%。

 

安徽耐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耐科装备主要从事应用于塑料挤出成型及半导体封装领域的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半导体封装设备产品主要为半导体全自动塑料封装设备、半导体全自动切筋成型设备以及半导体手动塑封压机。

 

在国内市场,公司目前已成功与通富微电、华天科技、长电科技等众多国内行业知名半导体封装企业达成合作。同时,在海外市场,耐科装备作为欧洲和北美地区高端塑料型材市场知名企业长期合作的极具竞争力的塑料挤出成型装备供应商,客户遍布全球40余个国家,服务于德国Profine GmbH、德国Aluplast GmbH等众多全球著名品牌,已覆盖62.5%的美洲FGIA协会塑料型材挤出产品认证会员公司及90.47%的欧洲RAL协会塑料型材挤出产品认证会员公司,具有广泛的客户基础。

 

2019-2021年,耐科装备业绩稳步增长,其中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652.71万元、1.69亿元、2.49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335.71万元、4115.18万元、5312.85万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674.05万元、3182.57万元、4506.75万元。

 

 

2019-2021年,耐科装备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2.29%、41.15%、36.16%,总体呈逐年下滑趋势。

 

2019-2021年,耐科装备研发费用分别为1,084.13万元、1,177.90万元及1,521.79万元。虽然研发投入金额在逐步增长,但是研发投入在营收当中的占比却在逐年降低,2021年已降至6.12%。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耐科装备已获得 67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为26项,实用新型专利为41项。

 

此次科创板IPO,耐科装备拟募资4.12亿元,投向半导体封装装备新建项目、高端塑料型材挤出装备升级扩产项目、先进封装设备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投入募资1.93亿元、8091万元、3829万元、1亿元。

 

耐科装备表示,公司半导体封装装备新建项目及高端塑料型材挤出装备升级扩产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80台套自动封装设备(含模具)、80台套切筋设备(含模具)、400台套塑料挤出模具、挤出成型装置和50台套下游设备的生产能力。

 

招股书显示,耐科装备股权相对分散,目前无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明玖、郑天勤、吴成胜、徐劲风、胡火根5人组成的一致行动人,分别持有公司6.48%、9.74%、7.32%、5.7%、9.47%的股份,合计直接持有公司38.71%的股份。

 

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芯电子成立于2012年10月,公司专业从事二极管芯片及元器件等高端半导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营业务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半导体产业链各核心环节,是池州市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之一,是行业及全国先进的半导体企业之一。

 

安芯电子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芯片、功率器件和半导体关键材料膜状扩散源的设计制造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机电、安防、网络通讯等领域。其中,功率半导体芯片是功率器件功能的核心,也是安芯电子的核心业务。

 

目前,公司3条芯片生产线,达到4700片FRD/FRED芯片、TVS芯片和万能STD等芯片的专业产能规模;在建1条自动化先进生产线,设计产能为360片/年。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安芯电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78亿元、2.57亿元、4.0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27.35万元、4551.01万元、1.05亿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芯电子拥有专利104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87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15项发明专利中,4项为继受取得,11项为原始取得。

 

安芯电子此次科创板IPO拟募资3.95亿元,主要用于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项目、研发中心提升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汪良恩持有安芯电子 10,946,900 股,占股本总额的35.99%;汪良美持有安芯电子 7,800,000 股,占股本总额的25.64%,二人合计持有 61.63%的股份。汪良恩和汪良美系兄弟关系,并于2016年3月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为安芯电子共同实际控制人。

 

更换证券服务机构后或可恢复

 

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由于保荐人或证券服务机构被调查而导致发行人IPO中止审核,发行人可根据规定更换保荐人或者证券服务机构,更换后的保荐人或者证券服务机构应当自中止审核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尽职调查,重新出具相关文件,并对原保荐人或者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文件进行复核,出具复核意见,对差异情况作出说明。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尽管全球通胀率连续上扬,二级市场表现低迷,导致2022年全球IPO活动放缓,但中国A股IPO市场,仍然显现出活力与韧性。

澎湃新闻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2年A股市场新挂牌上市公司428家(按照上市日期口径计算),上市数量虽不及2021年的524家,但2022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IPO融资额创历史新高,约5870亿元,同比上涨8%。

上会审核方面,2022年,IPO上会企业增加了近百家,被否企业数量仅减少两家。值得注意的是,“带病闯关”IPO项目遭遇高压审查,2022年A股IPO共有234家企业撤单,创9年以来最大撤回潮,前高为2013年的276家。

2022年A股上会审核情况,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科创板0单被否

澎湃新闻记者据交易所网站及WIND数据梳理发现,2022年(上会时间在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A股市场共有596家企业上会,524家获得通过,通过率达87.92%。而2021年同期,共503家企业上会,443家企业获得通过,通过率88.07%。也就是说,在上会企业增加近百家的情况下,A股IPO的过会率微降0.15%,几乎与2021年持平。

2021年同期,共有29家企业上会被否,被否率达5.8%。在上会企业总量增加的情况下,2022年A股仅27家公司上会被否,被否率4.53%,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上证主板5家被否,深证主板4家被否,创业板16家,北交所2家,科创板未有企业被否。

2022年A股27家企业被否,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具体板块来看,通过率最高的是科创板,130家上会企业,122家获得通过,通过率达93.8%。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在2021年同期8家企业被否情况下,2022年创造“0”家被否的新纪录。

