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与技巧_怎么买股票 - 股票学习网!

炒股培训技巧(炒股培训机构排名)

2023-08-18 10:23分类:投资学习 阅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炒股培训技巧,以及炒股培训机构排名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炒股工上岗培训?必备条件?每日必做三件事?你了解多少?

炒股工人上岗培训

炒股没啥名堂,把自己当一名工人看待,你就是一名炒股工!要当好工人,得做好上岗培训。本书不讲那些深奥的道理,本书是一本初级教学的书,老少皆宜,都可以看得懂!

要当好炒股工必备:

1, 有钢铁一样的身体,就是你有一笔不需要用的钱,这笔钱你可以永远不会用到!任凭风吹雨打,你这笔钱都经受得住!

2, 有了身体,得有工具,一个看盘的工具,这里不做推荐,自己在证券公司开户时候,每个证券公司都有炒股软件,免费的!当然你也可以交钱买一些付费的炒股软件!

3, 有了身体和工具,你得会用,使用工具的技能!你懂不懂得:买什么股票?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

有了以上三要素,你就可以当一名合格的炒股工人了!你既然要当好工人,每天工人该干啥就干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炒股工人每天必须做工作:

1, 选股,筛选各种热门的,冷门的股票,归类到你的股票池子里!----建立股票池!

2, ,买入你股票池子中出现买点的股票!------把钱变成股票!

3, ,卖掉你持仓中出现卖点的股票!-----把股票变成钱!

炒股工准则:(三不准)

1, 不准追涨买入还没进你股票池子里的股票!

-------------在涨的股票为何没在你股票池里?懒惰渎职!

2, 不准在想买股票时候没有钱!

--------股票跌得很低了,自己也知道是底了,可是手中都是套牢的股票,已经没有钱了!

3, 不准在想卖股票时候没有股票!

--------股票涨了五六倍,大大的牛股,为何我一股都没有?

现在来详细解释以上各点:

炒股工三要素:钱,炒股软件,买卖的技能。

1, 钱,为何要强调需要一笔多余的不需要动到的资金?

问问自己有没有用不到的钱?

股票中最低可以买100股,你买100股后亏没了,账户为零。这就是你炒股资金的最低要求。有了,你就可以当一名炒股工人了!

在股票中的资金就是那笔钱,应该是你和家庭生活开销除外,看病养老,旅游度假以外的多得多的钱,可以送人做慈善,可以丢掉无所谓的身外之物!

再一次问问自己有没有这样一笔没用的钱?

若有,恭喜你合格了!

若没有,不要自欺欺人地勉强上岗!因为你体弱多病,勉强上岗,很容易倒下来的!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和他的智商和才能相关联的,而是和他所能承受的风险相关联的!

你能承受100万的亏损,就会赚100万的N倍!同样当你无法承受任何风险的时候,就不要以身试险!小米老总雷军说过:当你站在风口浪尖的时候,连一头猪都可以飞起来!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强壮到可以站在风口浪尖上!至于猪大哥,他早以轻蔑的眼角余光注视着你,俺老猪可早就会腾云驾雾,不要站在风口浪尖就可以飞得很高了!亲,小声问自己,你准备好要飞了吗?

2, 炒股软件!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

所以花钱买个炒股软件是必须的!

当然你总共投资股市才10万资金不到,要你买个两三万的炒股软件,确实大材小用!很多炒股软件很复杂,你投这么少资金,炒股软件还没熟悉一年就到头了,一年下来连软件钱都没赚回来,对于你来说是太大的打击!

买个初级的,花个几千元,买张学习的门票,挤入走上富裕的列车,对于你脱胎换骨,成为一名专业的炒股工人大大有好处!

3,买卖技能!

很多人不屑于做一名炒股工,以为自己的智商,太小看自己了!

但许多人抄了几十年,仍然是业余的,或者说不合格的,上岗考试不及格,没有拿驾驶执照就上路开车的!还好在股市中,亏的是自己的钱,不容易出工伤事故,这些无证上岗的股民才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伤害!

