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杨百万炒股赚了多少钱和杨百万炒股秘诀

2023-12-24 08:31分类:MACD 阅读: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

据新华社客户端6月14日晚消息,有“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怀定逝世,享年71岁。新中国证券史上这段关于“杨百万”的传奇画上了句号。

数月前,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杨怀定因并发症入院抢救,6月13日凌晨去世。“他生前说,自己已经轰轰烈烈活得很精彩了,离开时不想打扰大家。”其子杨钰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晚辈,自己也希望遵照父亲意愿,让其安静离开。

时势造英雄。30年的资本市场发展之路造就了许许多多时代的弄潮儿。杨百万就是其中之一。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A股市场的超级大户。“杨百万”被认为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参与国库券的买卖致富,后转战A股成“股神”。他号称中国散户第一人,体验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代股民的所有悲喜。

图片来源:视频采访截图

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

杨怀定1950年生,祖籍江苏镇江,原是上海铁合金厂职工。1988年春,国库券转让从7座城市开始试点,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开,还出现了异地差价。他凭借买卖国库券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杨怀定此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因为炒股盈利超过一百万,人称“杨百万”,更被一些媒体称作“中国第一股民”。据中国证券报,而他则自称“散户工会小组长”。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早亲历者、实践者以及见证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

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

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

第一个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的个人,

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

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

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

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聘为大学教授的人。

他的故事曾被包括美国《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等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广为报道,成为世界舆论关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重要话题。1998年,杨百万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评选为“改革开放20年20人”之一。

从2万到100万,投资国库券一战成名

据《财经杂志》,1988年,杨怀定从工厂辞职。在家待业阶段,他翻阅了很多报纸,在众多资讯中,发现了国债投资的机遇。1988年4月21日开始,国家开放了国库券交易。杨怀定认为这是一个投资机会,决定买入国库券。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1985年期的国库券开盘价104元,利率15%。杨怀定带了2万元,如果全部用来买国库券,一年的利息是3000元。如果存银行,利率5.4%,一年利息仅1080元。于是他果断决定2万元全部投资国库券。国库券账面价格有涨有跌,买进后,他内心忐忑,下午就迫不及待去交易所看行情,发现涨到了112元,于是他赶紧卖出,赚的钱比一年的工资还要多。值得一提的是他辞职前每月工资68元,一年也就800多元,而这工资年收入在当时已经算不错了。

天生有商业头脑的杨怀定想道:以104元买进的国库券,只要能以112元的价格卖出去,不就稳赚了?杨怀定表示,和普通商品一样,只要存在价差,就能够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方式来赚钱。于是利用这个方法,杨百万成功将业务拓展到了合肥、河南等地,把国库券不断地搬到上海。

考虑到安全问题,杨怀定专门请警察荷枪实弹来保护自己,引来《解放日报》刊登消息:上海出现第一例私人聘请公安人员当保安事件。解决了困扰在心中的安全问题,杨怀定买卖国库券的脚步更加轻快。

然而此时的杨怀定内心仍不踏实,他主动跑到税务局咨询买卖国库券是否要交税。根据相关条例,国库券是免税的,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据此认为杨怀定不需要为买卖国库券的收入交税,并且表扬了他主动报税的行为。经过此事,杨怀定的心中再无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买卖国库券的事业中。

从1988年4月到1989年,杨怀定赚了100多万元,“杨百万”从此声名在外。

收益率降低,转身投资股票 真正令杨百万一炮而红的正是1993年的上证市场,当时的整个市场气氛非常激烈,沪指更是从400点一路上涨至1500点,很多人都说这些大盘毕竟会涨到1800点,但是杨百万不这么认为,同时还劝告各大散户不要冲动,但是没有人听见他的话,纷纷听从那些股评家的大涨预言,最终大盘暴跌至1000点以下,而杨怀定早在1500点的时候就已经抛售完毕。这一次“股神”的名号响彻全国。

杨百万这个名字已成为一种象征

据中国证券报此前报道,杨百万是个普通人,是不平凡的时代成就了他,而他也幸运地成为这个不平凡时代的某种象征。

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陷入误区的散户朋友不断追究杨百万现在究竟身价几何,是否外号应改成“杨千万”、“杨上亿”了,或者猜测他是不是在某个股票上栽了跟头,亏损严重,身价缩水。记者认为这些都是不重要的。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关注的不是一个人之成败荣辱。重要的是,“杨百万”三个字已经成为一个历史转折时代的象征与缩影。而这一时代转折对于国家民族之未来、对于十几亿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希望,意义重大。