2022年A股IPO上会通过率最高的是科创板,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被否率最高的是上证主板。上证主板共有53家企业上会,是首发上会企业整体数量最低的板块,最终,36家企业审核获得通过,5家遭到否决,被否率高达9.4%。

2022年A股IPO上会各板块被否率,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与被否率遥相呼应的是,上证主板取消审核企业数量最多,高达11家。而创业板取消审核6家,深证主板取消审核7家,科创板1家,北交所1家。

2022年A股26家企业取消审核,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深证主板则有66家企业上会,51家企业获得通过,通过率为77.3%,4家企业未通过,被否率达6.1%。

创业板上会企业数量高达230家,是首发上会企业整体数量最多的板块,最终,208家企业获得通过,通过率达90.4%。2021年,创业板仅8家企业被否,2022年审核趋严后,被否企业数量翻倍达16家,被否率为7%。创业板不仅是被否企业数量最多的板块,且贡献了2022年A股一半以上的被否企业。

A股市场共有596家企业上会,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北交所是IPO审核结果为暂缓表决最多的板块。A股共有24家企业首发上会的结果是“暂缓表决”,其中12家是来自北交所。北交所上会企业数量为124家,109家获得通过,通过率87.9%,北交所被否率不高,2022年仅2家审核未获通过,被否率1.6%。

24家企业首发上会的结果是“暂缓表决”,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澎湃新闻注意到,IPO企业首发上会获“暂缓表决”,并非意味着上市进程受阻。据澎湃新闻梳理统计,“暂缓表决”的24家企业中,二次上会通过率较高。2022年,除了3家尚未二次上会,一家二次上会待表决外,20家二次上会企业中,18家企业获得通过,仅1家被否,1家企业取消审核。

获“暂缓表决”企业二次上会通过率高,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海通证券2022年IPO撤材料数最多

此外,澎湃新闻根据Wind数据梳理,2022年内,IPO终止审查及终止(撤回)合计234家,创9年以来最大撤回潮,前高为2013年的276家。

2022年,创2014年以来最大撤回潮。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其中,创业板为撤单“重灾区”,高达115家企业撤回,占据总量近一半;深证主板24家撤单,上证主板20家,科创板27家,北交所48家。

2022年,IPO终止审查及终止(撤回)合计234家,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澎湃新闻注意到,高达200多单主动撤回IPO材料案例中,不乏企业“紧急撤单”的情形,如2022年初,青松医药在上会前,申请撤回申报材料,成为2022年首家IPO取消审核企业。此外,有望成为“燕窝第一股”的燕之屋,更是在上会前夜主动撤回了IPO申报。

撤否率的高低,考验的是券商投行执业质量。

澎湃新闻Wind数据梳理发现,2022年度,共有56家券商开展保荐业务。其中,4家券商保荐项目量在100家以上,中信证券保荐家数最多,高达177家;其次为中信建投,139家;海通证券为117家,民生证券为100家。

保荐家数前七的券商,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IPO项目撤材料数最高的为海通证券,高达15家;其次是中信证券,为14家;民生证券、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均撤单12家;中信建投为11家,中金公司为10家。

IPO项目撤材料数超过10家的券商,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值得注意的是,56家券商中,45家的撤回率在10%以上。

此外,上会后被否的29家企业,共涉及19家保荐机构,其中被否家数最多的为国信证券,共3单;其次,东兴证券、国金证券、西部证券、民生证券、中信证券、中天国富证券等均有2家被否。

整体来看,撤否率50%以上的券商高达11家,其中多数为中小型券商,因保荐项目数较少,均未超过7家,致撤否率居高不下。保荐家数在50家以上的中头部券商,撤否率在8%-20%之间波动。

而撤否率达100%的共有4家券商,包括申港证券、万联证券、国都证券、信达证券等。这4家保荐机构在2022年度内,仅有1单IPO项目且主动撤回,保荐企业涉及广东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索拉特特种玻璃(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五粮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

而IPO材料撤否率逐渐走高的情况,已引起监管关注。2022年11月底,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常态化开展投行内控现场检查,从“带病申报”、“一查就撤”、执业质量存在严重缺陷等典型问题入手,重点检查投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人员及保障是否到位等,促进保荐机构真正发挥“看门人”功能,为注册制行稳致远夯实基础。

2022年12月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对投行的执业质量设置了多个加减分项目,其中,IPO项目材料撤回成重点减分项目。

2022年年末,广东证监局向辖区券商投行部门下发了《广东资本市场监管动态》,该期为“撤否项目保荐机构执业问题通报专刊”,分析称保荐机构存在执业理念不适应等多方面问题,一是有的执业理念转变滞后,“带病闯关”心态犹存,急于“抢跑占位”;二是板块定位不准确,科技、创新、成长属性论证不充分;三是执业未勤勉尽责,核查把关不到位;四是资源保障存在不足,违规执业时有发生。

【年初至今 科创板和创业板已有8家公司的上市进程被标注为“终止审核”】财联社1月17日电,深交所官网1月16日晚间显示,终止对芯龙技术、宏远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这意味着,年初至今,科创板和创业板已有8家公司的上市进程被标注为“终止审核”,与资本市场暂时挥别。回查数据可见,2022年全年,科创板、创业板共有176家公司终止IPO。其中,创业板143家,科创板33家,平均每2天就有一家公司折戟。对此,资深投行人士表示:“对比往年来看,今年以来IPO的撤单数量仍处于正常水平。”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移动转售股票一览表(转售平台概念股)

下一篇:雄安概念龙头股一览(雄安概念股)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