很多人认为,股市买卖太简单了,有了钱,低点买,高点卖,这么容易,三岁小孩都可以做!

但问一问股市中的大家:

谁能告诉我:今天我要买什么股票?我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

大家肯定异口同声说:“我也想知道!”

是的!这就是买卖技能!

本书不说许多大道理,太理论太专业的,自己找专业书补补课!

本书以一个普通股民的身份,以自己亲身买卖股票的经历,成功的例子,失败的例子,自己如何找股票?(建立股票池)如何买?如何卖?这一个过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供大家找找,里面是否有自己炒股的影子,是否能感悟到一些自己的炒股道理!炒股如人生,每个股民背后都有一本厚厚的故事书!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

总结:

若你做到以上炒股工的准则要求,恭喜你成为一名合格的炒股工人了,你可以大干快干,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获取所得不再是雾里看花海中捞月了!你也最终告别患得患失,整日忧愁苦恼失落懊悔的日子,你每天过得很开心踏实,就像做其他工作一样,不再把工作情绪带回家,不再因为持股的涨涨跌跌而寝食不安,不再巴望股市一年365天天天开市!你也会有休息度假的快乐,有年终分红的欣喜。若央视来采访你:你幸福吗?你也可以很骄傲地回答:我是一名炒股工,我很幸福!

为稳定生源,这所培训班飞速转变,最后打造出一个“商界理想国”

引子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

在看来,理想是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原动力,唯有理想,支撑人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坚持且进取。

2003年,曾任伟等人在深圳特区创办了的主营高端管理培训的公司,旨在将最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思想和方法传授给希冀在管理上有所突破的企业家们。当时,中国的“咨询策划产业”如日中天,但市场不规范、恶性竞争严重,为了生存下去,创业团队“摸着石头过河”,年复一年地在实业领域摸爬滚打积累经验,并埋下传播“西式管理”的种子;然后自主创业,并冒险走高端路线,主办总裁教育培训班,以概率求生。

为了稳定生源,创业团队又进行了销售模式创新和内训模式创新,引进优质合作伙伴,并大刀阔斧进行教务革新,注重服务全程和品质追踪,最终从单一的总裁教育业务转型发展到针对于企业家背后巨大商圈的全方位服务。

一个因势而来的非凡组织

历史总是从细节中开始的。

2009年8月的某天下午,一次短暂的讨论,决定了一个非凡组织的诞生。

这天下午,应博商院创始人之一曾任伟的要求,任教务总监的曾任果,教务老师李宁、蒋文、谢巧、朱莹、梁琼文以及身为曾任伟助理的郑义林等人来到曾任伟的办公室开会,讨论是否应该成立一个类似于同学会的组织,以及是否应该为这个同学会设立专门人员等。

当时,曾任伟所创办的博商院介入总裁培训行业创业已快三年,博商院的清华总裁培训项目已经有了十余个班级,千余名同学,已经有两个班的同学结业。这些来自各个企业的老总们,从珠三角乃至湖南、江西等地汇聚到深圳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结业后大家又要各奔东西。对于这些结业后的同学,博商院该如何继续服务?如何让大家继续凝聚在一起?这是曾任伟等一批博商院的创始人必须考虑的事情。

此时,也有很多同学提出,在清华学习的经历非常愉快,希望学习结束后同学之间继续加强沟通、互动,于是,一些同学建议校方成立一个类似于总裁俱乐部或同学会的组织,同学们结业后,还可以以同学的名义继续聚会。

显然,成立一个类似同学会的组织已经势在必行。

但是,作为博商院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伟必须考虑要成立一个什么样的同学会。这个同学会成立之后,要做什么服务工作?是否需要专人做服务工作?同学会的组织架构如何设计?功能是什么?同学会最终要走向何方?

这是他召集开会讨论的主要内容。

经过数小时的讨论,大家最终确定了对这个机构的设想。首先,这个组织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协会、商会,也不同于一般的同学会,这是一个介于行业协会、商会、同学会之间的综合性的服务组织,其服务的对象就是在清华学习的企业家;其次,从更长远来看,这个组织要首先在各个企业家成员之间、在这个组织的内部,建立诚信、高效的新的商业文明,构建新的商业秩序,如果套用的说法,就是要创建一个“商界理想国”!