对于这个问题,杨百万曾经回答记者说:我到底有多少钱?肯定超过百万。但我不会说,反正这辈子够花了。他强调说:不管我赚了多少钱,我还是叫杨百万。这不是我自己叫出来的,这是广大散户股民赋予我的名字,也是那个时代的国家领导人叫出来的。哪怕有了一个亿,我还是“杨百万”。

杨百万知道自己这个外号的意义。“杨百万”并不只是表示个人的财富和身价,其中有更深的纪念与象征的价值。

除了时代赋予的机遇之外,杨百万取得成功并保持不败,也有其个人素质方面的因素,据记者观察,他极其勤奋,努力学习,特别是始终保持着清醒和理性。名满天下而不失平常心,这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他说,他经历市场近二十年,从不参与坐庄,始终保持一个散户的本色。

虽然近年来他行事低调,不再频繁地在报刊上写文章指点江山,也很少接受记者采访,但在这两年股市大起大落中,他总是选择在一些重要的转折点上向散户发出提醒和警告。他说,经过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自己已经完成了从一个投机者到理性的投资者的蜕变。

这位新中国最早的职业投资人曾说,对于他而言炒股已经不是一种生存需要,不是职业,所以他从来没有过退休的打算。如今,这位传奇人物悄然离世,实现了他将股市投资作为“一生事业”的梦想。

杨百万的经历,值得投资者们揣摩。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新华社、中国证券报、《财经杂志》等

责编:赵惠

本文来自【河南广电-映象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2021年6月13日,素有“中国股市第一股民”称号的杨百万去世了。相比于本名“杨怀定”,“杨百万”这个名字更为众多的中国人所熟知。

就连人家自己印的名片,也写着“杨百万”这个名字,所以,咱的文章也管前辈叫“杨百万”。

杨百万去世时,享年71岁。就目前的人均寿命来说,71岁的年纪并不算大,着实遗憾杨。

杨百万从1988年开始,炒国库券。1990年开始,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陆续成立,杨百万的财富积累过程,和我国股市的成长历程相吻合。

中国股市前进的车轮不会停止,资本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杨百万的炒股经验,对普通人很有借鉴意义。我们能从他的炒股经历学到什么?

一、不拒绝新生事物,有敏感性

搞第二职业这事儿,人家杨百万夫妻早在30多年前就做了。杨百万当时在一家公司做仓库保管员。他们两口子感觉这点工资不够花,于是就搞了第二职业,赚起了外快。

杨百万用来买国库券的2万块钱,就是两口子做第二职业攒下来的。要说现在不愿意只是拿死工资很常见,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有几个人能想到去做第二职业?

辞职这招儿,人家杨百万也用过呢。现在辞职很普遍,几十年前敢辞职的有几个人?那个时候还是铁饭碗盛行呢,工作讲究的是从一而终。

可是人家杨百万敢辞职,敢把老板炒鱿鱼。据记载,也是因为在职场上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很委屈,所以果断辞职不干了,去一心一意找新的门路。

至于后来发现第一台车的车牌还可以卖,于是真的卖了,又重新去外地买了一个车牌,这一买一卖,车牌上又赚了17万;

后面还有,发现买的房子增值了,于是卖了又买。就是这么倒腾,看好哪个能挣钱,就动弹一下,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商机。这种本事可不是别人教出来的。

你看人家做过的这些事儿,做第二职业,裸辞、炒国库券、炒股票、买卖房子,哪一件不是时髦的?哪一件不是当时的新生事物?

二、注重合法合规挣钱

杨百万做国库券买卖的时候,因为属于是异地买卖,在全国各地倒腾,这买卖是不是合法的,他心里也没底儿。

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稀里糊涂地做下去,而是主动去律师事务所咨询,问人家,我这买卖到底是不是合法的?

把人家律所也问蒙圈了。毕竟这问题以前没人问过,他们也没研究过呢。当场给不了回复,在认真研究了之后,才回复他没毛病!这回人家杨百万踏实下来了,接着努力挣钱好了。

当杨百万挣到钱以后,没有等着税务部门去找他纳税,而是自己主动去咨询需不需要交税?换一个常人,如果税务不找,就不会主动去打听,哪个不知道不交税少交税省钱呢。

这就体现出来人格和修养问题。跟那些不择手段,偷税漏税的人相比,杨百万做得到不到位?