这是一个多么宏伟而意义深远的理想啊!

对于曾任伟等一批从事总裁培训项目、服务于企业家这个社会精英阶层的读书人来说,这既是实现博商院持续、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某个范围内进行这个社会、商业实践的创举。

由于这个组织是在博商院企业家学员的基础上成立的,服务的是博商院的企业家学员,因此,大家将这个组织命名为博商同学会,简称博商会。“博商”二字来自于博商院院训“博商笃志,商道弘毅”,第一句话取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第二句取自《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其意为:通过广泛的学习,对真理的不断追求,树立忠诚坚定的志向,在商海里面传播大道,虽任重道远,但绝不放弃。

博商由此得名。

明确了博商会的定位和一些细节之后,承载着博商人诸多梦想的博商会即将成立了,博商会的历史即将开始。

梦想踌躇起步

说起博商会成立的因缘,还得从博商会创始人之一的曾仁伟说起。

中山到深圳,不过2小时的车程,却足以改变两个人的人生轨迹。

2006年4月的一个周末傍晚,夕阳染红天际,高速行驶的吉普车内闲坐着两人:刘炳成,研究教练技术多年;曾任伟,混迹咨询培训数载。闲聊从当时经济形势说起,那时的南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而当初凭“无知无畏”勇气创业的老板们大多缺乏系统的管理教育和领导能力训练。随着竞争加剧,老板们自身能力缺失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日渐明显,中国高端管理教育培训存在大量的需求。而2006年的中国,管理教育培训主要以商学院的EMBA和MBA、EDP产品为主,这些产品系统性较强,但缺乏本土的教学案例、教学手段单一,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对老板来说“听不懂,用不上”,而同时一家从深圳本土发展起来的培训机构“汇才”引进的教练技术课程,在训练学员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模式方面,因其独特的教学手法而风靡一时。但其过于强调人为主观能动性,俗称“对人不对事”,虽能强化个人的责任感却有失偏颇。刘炳成说:“有没有可能把‘汇才’的心智模式训练与MBA的系统教学相结合,创造中国最具实效性的管理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都是可行的,同时,总裁学员不但需要管理教育,还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如果这个平台能聚合上万名老板学员,那将会创造无限的价值,所以做总裁教育,既要把课程做好,也要做好平台。”两人相视,会心一笑。不觉中已抵达华灯初上的深圳,两人分手之际,刘炳成说:“希望有一天我们两人能把这个模式变为现实。”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却在冥冥之中为“博商管理科学研究院”——一个南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智力机构的诞生埋下一颗种子,并且它期待阳光雨露,随缘破土而出。

缘于这个信念,半年后,曾任伟从原机构离职,向朋友借了30万元,和几个老同事一起开始创业。一套民宅、四个同事,吃住工作一体化,日子过得紧张忙碌。一边注册公司装修房子,一边设计产品招贤纳士,还好平时名声尚佳做人厚道,连感召带“忽悠”,硬是把团队拉扯到8个人。两周后公司注册完成,团队搬进新的办公室。公司开业的第一天,老同事加上新招聘的十来人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曾任伟即兴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无非就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勇做标杆问鼎第一之类的誓言,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可让曾任伟和其他合伙人至今纳闷的是,第二天那些新招聘的员工一个都没来,难道是吓着了?不得而知。反正公司是有了,慢慢做吧。

信心满满的团队正式开始试水,曾任伟和创始人肖老师二人分工合作,肖老师主内,曾任伟主外。曾任伟很快就招到第一个学员,从那个学员公司出来坐上巴士回公司,冬日的深圳微风拂面、暖阳怡人,原来创业的感觉这么好,曾任伟开始憧憬着公司美好的未来,可是很快挫折和打击接踵而来。

这得从曾任伟创业选择的教育培训项目说起。

MBA源自美国,美国商学院的MBA,从课程设置到师资配备等各方面都相对比较完整,曾任伟经过反复比较选择了一个历史悠久的美国商学院MBA项目,性价比不错。该商学院在中国有两个代理商,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香港。但非常不幸的是,曾任伟看到,他的老东家(避嫌起见,以下简称A公司)也看到了。

就在曾任伟飞到北京与该校北京代理商进行洽谈并相谈甚欢时, A公司老板也在深圳飞往北京的航班上。

A公司老板以自身公司的实力,以及不可拒绝的合作条件,成功地让北京的代理商取消了与曾任伟已经谈好的合作条件。

这只得让曾任伟退而求其次与学校的香港代理商合作。谈判在一个小房子里进行,结果双方一拍即合,半小时内谈好全部条件,曾任伟以100万元的价格获得香港代理商田某转让该项目的代理权,第二天签协议并支付第一期款。事情顺利得让人觉得不踏实,这到底是上帝佑护还是危机暗藏?后来事情的发展证实是后者。

岂料A公司老板得到这个讯息马上行动,立刻找到田某,提出高一倍的价格购买代理权外加项目分成,在高利润的诱惑下,田某做出让初涉商海的曾任伟万万没想到的事情,他居然“一女嫁二夫”,把项目代理权再卖了一次给A公司,随即人间蒸发,手机关机。

美好的创业感觉来得快、去得更快。公司开了,学生也招了,可是项目和产品都没有了,这怎么和同事们交代?曾任伟白天忙着公司的事情,晚上回家动用业界的人脉,四处打探该香港代理商的下落。也许是精力分散,公司在招到2个学生后就一直没有新进展,曾任伟每天四处奔波却屡屡碰壁,潜在学员大多缺乏对一个新成立教育结构的信任度。

就在这个时候,曾任伟年迈的母亲突然病倒住院,曾任伟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医院、意向学员公司及办公室之间奔走,内心焦虑无处诉说,整晚失眠。曾任伟无奈地在卧室里放上一张躺椅,经常床上睡不着就在躺椅上靠一下,再睡不着就去沙发,恍恍惚惚到天亮就开始去寻找新的学员。

为了建立同事们的信心,曾任伟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成为学员的人,那时,面子和尊严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2006年的最后一天,曾任伟在获知一个潜在学员有学习意向后,下午6点冲到其公司介绍项目、进行洽谈,当万家灯火准备辞旧迎新时,曾任伟身心疲惫地离开该学员的公司,却依然一无所获……就这样,创业的第一年营业收入定格在1200元!

100%的努力

在焦虑和疲惫中2007年悄然而至,刚过新年就有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通过多种渠道,曾任伟终于和香港代理商田某取得了联系,在近乎哀求的情况下,隐身了一个月的田某终于答应在一粤菜餐厅见面。囊中羞涩的曾任伟点了一整桌子的菜,尽管对面坐着的是一个骗子,但满腔怒火的曾任伟依然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公司与此人手中的项目命悬一线,不能由着性子来。否则,田某再来个人间蒸发,公司就完了。曾任伟压抑着自己,小心翼翼地与田某拉家常,推杯换盏之间尽是一番寒暄,不觉中一瓶52度金鹏城已经见底。曾任伟让服务人员打开第二瓶,给自己倒满一个啤酒杯的白酒,对着田某饱含热泪地说:“我曾任伟第一次出来自己做点事,不知人情世故,事情到此,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就希望您能给我们留条生路,我先干为敬。”三两白酒一口咽下,田某感动了。饭桌上基本达成协议,曾任伟和A公司都可以开展美国商学院的MBA项目。情况虽与起初协议相比有很大差距,但至少可以以MBA的项目继续招生,公司不至于关门了,公司创立后的第一劫难算是暂时平息……搞定项目后,曾任伟和团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市场开拓,这时团队基本稳定在10个人左右。大家每天早上从8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公司找个大排档帮着做午餐,下班后大家刚好坐满一桌。桌子就摆在一个洗车店旁边的半露天的棚子里,一下雨,棚子流下的雨水和洗车棚的污水四处横流,但这一切丝毫不影响大家的情绪。同事里有好几个年轻人,工作量大、能量消耗快,每次吃饭都狼吞虎咽。那时正值冬天,饭菜在半露天下特别容易凉,可大家硬是饭菜凉之前全部搞定,吃完了再去干活。