也充分说明不怕聪明,就怕不走正道儿。只有走正道儿,才能持久地挣钱。

三、什么时候起步都不算晚

杨百万第一次炒国库券的时候,已经38岁了。在常人看来,35岁就是一道职业的分水岭。

要是35岁之前没有考上公务员,没有在职场上升迁,可能以后再办这些事就难了。

就理财来说,也同样适用。理财的年纪越早越好。但是杨百万,他是厚积薄发的好例子。

在38岁之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可以说,他的本职工作和他发家致富的行业,差了十万八千里,跨度非常大。

他没有专业知识,没有财经知识,但是他能钻研,有热情。比如,在1988年,他发现各地的人民银行发行国库券,不能统一调剂,不同的人民银行,发行的国库券价格不一样。于是,他就想到了国库券异地买卖的思路。

杨百万第一次通过买卖国库券,赚到了800块钱,这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他对于财经资讯的热情非常高。当时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最主要的是报纸。杨百万订阅了几十种的报纸。

为了节省时间,他看报纸,从不看花边新闻,只看经济相关的新闻。咱再对比一下自己,下了班,玩手机的时候看的都是什么?

四、认真积攒第一桶金

不管什么时候,想要投资,必须先攒到第一桶金。当年,杨百万购买国库券的时候,自己手里已经有了2万块钱。

要是现在,2万块钱不算什么,在当时,30多年前,这也是一笔巨款。所以,想要做投资,必须要有启动资金,先积攒一部分基础资金。

很多人看不起银行存款,认为存款利率低。但是,理财资产的配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手里一分钱没有的时候,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存钱才是王道。

如果杨百万没有那2万块钱,即使国库券的风口摆在他面前,他也没有钱去抓住这个机会。

五、善于钻研,善于总结

杨百万当时有一个好习惯,就是订了几十份报纸,挨着研究,每天就在这些报纸当中寻找信息。

他能够发现国库券这个好买卖,正是得益于每天大量翻阅报纸的缘故。

当他发现国库券可以自由买卖的信息时,就连当地一家大银行的金融研究员都不知道呢。

那名研究员,按照以往的惯例,在杨百万去咨询时,说国库券不可以自由买卖。看看人家杨百万通过报纸,却提前了解到了可买卖的信息。

当时看到这份报纸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杨百万就注意到了?说明他善于思考和总结。

现在很少有人看报纸,那是因为信息的获取方式太多了,电视、互联网、各种APP,海量的信息呈现在面前。

如果不去钻研,不去寻找对财富积累有用的信息,反而去消遣时间,那什么时候能做到百万第二呢?

现在很多人愿意刷短视频,里面有趣的内容非常多,让你看了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用来调节心情非常好,但是有什么用?对你的知识增长、对你的财富积累有帮助吗?

当年,杨百万为了寻找有用的信息,最常去的地方是上海图书馆。现在信息遍布手机,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坚持不懈地研读呢?

六、杨百万能吃苦,能挣辛苦钱

杨百万虽然是在资本市场上获利颇多,但是,他也确实付出了很多辛苦。

除了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报纸,从海量信息中筛出有用的信息,他还能吃生活的苦。

在他全国各地跑,倒腾国库券的时候,长途跋涉,坐火车来来去去。身上带着现金,路上又不敢大意,连睡一个好觉都很奢侈。

在他成名以后,还著书,讲学,这对于一个社会财经人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很多人炒股,只炒一时,看股市大盘上涨了,大家都去炒,他就去关心关心,等到大盘下跌,眼看挣钱没戏的时候,就又给放下了,从来不认真地去钻研。

而杨百万则一直没有放下老本行,活到老干到老,钻研到老。

最后,奉上杨百万的几句股市经典名言:“证券市场看大势赚大钱,看小势赚小钱,看错势要赔钱”;“炒股要有平常心,涨时不贪婪、跌时不恐惧”;“逃顶,晚一步不如早一步;抄底,早一步不如晚一步”。

这“一早一晚”,你看明白了吗?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新手炒股开户流程与炒股开户流程app

下一篇:新手多少钱可以炒股与500元炒股一天能赚多少钱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