那时公司市场开拓中最大的障碍就是遇到老东家A公司的攻击。一天下午,曾任伟去拜访的意向学员是一家规模不小的电子厂的李姓董事长,约见时间为下午3点,可曾任伟一直干等到下午6点都未见其显身,办公室过往的人都诧异地打量着呆坐在大厅沙发上那个西装革履的人。

要是以曾任伟创业前的那股清高劲,早就提包走人了,可如今每当有这个念头时,曾任伟眼前都会浮现团队同事期待的眼神,于是又强迫自己坐下。就在办公室的人基本都走光的失望之时,一个助理模样的人通知曾任伟进董事长办公室见面,偌大的大班台前公司董事长傲慢地坐着,没等寒暄就说:“听说您曾在A公司工作过,因业绩不佳而被辞退。你这公司也是刚创办的?”曾任伟不卑不亢地作了一番表述,自己确实在A公司服务多年,很感谢老东家对自己的培养,同时也把自己为什么辞职作了说明,并向这位董事长阐述自己的创业梦想和对管理教育的理念。这时该董事长突然一拍桌子把曾任伟吓一大跳,大声说道:“A公司的人把你说得一钱不值,而你却对他们没有半点抱怨,反倒对他们表示感谢,我认为做教育的人就应该这样,我报名了!”没有言语可以表达那种被信任和理解的感觉。渐渐的,像李董事长这样选择信任和支持这家新公司的学员多了起来,公司的业绩开始渐有起色。在MBA项目招生淡季的1月份,团队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突破,初步实现公司的盈亏平衡。临近春节,团队在一起吃了一餐团年饭,是在一个江西菜馆,这和曾任伟及团队核心詹俊元、涂传华、黄晓华都是江西老表有关,那是曾任伟和团队这几个月来最开心的一天。压抑、焦虑和成绩带来的喜悦都在杯里,大口喝,大声叫,开心笑!最后基本都是相互搀扶着离开餐厅,皇天不负苦心人,团队终于看到曙光。

春节一过,团队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招生工作也得到几家大机构的支持,招商地产及中国安防科技等公司纷纷派出核心高管团队参加学习。

就这样,博商团队创业的第一个班就此成立。开班的第一天,曾任伟为30个同学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他没有讲管理课程,只告诉大家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如何共享资源。最后,学员们动情地唱着《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手语歌,气氛达到了高潮。

接着下来就是正式的课程,为了保证项目质量,除了美国本校派出教授前来授课外,曾任伟负责请国内著名教授为学生授课,且不说费用的问题,单单怎么能让这些国内名家为一个不知名的机构授课,就得费不少周折。曾任伟把课程师资作了个规划,然后一个个电话邮件联系。这其中有不少直接拒绝的,也有先同意了临时变卦的,但也有不少诸如清华大学等著名院校的教授表示支持,并答应亲自到深圳为学生授课。这些教授观点鲜明,风格迥异。清华大学韩秀云教授在股票4000点大谈股市发展,鼓励大家炒股;而同是清华大学教授刘冀生老师却告诉大家:“你们是企业家,你们学过MBA,如果你们都没有信心让钱在自己手上产生最大的价值,却希望投入股市让别人帮你赚钱,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一语惊醒梦中人,部分顿悟后的学生纷纷从股市退出,躲过了2007年中国股市高位跳水的一劫。

看到博商的发展,A公司坐不住了,由老板亲自挂帅成立小组,进行针对性地打击,并制订多套方案,包括派出卧底混进学员队伍,套取学员名单,挨个电话沟通,希望学员退费。甚至假冒博商教职员工通知学员改上课的时间,意图制造混乱,甚至考虑进行人身安全的攻击。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博商人前进的脚步,博商的第二班招生工作仍然顺利地进行着。

这样一来,A公司一看不来点狠招不行了,他们再次与田某协商,如果能把博商项目的代理权断掉,田某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利益面前,田某又一次选择背弃信义,他建议A公司在香港成立机构,然后由田某和美国校方说明,他希望中止代理商资格,并介绍A公司的香港机构直接与美国校方合作,这样就可以彻底甩掉博商。事情正在按照A公司和田某设计的方向发展,4月份,美国校方派人到中国与A公司签约,然后,田某又一次人间蒸发了。命运又一次把博商逼到无项目代理权的绝路。

面对第二次失去代理权的现状,曾任伟知道,再找田某已经不可能解决问题了,但曾任伟坚信,法治社会不容人肆意践踏,美国更是如此。他马上找到律师,把之前交往的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并以律师函的方式正式通知美国校方,按照协议,项目代理权应属于博商,田某并不具备权利中止与美国校方的合作。

接下来的工作就得找到美国校方在亚洲项目的负责人,但这又谈何容易。幸而曾任伟的遭遇得到了很多同行的同情与支持,大家各自努力帮着寻找这个美国人的联系方式。很快,好消息传来,终于找到了这个名为Charlie的美国人的联系方式,而且,更让人振奋的是他会近期来到深圳。

曾任伟马上开始行动,终于在酒店的大堂见到了Charlie。在大量的证据面前,Charlie承认了错误,但同时提出,学校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新的合作方必须是四年制以上的大学,而言下之意显而易见,“您一个刚成立的机构根本没有资格与我合作。”曾任伟马上反问:“如果我能找到一家四年制的学校共同合作,是否可以考虑?”美国人的答案是“YES”,但必须在两周内。会见就此结束,留给曾任伟的是一个看似希望的绝望,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内要说服一家四年制的本科院校和一个美国院校两周内确定合作,简直比登天还难。

然而,就算是1%的希望都得尽100%的努力,曾任伟马上动员自己周边的资源,选择意向中的大学。几经周折,曾任伟的一位大学任教的兄长通过关系,确定了一所华南区前三位的大学同意合作并迅速通报美国校方代表,Charlie傻眼了,本来想着让曾任伟知难而退,结果曾任伟却找到一个中国重点大学来合作,难以置信的Charlie欣然同意,并愿意一周后飞来中国洽谈。洽谈?那要拖到什么时候,曾任伟的目标是一周后签约,接下来的一周内,曾任伟白天与中国校方沟通,晚上和美国校方沟通,双方的合作协议修改了五六个版本,终于在美国人登上飞往中国的航班前敲定所有合作细节。就这样5月2号,在中国校方的会议室,镁光灯下中国校方、美国校方及博商三方签约。庆祝晚宴上,美国人对曾任伟用生硬的中文说:“干杯,祝我们合作愉快!”那一晚,曾任伟睡踏实了,一个多月来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坎坷经营路

就在曾任伟和团队都以为代理权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时,事情再起波澜。原来,美国人Charlie带着协议飞回美国前通知了田某和A公司,由于受到蒙骗和不实的信息引导,美国校方与A公司的签约无效。

A公司这下彻底愤怒了,马上联络田某商议对策,二人迅速行动,A公司负责给教育部写信,诬告中国校方领导收受曾任伟的贿赂,田某负责直接写信给美国校方校长,通过一系列

PS的手法,模仿 Charlie签名诬告其收受贿赂。

教育部马上要求中国校方彻查此事,这让曾任伟始料未及。更让曾任伟没想到的是,美国校方领导因此认为Charlie工作存在缺失并对其予以停职。而让曾任伟感到特别难过及内疚的是,因为博商让一个60岁的Charlie失去了工作,曾任伟发誓一定要有机会弥补Charlie。而最严重的问题是,这个项目的代理权再次被中止,而这一次比半年前更让曾任伟觉得挑战的是:现在已经招收了70多个学生,如果现在中止,必须退还所有人的学费,如果退,公司就会破产,破产事小,但还不起学员的学费怎么办?在曾任伟的信念里,教育是社会为数不多仅有的净土之一,如果人对教育都没了信心,那社会就真的没救了。可如果不中止,明明没有代理权却继续经营,那是诈骗呀!

除了这个两难的选择外,公司的下一步经营什么、怎么经营,这些难题都摆在曾任伟和合伙人肖老师的面前。共同经历6个月动荡的两个合伙人,在公司未来的走向面前,产生了严重而又无法弥合的分歧。就这样,二人平静地坐在一个小餐厅的二楼,讨论如何分手。一个下午,两个小菜、几瓶啤酒,结论就是曾任伟留下继续做更有利于博商的发展,二人谈好分手细节,写好协议,双方签字。晚上,同事们都走了,肖老师回到办公室取回私人物品,曾任伟叫停一部的士送肖老师上车。那一夜雨很大,当的士的车尾灯消失在雨幕中时,曾任伟内心的感觉就像被遗弃的孤儿。

过去的6个月,遇到问题有人可以商量可以吵架,现在需要独自面对,雨中的曾任伟质疑自己当初为了一个教育的理念,放弃几十万的年薪,承受如此大的煎熬到底值不值得。

无论如何,现状必须去面对,曾任伟一方面继续和美国校方新委任的亚洲区负责人联络,寄希望于其能重新开启与博商的合作,一面再次联络美国校方在北京的代理商,希望通过其完成现有学员的注册,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新的校方代表和北京代理商都非常了解曾任伟现在的处境,虽然答应却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而在曾任伟看来,总算是有条件了,有条件就有满足的机会,就有把事业继续下去的希望。

就在这时,A公司进一步发起攻势,因为让曾任伟失去代理权不是A公司的终极目标,它的目标是让博商彻底关闭,A公司指派同事通过卧底的方式拿到博商学员名单,挨个打电话告诉他们,博商已经没有美国校方MBA项目的代理权,让学员找博商退费,学员纷纷打电话给曾任伟要求解释。此时恰逢周末危正龙老师的沙盘演练课,课程中间,曾任伟上台把博商机构面临的问题与学员作了坦诚的沟通与交流,并请同学相信自己,一定会让事情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如果得不到解决,博商会全额退费给学员,如果资金不够,就是借也把学员的钱给退了。话没说完,其中一个叫任轲的同学站起来说:“曾任伟主任,不用说了,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支持您。”随即课堂上响起掌声,那一刻,曾任伟眼圈红了,这种信任是对曾任伟对博商莫大的精神支持。

接下来半年里,博商和同学们一起面对校方近乎苛刻的条件。其中一名美国教授《领导力》课程,要求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但大多数中国学生英文水平达不到阅读英文原著的水平,曾任伟就请人翻译英文原著给同学上课用。本来三天能上完的课程,因为增加了翻译的环节,变成每两周上一次,需要六周才上得完。每次课程结束后马上考试,考试后布置作业,学生用中文写作业,曾任伟再找人翻译成英文给教授批改。

而且课程不允许请假,一旦请假学生就会被取消注册,一门课程下来,曾任伟花掉的翻译费就高达13万元。学生们众志成城,不管学校提什么要求,他们一一满足,誓为博商拿回代理权。3个月过去后,学生们以近乎无可挑剔的成绩赢得学校的信任,圆满完成课程的学习。5个月后新的美国校方代表造访博商,肯定了博商的教学管理工作,博商再一次获得美国校方MBA的代理权。

结缘清华

就在曾任伟与肖因公司的发展思路不统一而商量分手时,一天下午曾任伟接到刘炳成的电话,两人在一个咖啡厅见了面,这时刘炳成与另3个股东创立了杭州慧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但大学生职业教育属于长线投资,杭州慧成希望能有个短期能平衡现金流的项目。当两人再次聊起当初的构想时,曾任伟告诉刘炳成自己已经为实现这个理想离职创业了,刘炳成希望双方能联手共同发展。

几天后,杭州西湖,刘炳成把曾任伟介绍给了其他的几位股东,5人租了一艘小船,让船行至湖中,一边陶醉在“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湖光山景中,一边畅谈教育报国之理想,当即敲定由杭州慧成联合博商共同发展。不觉中天色渐暗,船回岸边,5人在西湖边的一家餐厅继续把酒言欢,其中一位股东相识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高层,建议博商可以考虑开展清华的总裁研修项目。

杭州的美景虽让曾任伟有了片刻小资式的惬意,但深圳的事情却让曾任伟无法释怀。第二天一早,曾任伟飞回深圳,他一直在考虑是否应该采纳股东们的建议转型开展清华的项目。这时的博商团队成员对于机构要走向何方也是充满迷茫。

一天晚上,曾任伟把团队成员集合在一家大排档里。经过这么多事情,成员之间彼此都非常默契,曾任伟把公司是继续代理美国院校的MBA还是开展清华的总裁研修项目的想法和大家作了说明,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几瓶啤酒见底,大家都提了各自的意见,分析利弊。这时,曾任伟说:“我们大家民主表决一下,做清华还是做国外的MBA,大家想好,一旦决定了,我们一年之内就不再讨论这个事情。”结果团队大多数成员愿意做清华项目。

意见是统一了,但从做国外项目转到做清华项目,对于年轻的博商来说,现金流是个很大的考验,国外MBA的项目是博商先收钱,再支付给学校,这样保证了博商的现金流,但清华项目所有的费用都得先支付给清华,项目顺利开班后才能从清华返回部分费用,这一前一后的差别,按照曾任伟的估计,资金缺口将高达上百万元,如果没有这100万作为过渡,项目可能还没有开班,资金流就断了,可是博商上哪弄这100万呢?

曾任伟想了一晚上,终于想出一个解决方案,曾任伟找到刘炳成,希望杭州慧成全资收购博商,协商价格为180万元。很快这个事情得到其他股东们的认同,一个月内即完成转让手续,当第一笔收购款90万元划到博商账号,曾任伟心里五味杂陈,当初作为职业经理人离职创业,转了一圈为了救公司又把公司卖了,自己再度成为职业经理人,但好在总算是保住了公司,有了一个实现理想的舞台。接着就是与清华的项目洽谈,以博商过去的MBA学位教育的底子转去做非学历教育项目,双方在项目的学术性和教学安排上的洽谈都进展得非常顺利,一周内完成了通常需要两个月才能走完流程的项目立项、签约等工作。博商团队正式开始清华研修项目的推广,但谁心里都没底,一个民营机构推广清华项目,能有人信吗?7月份签约,整整一个半月都没有新学员加入,团队信心面临极大的考验,曾任伟一方面安抚大家的信心,一方面把握每次和学员见面的时间,终于有了第一个学员报名,富士智能的徐总参加清华学习,成为博商平台的清华第一个学员,信息传来,大家为之一振,之后陆续学员的加入坚定了大家走下去的信心。

博商在股权上完成了与杭州慧成的合并后,项目上确定推广清华的总裁研修项目,刘炳成和曾任伟开始着眼于未来的规划,原来博商在一个商业区里,180平方米的办公室面积显然难以支撑未来的发展。

四处寻找后,刘炳成和曾任伟都看上科技园南区的一处办公室,地处南山科技与教育的中心,学术氛围好,唯一的缺点是场地面积大,租金贵,上千平方的面积对于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博商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但刘炳成和曾任伟一商量,与其小打小闹,不如相忘于江湖,要做就要做大,毅然决定:租。经过一个月的装修后,团队搬进了新的办公室,因为实在是太大,几个人在里面说话都有回声,但博商经过近10个月的动荡和发展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公场地、同学会所和教学场地,一个教育机构终于初具雏形。

一方面,清华项目招生工作开展顺利,一方面,四处网络优秀人才,曲雪梅、郑东明等骨干相继加入博商,壮大了人才队伍,再后来,博商在站稳了深圳脚跟后,成立一周年时开设第一家分支机构——东莞分教中心,从此博商开疆拓土、扬帆起航,踏上快速成长之路。

https://www.haomiwo.com

上一篇:我想学炒股不知该怎么入门(我想炒股)

下一篇:如何买股票新手入门(股票账户怎么开户)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